职官三
御史台 秦、汉曰御史府,后汉改为宪台,魏、晋、宋改为兰台,梁、陈、北朝 咸曰御史台。武德因之。龙朔二年改名宪台。咸亨复。光宅元年分台为左右,号曰 左右肃政台。左台专知京百司,右台按察诸州。神龙复为左右御史台。延和年废右 台,先天二年复置,十月又废也。
大夫一员, 正三品。秦、汉之制,御史大夫、副丞相为三公之官。魏、晋之后, 多不置大夫,以中丞为台主。隋讳中,复大夫,降为正四品。《武德令》改为从三 品。龙朔改为大司宪,咸亨复为大夫。光宅分台为左、右,置左、右台大夫。及废 右台,去“左”“右”字。本从三品,会昌二年十二月敕:“大夫,秦为正卿,汉 为副相,汉末改为大司空,与丞相俱为三公。掌邦国刑宪,肃正朝廷。其任既重, 品秩宜峻。准六尚书例,升为正三品,著之于令。” 中丞二员。 正四品下。汉 御史台有二丞,掌殿内秘书,谓之中丞。汉末改为御史长史,后汉复为中丞。后魏 改为中尉正,北齐复曰中丞。后周曰司宪中大夫。隋讳中,改为持书御史,为从五 品。武德因之。贞观末,避高宗名,改持书御史为中丞,置二员。龙朔改为司宪大 夫,咸亨复为中丞。本正五品上,会昌二年十二月敕:“中丞为大夫之贰,缘大夫 秩崇,官不常置,中丞为宪台长。今九寺少卿及诸少监、国子司业、京兆少尹,并 府寺省监之贰,皆为四品,唯中丞官重,品秩未崇,可升为正四品下,与丞郎出入 迭用,著之于令。” 大夫、中丞之职,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中丞 为之贰。凡天下之人,有称冤而无告者,与三司讯之。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 御史言于大夫。大事则方幅奏弹之,小事则署名而已。若有制使覆囚徒,则与刑部 尚书参择之。凡国有大礼,则乘辂车以为之导。
侍御史四员。 从六品下。御史之名,《周官》有之,亦名柱下史。秦改为侍御 史。后周曰司宪中士,隋为侍御史,品第七。武德品第六也。 掌纠举百僚,推 鞫狱讼。 侍御史年深者一人判台事,知公廨杂事,次一人知西推,一人知东推也。
凡有别付推者,则按其实状以奏。若寻常之狱,推讫断于大理。凡事非大夫、 中丞所劾,而合弹奏者,则具其事为状,大夫、中丞押奏。大事则冠法冠,衣硃衣 纁裳,白纱中单以弹之。小事常服而已。凡三司理事,则与给事中、中书舍人更直, 直于朝堂受表。若三司所按而非其长官,则与刑部郎中员外、大理司直评事往讯之。
主簿一人, 从七品下。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下。 主簿掌印及受事发辰, 勾检稽失。 兼知官厨及黄卷。 主事二人,令史十七人,书令史二十三人。
殿中侍御史六人, 从七品下。 令史八人,书令史十八人。殿中侍御史掌殿 廷供奉之仪式。凡冬至、元正大朝会,则具服升殿。若郊祀、巡幸,则于卤簿中纠 察非违,具服从于旌门,视文物有所亏阙,则纠之。凡两京城内,则分知左右巡, 各察其所巡之内有不法之事。
监察御史十员, 正八品上。贞观初,马周以布衣进用,大宗令于监察御史里行。 自此因置里行之名。龙朔元年,以王本立为监察里行也。 监察掌分察巡按郡县、 屯田、铸钱、岭南选补、知太府、司农出纳,监决囚徒。监祭祀则阅牲牢,省器服, 不敬则劾祭官。尚书省有会议,亦监其过谬。凡百官宴会、习射,亦如之。
殿中省 魏初置殿中监,隋初改为殿中局,炀帝改为殿内省,武德改为殿中省。 龙朔改为中御府,咸亨复为殿中省。
监一员, 从三品。魏初置,品第二。梁品第三。隋品第四。武德品第三也。 少监二员, 从四品上。 丞二人, 从五品上。 主事二人, 从九品上。
令史四人,书令史十二人,亭长、掌固各八人。殿中监掌天子服御,总领尚食、 尚药、尚衣、尚舍、尚舍、尚辇六局之官属,备其礼物,供其职事。少监为之贰。 凡听朝,则率其属执伞扇以列于左右。凡大祭祀,则进大珪、镇珪于壝门之外。既 事,受而藏之。凡行幸,则侍奉于仗内,骖乘以从。若元正、冬至大朝会,则有进 爵之礼。丞掌副监事,兼勾检稽失,省署抄目。主事掌印及知受事发辰。
尚食局:奉御二人, 正五品下。隋初为典御,又改为奉御。 直长五人, 正七品上。 食医八人。 正九品下。 奉御掌谨其储供,辨名数。直长为之贰。 若进御,必辨其时禁。春肝,夏心,秋肺,冬肾,四季之月脾王,皆不可食。当进, 必先尝。正、至大朝会飨宴,与光禄大夫视其品秩之差。其赐王公宾客,亦如之。 诸陵月享,则视膳而献之。食医掌率主食王膳,以供其职。
尚药局:奉御二人, 正五品下。 直长四人, 正七品上。 书吏四人。 侍御医四人, 从六品上。 主药十二人,药童三十人。司医四人, 正八品下。
医佐八人, 正八品下。 按摩师四人,咒禁师四人,合口脂匠四人,掌固四 人。奉御掌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之事。直长为之贰。凡药有上、中、下三品,上药 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合造之法,一君三臣九佐,别入五藏,分其五味。有 汤丸膏散之用。诊脉有寸、关、尺之三部,医之大经。凡合和与监视其分剂,药成 尝而进焉。侍御医,掌诊候调和。主药、药童,主刮削捣簁。
尚衣局:奉御二人, 从五品上。 直长四人, 正七品下。 书令史三人, 书吏四人,主衣十六人,掌固四人。奉御掌衣服,详其制度,辨其名数。直长为之 贰。凡天子之服冕十有三;一,大裘冕,二衮冕,一冕,四毳冕,五黻冕,六玄 冕,七通天冠,八武弁,九弁服,十介帻,十一白纱帽,十二平巾帻,十三翼善冠。 事具《舆服志》。 凡天子之大珪,曰珽,长三尺。镇珪,长尺有二寸。若有事 于郊丘社稷,则出之于内。将享,至于中壝门,则奉镇珪于监而进之。既事,受而 藏之。凡大朝会,则设案,服毕而彻之。
尚舍局:奉御二人, 从五品上。 直工六人, 正七品下。 书令史三人, 书吏七人,掌固十人,幕士八十人。奉御掌殿廷张设、汤沐、灯烛、洒扫之事。直 长为之贰。凡行幸,预设三部帐幕, 有古帐、大帐、次帐、小次帐、小帐,凡五等 之帐为三部。 其外置排城以为蔽扞。 排城,连板为之,板上画辟邪兽,表里皆 漆之。 凡大祭祀,有事于郊坛,则先设行宫于坛之东南向,随地之宜,将祀三 日,则设大次于外壝东门之外道北,南向而设坐。若有事于明堂太庙,则设大次于 东门,如郊坛之制。凡致斋则设幄于正殿西序及室内,俱东向,张于楹下。凡元正、 冬至大朝会,则设斧扆于正殿。 施蹋席薰炉。朔望受朝,则施幄于正殿,帐裙顶带, 方阔一丈四尺也。
尚乘局:奉御二人, 从五品上。 直长一人, 正七品下。 奉乘十八人, 正九品下。 习驭五十人,掌闲五十人,兽医七十人。进马六人, 七品下。 司库一人, 正九品下。 司廪二人, 正九品下。 书令史一人,书吏十四 人。奉御掌内外闲厩之马,辨其粗良,而率其习驭。直长为之贰。 一曰左右飞黄闲, 二曰左右吉良闲,三曰左右龙媒闲,四曰左右抃駼闲,五曰左右駃騠闲,六曰左右 天苑闲。开元时仗内六闲,曰飞龙、祥麟、凤苑、鹓刍、吉良、六群等,号六厩 马。 凡秣马给料,以时为差。凡外牧进良马,印以三花飞风之字而为志。奉乘 掌率习驭、掌闲、驾士及秣饲之法。司库掌鞍辔乘具。司廪掌藁秸出纳。兽医掌疗 马病。 初尚乘局掌六闲马,后置内外闲厩使,专掌御马。开元初,以尚乘局隶闲厩 使,乃省尚乘,其左右六闲及局官,并隶闲厩使领之也。进马旧仪,每日尚乘以厩 马八匹,分为左右厢,立于正殿侧宫门外,候仗下即散。若大陈设,即马在乐悬之 北,与大象相次。进马二人,戎服执鞭,侍立于马之左,随马进退。虽名管殿中, 其实武职,用资廕简择,一如千牛备身。天宝八载,李林甫用事,罢立仗马,亦省 进马官。十二载,杨国忠当政,复立仗马及进马官,乾元复省,上元复置也。
尚辇局:奉御二人, 从五品上。 直长四人, 正七品下。 尚辇二人, 正九品下。 书令史二人,书吏四人,掌扇六人,掌翰二十四人,主辇三十二人, 奉舆十二人,掌固四人。奉御掌舆辇,分其次序而辨其名数。直长为之贰。凡大朝 会则陈于廷,大祭祀则陈于庙。凡大朝会,则伞二翰一,陈之于廷。 孔雀扇一百五 十有六,分居左右。旧翟尾扇,开元年初改为绣孔雀。 若常听朝,皆去扇,左 右各留其三,以备常仪。
内官
妃三人。 正一品。《周官》三夫人之位也。隋依周制,立三夫人。武德立四妃: 一贵妃,二淑妃,三德妃,四贤妃,位次后之下。玄宗以为后妃四星,其一正后, 不宜更有四妃,乃改定三妃之位:惠妃一,丽妃二,华妃三,下有六仪、美人、才 人四等,共二十人以备内官之位也。 三妃佐后,坐而论妇礼者也。其于内,则 无所不统,故不以一务名焉。六仪六人, 正二品,《周官》九嫔之位也。 掌教 九御四德,率其属以赞导后之礼仪。美人四人, 正三品,《周官》二十七世妇之位 也。 掌率女官,修祭祀宾客之事。才人七人, 正四品,《周官》八十一御女之 位。 掌叙宴寝,理丝枲,以献岁功。
宫官 六尚,如六尚书之职掌。
尚宫二人, 正五品。 司记二人, 正六品。 典记二人, 正七品。 掌记二人, 正八品。 女史六人。司言二人, 正七品。 典言二人, 正八 品。 掌言二人, 正八品。 女史四人。司簿二人, 正六品。 典簿二人, 正七品。 掌簿二人, 正八品。 女史六人。司闱六人, 正六品。 典闱 六人, 正七品。 掌闱六人, 正八品。 女史四人。尚宫职,掌导引中宫, 总司记、司言、司簿、司闱四司之官属。凡六尚书物出纳文簿,皆印署之。司记掌 印,凡宫内诸司簿书出入目录,审而付行焉。典记佐之,女史掌执文书。司言掌宣 传启奏。司簿掌宫人名簿廪赐。司闱掌宫闱管籥。
尚仪二人, 正五品。 司籍二人, 正六品。 典籍二人, 正七品。 掌籍二人, 正八品。 女史十人,司乐四人, 正六品。 典乐四人, 正七 品。 掌乐二人, 正八品。 女史二人。司宾二人, 正六品。 典宾二人, 正七品, 掌宾二人。 正八品。 司赞二人, 正六品。 典赞二人, 正 六品。 掌赞二人, 正六品。 女史二人。尚仪之职,掌礼仪起居,总司籍、 司乐、司宾、司赞四司之官属。司籍掌四部经籍、笔札几案。司东掌率乐人习乐, 陈悬、拊击、进退。司宾掌宾客朝见、宴会赏赐。司赞掌朝见宴会赞相。
尚服二人, 正五品。 司宝二人, 正六品。 典宝二人, 正七品。 掌宝二人, 正八品。 女史四人。司衣二人, 正六品。 典衣二人, 正七 品。 掌衣二人, 正八品。 女史四人。司饰二人, 正六品。 典饰二人, 正七品。 掌饰二人, 正八品。 女史四人。司仗二人, 正六品。 典仗 二人, 正七品。 掌仗二人, 正八品。 女史二人。尚服之职,掌供内服用 采章之数,总司宝、司衣、司饰、司仗四司之官属。司宝掌瑞宝、符契、图籍。司 衣掌衣服首饰。司饰掌膏沐巾栉。司仗掌羽仪仗卫。
尚食二人, 正五品。 司膳四人, 正六品。 典膳四人, 正七品。 掌膳四人, 正八品。 掌醖二人, 正八品。 女史四人,司醖二人, 正七 品。 典醖二人,, 正七品。 女史二人。司药二人, 正六品。 典药二 人, 正七品。 掌药二人, 正八品。 女史四人。司饎二人, 正六品。 典饎二人, 正七品。 掌饎二人, 正八品。 女史四人。尚食之职,掌供膳 羞品齐之数,总司膳、司醖、司药、司饎四司之官属。凡进食,先尝之。司膳掌制 烹煎和。司醖掌酒醴枌饮。司药掌方药。司饎掌给宫人廪饩饭食、薪炭。
尚寝二人, 正五品。 司设二人, 正六品。 典设二人, 正七品。 掌设二人, 正八品。 女史四人。司舆二人, 正六品。 典舆二人, 正七 品 掌舆二人, 正八品。 女史一人。司苑二人, 正六品。
典苑二人, 正七品。 掌苑二人, 正八品。 女史二人。司灯二人, 正 六品。 典灯二人, 正七品。 掌灯二人, 正八品。 女史二人。尚寝之 职,掌燕寝进御之次序,总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四司之官属。司设掌帏帐茵席、 扫洒张设。司舆掌舆辇伞扇羽仪。司苑掌园苑种植蔬果。司灯掌灯烛。
尚功二人, 正五品。 司制二人, 正六品。 典制二人, 正七品。 掌制二人, 正八品。 女史二人。司珍二人, 正六品。 典珍二人, 正七 品。 掌珍二人, 正八品。 女史六人。司彩二人, 正六品。 典彩二人, 正七品。 掌彩二人, 正八品。 女史二人。司计二人, 正六品。 典计 二人, 正七品。 掌计二人, 正八品。 女史二人。尚功之职,掌女功之程 课,总司制、司珍、司彩、司计四司之官属。司制掌衣服裁缝。司珍掌宝货。司彩 掌缯锦丝枲之事。司计掌支度衣服、饮食、薪炭。
宫正一人, 正五品。 司正二人, 正六品。 典正二人, 正七品。 女史四人。宫正之职,掌戒令、纠禁、谪罚之事。司正、典正佐之。 右唐制定宫 官六尚书、二十四司职事官,以备内职之数。
内侍省 《星经》有宦者四星,在天市垣,帝坐之西。《周官》有巷伯、寺人之 职,皆内官也。前汉宫官,多用士人,后汉始用宦者为宫官。晋置大长秋卿为后宫 官,以宦者为之。隋为内侍省,炀帝改为长秋监。武德复为内侍。龙朔改为内侍监, 光宅改为司宫台,神龙复为内侍省也。
内侍四员。 从四品上。汉、魏曰长秋卿,梁曰大长秋,北齐曰中侍中,后周曰 司内上士,隋曰内侍,置二人。炀帝曰长秋令,正四品。武德复为中侍。中官之贵, 极于此矣。若有殊勋懋绩,则有拜大将军者,仍兼内侍之官。德宗置左、右神策、 威远等禁兵,命中官掌之。每军置中尉一人,宦者为之。自李辅国、鱼朝恩之后, 京师兵柄,归于内官,号左、右军中尉。将兵于外者,谓之观军容使。而天下军镇 节度使,皆内官一人监之,事具《宦者传》也。 内常侍六人。正 五品下。汉代 谓之中常侍。 内侍之职,掌在内侍奉出入宫掖宣传之事,总掖廷、宫闱、奚官、 内仆、内府五局之官属。内常侍为之贰。凡皇后祭先蚕,则相仪。后出,则为之夹 引。
内给事八人, 从五品下。 主事二人, 从九品下。 令史八人,书令史 十六人。内给事掌判省事。凡元正、冬至群臣朝贺中宫,则出入宣传。凡宫人衣服 费用,则具其品秩,计其多少,春秋二时,宣送中书。
内谒者监六人, 正六品下。 内谒者十二人, 从八品下。 内寺伯二人。 正七品下。 内谒者监掌内宣传。凡诸亲命妇朝会,所司籍其人数,送内侍省。 内谒者掌诸亲命妇朝集班位。内寺伯掌纠察诸不法之事。岁大傩,则监其出入。
掖廷局:令二人, 从七品下。 丞三人, 从八品下。 宫教博士二人, 从九品下。 监作四人, 从九品下。 令史四人,计史二人,书令史八人。 掖廷令掌宫禁女工之事。凡宫人名籍,司其除附,公桑养蚕,会其课业。丞掌判局 事。博士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监作掌监当杂作。
宫闱局:令二人, 从七品下。 丞二人, 从八品下。 令史三人,书吏 六人,内阍人二十人,内掌扇十六人,内给使无常员。宫闱局令掌侍奉宫闱,出入 管钥。凡大享太庙,帅其属诣于室,出皇后神主置于舆而登座焉。既事,纳之。凡 宫人无官品者,称内给使。若有官及经解免应叙选者,得令长上,其小给使学生五 十人,皆总其名籍,以给其粮廪。丞掌判局事。内给使掌诸门进物出纳之历。
奚官局:令二人, 正八品下。 丞二人, 正九品下。 书令史三人,书 吏六人,药童四人。奚官令掌奚隶工役、宫官品命。丞为之贰。凡宫人有疾病,则 供其医药,死亡则供其衣服,各视其品命。仍于随近寺观,为之修福。虽无品,亦 如之。凡内命妇五品已上亡,无亲戚于墓侧,三年内取同姓中男一人,以时主祭。 无同姓,则所司春秋以少牢祭之。
内仆局:令二人, 正八品下。 丞二人, 正九品下。 书令史二人,书 吏四人,驾士二百人。内仆令掌中宫车乘出入导引。丞为之贰。凡中宫有出入则令 居左,丞居右,而夹引之。凡皇后之车有六,事在《舆服》也。内府局:令二人, 正八品下。 丞二人, 正九品下。 书令史二人,书吏四人。内府令掌中藏 宝货,给纳名数。丞为之贰。凡朝会五品已上,赐绢帛金银器于殿廷者,并供之。 诸将有功,并蕃酋辞还,亦如之。
太常寺 古曰秩宗,秦曰奉常,汉高改为太常,梁加“寺”字,后代因之。
卿一员, 正三品。梁置十二卿,太常卿为一。周、隋品第三。龙朔二年改为奉 常,光宅改为司礼卿,神龙复为太常卿也。 少卿二人。 正四品。隋置少卿二人, 从四品。武德置一人,贞观加置一员。 太常卿之职,掌邦国礼乐、郊庙、社稷 之事,以八署分而理之:一曰郊社,二曰太庙,三曰诸陵,四曰太乐,五曰鼓吹, 六曰太医,七曰太卜,八曰廪牺。总其官属,行其政令。少卿为之贰。凡国有大礼, 则赞相礼仪。有司摄事,则为之亚献。率太乐官属,宿设乐悬,以供其事。宴会, 亦如之。若三公行园陵,则为之副,公服乘辂备卤簿而奉其礼。若大祭祀,则先省 牲器。凡太卜占国之大事及祭祀卜日,皆往莅之于太庙南门之外。凡仲春荐冰及四 时品物甘滋新成者,皆荐焉。凡有事于宗庙,少卿帅太祝、斋郎入荐香灯,整拂神 幄,出入神主。将享,则兴良醖令实樽罍。凡备大享之器服,有四院。 一曰天府院, 二曰御衣院,三曰乐悬院,四曰神厨院。
丞二人, 从五品上。 主簿二人, 从七品上。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下。
府十二人,史二十三人。博士四人, 从七品上。 谒者十人,赞引二十人。 太祝六人, 正九品上。 祝史六人。奉礼二人, 从九品上。
赞者十六人。协律郎二人, 正八品上。 亭长八人,掌固十二人,太庙斋郎, 京、都各一百三十人。太庙门仆,京、都各三十人。丞掌判寺事。凡大飨太庙,则 修七祀于太庙西门之内。若祫享,则兼修配享功臣之礼。主簿掌印,勾检稽失,省 署抄目。录事掌受事发辰。博士掌五礼之仪式,本先王之法制,适变随时而损益焉。 凡大祭祀及有大礼,则与卿导赞其仪。凡公已下拟谥,皆迹其功行,为之褒贬。无 爵称子,养德邱园,声实明著,则谥曰先生。大行大名,小行小名之。 古有《周书 谥法》,《大戴礼谥法》,汉刘熙《谥法》一卷,晋张靖《谥法》两卷,又有《广 谥法》一卷,梁沈约总聚古今谥法,凡有一百六十五称也。 若大祭礼,卿省牲 器,谒者为之导。若小祀及公卿大夫有嘉礼,亦命谒者以赞之。太祝掌出纳神主于 太庙之九室,而奉享禘佩给之仪。凡国有大祭祀,凡郊庙之祝版,先进取署,乃送 祠所。将事,则跪读祝文,以信于神;礼成而焚之。凡大祭祀,卿省牲而告充。凡 祭天及日月星辰之玉帛,则焚之;祭地及社稷山岳,则瘗之;渎污,则沉之。奉礼 郎掌朝会祭祀君臣之版位。凡樽卣之制,十有四,祭则陈之。祭器之位,簠簋为前, 钘次之,笾豆为后。大凡祭祀朝会,在位者拜跪之节,皆赞导之,赞者承传 焉。又设牲榜之位,以成省牲之仪。凡春秋二仲,公卿巡陵,则主其威仪鼓吹之节 而相礼焉。协律郎掌和六吕六律,辨四时之气,八风五音之节。凡太乐,则监试之, 为之课限。若大祭祀飨宴奏于廷,则升堂执麾以为之节制,举麾工鼓柷而后乐作, 偃麾戛敔而后止。
两京郊社署:令各一人, 从七品下。 丞一人, 从八品上。府二人, 史四人,典事三人,掌固五人,门仆八人,斋郎一百一十人。郊社令掌五郊社稷明 堂之位,祠祀祈祷之礼。丞为之贰。凡大祭祀,则设神坐于坛上而别其位,立燎坛 而先积柴。凡有合朔之变,则置五兵于太社,以硃丝萦之以俟变,过时而罢之。
诸陵署:令一人, 从五品上。 录事一人,府二人,史四人,主衣四人,主 辇四人,主药四人,典事三人,掌固二人。陵户,乾,桥、昭四百人,献、定、恭 三百人。陵令掌先帝山陵,率户守卫之。丞为之贰。凡朔望、元正、冬至,皆修享 于诸陵。凡功臣密戚陪葬者听之,以文武分为左右列。诸太子陵令各一人, 从八品 下。 丞一人。 从九品下。
太乐署:令一人, 从七品下。 丞一人, 从八品下。 府三人,史六人。 乐正八人, 从九品下。 典事八人,掌固八人,文武二舞郎一百四十人。太乐令 调合钟律,以供邦国之祭祀享宴。丞为之贰。凡天子宫悬钟磬,凡三十六虡, 镈钟 十二,编钟二二,编磬十二,共为三十六架。东方西方,磬虡起北,钟虡次之。南 方北方,磬虡起西,钟虡次之。镈钟在编钟之间,各依辰位。四隅建鼓,左柷右敔。 又设巢、竽、笛、管、篪、埙、系于编钟之下。偶歌琴、瑟、筝、筑,系于编磬之 下。其在殿廷前,则加鼓吹十二案,于建鼓之外,羽葆之鼓、大鼓、金镦、歌箫、 笳置于其上。又设登歌钟、节鼓、瑟、琴、筝、笳于堂上,笙、和、箫、篪于堂下。 太子之廷,陈轩悬,去其南面镈钟、编钟编磬各三,凡九,设于辰、丑、申之位。 三建鼓亦如之。凡宫悬之作,则奏文武舞,事在《音乐志》也。 凡大宴会,则 设十部伎。凡大祭祀、朝会用乐,辨其曲度章服,而分始终之次。在事于太庙,每 室酌献各用舞。 事具《音乐志》。 凡祀昊天上帝及五方《大明》、《夜明》之 乐,皆六成,祭皇地祇神州社稷之乐,皆八成,享宗庙之乐,皆九成。其余祭祀, 三成而已。 五音有成数,观其数而用之也。 凡习乐,立师以教。每岁考其师之 课业,为上中下三等,申礼部。十年大校之,量优劣而黜陟焉。凡乐人及音声人应 教习,皆著簿籍,核其名数,分番上下。
鼓吹署:令一人, 从七品下。 丞三人, 从八品下。 府三人,史六人。 乐正四人, 从九品下。 典事四人,掌固四人。鼓吹令掌鼓吹施用调习之节,以 备卤簿之仪。丞为之贰。凡大驾行幸,卤簿则分前后二部以统之。法驾则三分减一, 小驾则减大驾之半。皇太后、皇后出,则如小驾之例。皇太子之鼓吹,亦有前后二 部。亲王已下各有差。凡大驾行幸,有夜警晨严之制。 大驾夜警十二部,晨严三通。 太子诸王公卿已下,警严有差。 凡合朔之变,则率工人设五鼓于太社。太傩, 则帅鼓角以助侲子唱之。
大医署:令二人, 从七品下。 丞二人, 从八品下。 府二人,史四人, 主药八人,药童二十四人。医监四人, 从八品下。 医正八人, 从九品下。 药园师二人,药园生八人,掌固四人。太医令掌医疗之法。丞为之贰。其属有四, 曰:医师、针师、按摩师、禁咒师。皆有博士以教之。其考试登用,如国子之法。 凡医师、医工、医正疗人疾病,以其全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药园师,以时种莳收 采。
诸药医博士一人, 正八品上。 助教一人, 从九品下。 医师二十人, 医工一百人,医生四十人,典药二人。博士掌以医术教授诸生。 医术,谓习《本草》, 《甲乙脉经》。分而为业,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齿,五曰 角法也。
针博士一人, 从八品下。 针助教一人, 从九品下。 针师十人,针工 二十人,针生二十人。针博士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使识浮沉涩滑之候,又以九针 为补泻之法。其针名有九,应病用之也。
按摩博士一人, 从九品下。 按摩师四人,按摩工十六人,按摩生十五人。 按摩博士掌教按摩生消息导引之法。
咒禁博士一人, 从九品下。 咒禁师二人,咒禁工八人,咒禁生十人。咒禁 博士掌教咒禁生以咒禁,除邪魅之为厉者。
太卜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 卜正二人, 从九品 下。 卜博士二人。 从九品下。 太卜令掌卜筮之法。丞为之贰。 其法有四: 一龟,二五兆,三易,四式。 皆辨其象数,通其消息,所以定吉凶焉。凡国有 祭祀,则率卜正、占者,卜日于太庙南门之外。岁季冬之晦,帅侲子入宫中堂赠大 傩。 赠,送也,堂中舞侲子,以送不祥也。
廪牺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 廪牺令掌荐牺牲及 粢盛之事。丞为之贰。凡三祀之牲牢,各有名数。大祭祀,则与太祝以牲就榜位, 太常卿省牲,则北面告腯,乃牵牲以授太官。
汾祠署:令一人, 从七品下。 丞一人。 从八品上。 汾祠令、丞,掌 神祀、享祭、洒扫之制。
两京齐太公庙署:令各一人, 从七品下。 丞各一人, 从八品上。 令、 丞掌开合、洒扫及春秋仲释尊之礼。
光禄寺 秦曰郎中令,汉曰光禄勋,掌宫殿门户。梁置十二卿,加“寺”字,除 “勋”字,曰光禄卿,掌膳食,后因之。 品第三。龙朔改为司膳寺正卿,光宅 改为司膳寺卿,神龙复为光禄寺也。
卿一员, 从三品。 少卿二人。 从四品上。 卿之职,掌邦国酒醴、膳 羞之事,总太官、珍羞、良醖、掌醢之属,修其储备,谨其出纳。少卿为之贰。国 有大祭祀,则省牲获,视濯涤。若三公摄祭,则为之终献。朝会宴享,则节其等差, 量其丰约以供焉。
丞二人, 从六品上。 主簿二人, 从七品上。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上。
府十二人,史二十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六人。丞掌判寺事。主簿掌印,勾检 稽失。录事掌受事发辰。
太官署:令二人, 从七品下。 丞四人, 从八品下。 府四人,史人。 监膳十人, 从九品下。 主膳十五人,供膳二千四百人,掌固四人。太官令掌供 膳食之事。丞为之贰。凡祭之日,与卿诣厨省牲镬,取明水于阴鉴,取明火于阳燧, 帅宰人以銮刀割牲,取其毛血,实之于豆,遂烹牲焉。又师进馔者实簠簋,设于馔 幕之内。凡朝会宴享,九品已上并供其膳食。凡供奉祭祀致斋之官,则视其品秩为 之差降。国子监释奠,百官观礼,亦如之。凡突卫当上,及命妇朝参宴会者,亦如 之。
珍羞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二人, 正九品下。 府三人,史六人, 典书八人,饧匠五人,掌固四人。令掌庶羞之事,丞为之贰,以实笾豆。陆产之品, 曰榛栗脯修,水物之类,曰鱼盐菱芡。辨其名数,会其出入,以供祭祀朝会宾客之 礼也。
良醖署:令二人, 正八品下。 丞二人, 正九品下。 府三人,史六人。 监事二人, 从九品下。 掌醖三十人,酒匠十三人,奉觯一百二十人,掌固四人。 令掌供奉邦国祭祀五齐三酒之事。丞为之贰。 五齐三酒,义见《周官》。 郊祀 之日,帅其属以实樽罍。若享太庙,供其郁鬯之酒,以实六彝。若应进者,则供春 暴、秋清、酴累、桑落等酒。
掌醢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二人, 正九品下。 府二人,史四人, 主醢十人。令掌供醯醢之属,而辨其名物。丞为之贰。 凡鹿、兔、羊、鱼等四醢。
凡祭神祇,享宗庙,用菹醢以实豆。宴宾客,会百官,醢酱以和羹。
卫尉寺 秦置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三令。梁置十 二卿,卫尉加“寺”字,官加“卿”字。龙朔改为司卫寺,咸亨复也。
卿一员, 从三品。 少卿二人。 从四品上。 卿之职,掌邦国器械文物 之事,总武库、武器、守宫三署之官属。少卿为之贰。凡天下兵器入京师者,皆籍 其名数而藏之。凡大祭祀大朝会,则供其羽仪、节钺、金鼓、帷帟、茵席之属。
丞二人,从六品上。主簿二人, 从七品上。 录事一人,从九品上。府六人, 史十一人,亭长四人,掌固六人。丞掌判寺事,辨器械出纳之数。主簿掌印,勾检 稽失。录事掌受事发辰。
武库:令、 两京各一人,从六品下。 丞二人, 从八品下。 府二人, 史六人,监事一人, 正九品上。 典事二人,掌固五人。令掌藏邦国之兵仗、器 械,辨其名数,以备国用。丞为之贰。凡亲征及大田巡狩,以羝羊、猳猪、雄鸡衅 鼓。若太子亲征及大将出师,则用猳 。凡有赦,则先建金鸡,兼置鼓于宫城 门之右。视大理及府县囚徒至,则挝其鼓。
武器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二人, 从九品下。 府二人,史六人, 监事一人, 从九品下。 典事二人,掌固四人。令掌在外戎器,辨其名物,会其 出入。丞为之贰。凡大祭祀大朝会及巡幸,则纳于武库,供其卤簿。若王公百官婚 葬之礼,应给卤簿,亦供之。
守宫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二人, 正九品下。 府二人,史四人, 监事二人,掌设六人,幕士一千六百人。令掌邦国供帐之属,辨其名物,会其出入。 丞为之贰。凡大祭祀大朝会及巡幸,则设王公百官位于正殿南门外。
宗正寺 《星经》有宗正星,在帝座之东南。秦置宗正,掌宗属。梁置十二卿, 宗正为一,署加“寺”字。隋品第二。光宅改为司属,神龙复之也。
卿一员, 从三品上。 少卿二员。 从四品上。 丞二人, 从六品上。 主簿一人, 从七品上。 录事一人, 从九品上。 府五人,史九人,亭长 四人,掌固四人。卿之职,掌九族六亲之属籍,以别昭穆之序,并领崇玄署。少卿 为之贰。九庙之子孙,继统为宗,馀曰族。凡大祭祀及册命朝会之礼,皇亲诸亲应 陪位预会者,则为之簿书,以申司封。若皇亲为三公子孙应袭封者,亦如之。丞掌 判寺事。主簿掌印及勾检稽失。录事掌受事发辰。
崇玄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下。 府二人,史三人, 典事六人,掌固二人。令掌京都诸观之名数、道士之帐籍,与其斋醮之事。丞为之 贰。
太仆寺 太仆,古官。梁置十二卿,署加“寺”字,后因之。龙朔改为司驭寺, 光宅为司仆寺,神龙复也。
卿一员。 从三品。古有太仆正,即其名也。后无正字,唯名太仆。梁置为列卿, 隋品第三。龙朔为司驭正卿,光宅曰司仆卿,神龙复也。 少卿二人。 从四品上。
卿之职,掌邦国厩牧、车舆之政令,总乘黄、典车之属。凡监牧羊马所通籍帐, 每岁则受而会之,以上尚书驾部,以议其官吏之考课。凡四仲之月,祭马祖、马步、 先牧、马社。
丞四人, 从六品上。 主簿二人, 从七品上。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上。
府十七人。史三十四人,兽医六百人,兽医博士四人,学生一百人,亭长四人, 掌固六人。丞掌判寺事。主簿掌印,勾检稽失,省署抄目。录事掌受事发辰。
乘黄署:令一人, 从七品下。 丞一人, 从八品下。 府一人,史二人, 典事八人,驾士一百四十人,羊车小吏十四人,掌固六人。令掌天子车辂,辨其名 数与驯驭之法。丞为之贰。凡乘舆五辂, 事具《舆服志》也。
皆有副车,又有十二车, 曰指南车、曰记里鼓车、白鹭车、銮旗车、辟恶车、 皮轩车、耕根车、安车、四望车、羊车、黄钺车、豹尾车,其车饰见《舆服志》也。
属车一十有二。 古者属车八十一乘,皇朝置十二乘也。
乘舆有大驾、法驾、小驾,车服各有名数之差。若有大礼,则以所御之辂进内。 既事,则受而藏之。凡将有事,先期四十日,尚乘供马如辂色,率驾士预调习指南 等十二车。
典厩署:令二人, 从七品下。 丞四人, 从八品下。 府二人,史六人。 主乘六人, 正九品下。 典事八人,执驭一百人,驾士八百人,掌固六人。令掌 系饲马牛,给养杂畜之事。丞为之贰。
典牧署:令二人, 正八品下。 丞四人, 正九品下。 府四人,史八人, 监事八人,典事十六人, 从九品下。 主酪五十人。令掌牧杂畜,造酥酪脯腊给 纳之事。丞为之贰。凡群牧所送羊犊,皆受之,而供廪牺、尚食之用。诸司合供者, 亦如之。
车府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下。 府一人,史二人, 典事四人,掌固六人。令掌王公已下车辂,辨其名数及驯驭之法。丞为之贰。凡公 已下,四轺车。 一象辂,二革轺,三木辂,四轺辂。视其品秩而给之。兼给驭士也。
上牧监一人, 从五品下。牧监,皆皇朝置也。 副监二人, 正六品下。 丞二人, 正八品上。 主簿一人, 正八品下。 录事一人,府三人,史六 人,典事八人,掌固四人。
中牧监一人, 正六品下。 副监一人, 从六品下。 丞一人, 从八品下。
主簿一人, 从九品下。 录事一人,府二人,史四人,典事四人,掌固四人。
下牧监一人, 从六品下。 副监一人, 正七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上。
主簿一人, 从九品下。 诸牧监掌群牧孳课之事。凡马五千匹为上监,三千 匹已上为中监,一千匹已上为下监,凡马之群,有牧长尉。凡马,有左、右监,以 别其粗良,以数纪名,著之簿籍。细马称左,粗马称右。凡诸群牧,立南北东西四 使以分统之,其马皆印。每年终,监牧使巡按孳数,以功过相除,为之考课。
沙苑监一人, 从六品下。 副监一人, 正七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下。
主簿二人, 从九品下。 录事一人,府三人,史六人,典事四人,掌固二人。 沙苑监,掌牧养陇右诸牧牛羊,以供其宴会祭祀及尚食所用。每岁与典牧分月以供 之。丞为之贰。若百司应供者,则四时皆供。凡羊毛及杂畜毛皮角,皆具数申有司。
大理寺 古谓掌刑为士,又曰理。汉景帝加“大”字,取天官贵人之牢曰大理之 义。后汉后,改为廷尉,魏复为大理。南朝又名廷尉,梁改名秋卿,北齐、隋为大 理,加“寺”字。龙朔改为详刑寺,光宅为司刑,神龙复改。
卿一员, 从三品。古或名廷尉,北齐加“寺”字。隋品第三。龙朔为详刑正卿, 光宅为司刑卿,神龙复为大理卿。 少卿二员。 从四品上。 卿之职,掌邦国 折狱详刑之事。少卿为之贰。凡犯至流死,皆详而质之,以申刑部。仍于中书、门 下详覆。凡吏曹补署法官,则与刑部尚书、侍郎议其人可否,然后注拟。
正二人, 从五品下。 丞六人, 从六品上。 主簿二人, 从七品上。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上。 府二十八人,史五十六人。正掌参议刑辟,详正科 条之事。凡六丞断罪不当,则以法正之。丞掌分判寺事。主簿掌印,省署抄目,勾 检稽失。录事掌受事发辰。狱丞四人,掌率狱吏,检校囚徒,及枷杖之事。狱史六 人,亭长四人,掌固八人。问事一百四十八人,掌决罪人。司直六人, 从六品上。
评事十二人, 从八品下。 掌出使推核。评事史十四人。 其刑法科目,已 载于刑部。
鸿胪寺 周曰大行人,秦曰典客,汉景帝曰大行,武帝曰大鸿胪。梁置十二卿, 鸿胪为冬卿,去“大”字,署为寺。后周曰宾部,隋曰鸿胪寺。龙朔改为同文寺, 光宅曰司宾寺,神龙复也。
卿一员, 从三品。 少卿二人。 从四品上。 卿之职,掌宾客及凶仪之 事,领典客、司仪二署,以率其官属,供其职务。少卿为之贰。凡四方夷狄君长朝 见者,辨其等位,以宾待之。凡二王后及夷狄君长之子袭官爵者,皆辨其嫡庶,详 其可否。若诸蕃人酋渠有封礼命,则受册而往其国。凡天下寺观三纲,及京都大德, 皆取其道德高妙、为众所推者补充,申尚书祠部。皇帝太子为五服之亲及大臣发哀 临沛,则赞相焉。凡诏葬大臣,一品则卿护其丧事,二品则少卿,三品丞一人往。 皆命司仪,以示礼制。
丞二人, 从六品上。 主簿一人, 从七品上。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上。
府五人,史十一人,亭长四人,掌固六人。丞掌判寺事。主簿掌印,勾检稽失。 录事掌受事发辰。
典客署:令一人, 从七品下。 丞二人, 从八品下。 掌客十五人, 正 九品上。 典客十三人,府四人,史八人,宾仆十八人,掌固二人。典客令掌二 王后之版籍及四夷归化在蕃者之名数。丞为之贰。凡朝贡、宴享、送迎,皆预焉。 辨其等位,供其职事。凡酋渠首领朝见者,皆馆供之。如疾病死丧,量事给之。还 蕃,则佐其辞谢之节。
司仪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下。 司仪六人,府二 人,史四人,掌设十八人,斋郎三十三人,掌因四人,幕士六十人。司仪令掌凶礼 之仪式及丧葬之具。丞为之贰。凡京官职事三品已上、散官二品已上、京官四品已 上,如遭丧薨卒,量品赠祭葬,皆供给之。
司农寺 汉初治粟内史,景帝改为大农,武帝加“司”字。梁置十二卿,以署为 寺,以官为卿,隋为司农卿,龙朔二年改为司稼卿,咸亨复也。
卿一员, 从三品上。 少卿二员。 从四品上。 卿之职,掌邦国仓储委 积之事,总上林、太仓、钩盾、导官四署与诸监之官属,谨其出纳。少卿为之贰。 凡京百司官吏禄给及常料,皆仰给之。孟春藉田祭先农,则进耒耜,季冬藏冰,仲 春颁冰,皆祭司寒。
丞六人, 从六品上。 主簿二人, 从七品上。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上。
府二十分人,史七十六人,计史三人,亭长九人,掌固七人。丞掌判寺事。凡 天下租及折造转运于京都,皆阅而纳之,以供国用,以禄百官。主簿掌印,署抄目, 勾检稽失。凡置木契二十只,应须出纳,与署合之。录事掌受事发辰。
上林署:令二人, 从七品下。 丞四人, 从八品下。 府七人,史十四 人,监事十九人,典事二十四人,掌固五人。令掌苑囿园池之事。丞为之贰。凡植 果树蔬,以供朝会祭祀。其尚食所进,及诸司常料,季冬藏冰,皆主之。
太仓署:令三人, 从七品下。 丞二人, 从八品下。 府十人,史二十 人,监事十人。 从九品下。 令掌九谷廪藏。丞为之贰。凡凿窖置屋,皆铭砖 为庾斛 之数,与其年月日,受领粟官吏姓名。又立牌如其铭。
钩盾署:令二人, 正八品上。 丞四人, 正九品上。 府七人,史十四 人,监事十人, 从九品下。 典事十九人,掌固五人。令掌供邦国薪刍之事。丞 为之贰。凡祭祀、朝会、宾客享宴,随差降给之。
导官署:令二人, 正八品上。 丞四人, 正九品上。 府八人,史十六 人,监事十人。 从九品上。 令掌导择米麦之事。丞为之贰。凡九谷之用,随其 精粗、差其耗损而供之。
太原、永丰、龙门诸仓:每仓监一人, 正七品下。 丞二人, 从八品上。
录事一人,典事六人,府二人,史四人,掌固四人。仓监掌仓窖储积之事。丞 为之贰。凡出纳帐纸,岁终上于寺司。
司竹监:监一人, 正七品下。 副监一人, 正八品下。 丞二人, 从八 品上。 录事一人,府二人,史四人,典事三十人,掌固四人。司竹监掌植养园 竹。副监为之贰。岁终,以竹功之多少为考课。
温泉监: 泉在京兆府昭应县之西。 监一人, 正七品下。 丞二人, 从 八品上, 录事一人,府二人,史二人,掌固四人。温泉监掌汤池宫禁之事。丞 为之贰。凡王公已下至于庶人,汤泉馆有差,别其贵贱,而禁其逾越。凡近汤之地, 润泽所及,瓜果之属先时而毓者,必苞匭而进之,以荐陵庙。
京、都苑总监:监各一人, 从五品下。 副监一人, 从六品下, 丞二 人, 从七品下。 主簿一人, 从九品上。 录事各三人,府八人,史十六人, 亭长四人,掌固六人。苑总监掌宫苑内馆园池之事。副监为之贰。凡禽鱼果木,皆 总而司之。凡给总监及苑内官属,人畜出入,皆为差降之数。
京、都苑四面监;监各一人, 从六品下。 副监一人, 从七品下。 丞 二人, 正八品下。 录事一人,府三人,史三人,典事六人,掌固四人。四面监 掌所管面苑内宫馆园池,与其种植修葺之事。副监为之贰。丞掌判监事。
诸屯:监一人, 从七品下。 丞二人。 从八品下。 诸屯监各掌其屯稼 穑。丞为之贰。凡每年定课有差。
九成宫总监:监一人, 从五品下。 副监一人, 从六品下, 丞一人, 从七品下。主簿一人, 从九品下。 录事一人,府三人,史五人。宫监掌检校宫 树,供进炼饵之事。副监为之贰。
太府寺 《周官》有太府下士,掌财赋。秦、汉已后,财赋属司农少府。梁始置 太府卿,掌帑藏。龙朔改为外府,光宅改为司府,神龙复为太府寺也。
卿一员, 从三品。即后周太府中大夫。 少卿二员。 从四品上。 卿掌 邦国财货,总京师四市、平准、左右藏、常平八署之官属,举其纲目,修其职务。 少卿为之贰。以二法平物。一曰度量,二曰权衡。凡四方之贡赋,百官之俸秩,谨 其出纳,而为之节制焉。凡祭祀,则供其币。
丞四人, 从六品上。 主簿二人, 从七品上。 录事二人,从九品上。 府十五人,史五十人,计史四人,亭长七人,掌固七人。丞掌判寺事。凡正、至大 朝所贡方物,应陈于殿廷者,受而进之。
两京都市署: 京师有东西两市,东都有南北两市。 令一人, 从六品上。
丞各二人, 正八品上。 录事一人,府三人,史七人,典事三人,掌固一人。 京、都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丞为之贰。凡建标立候,陈肆辨物,以二物平市, 谓 秤以格,斗以概。以三贾均市。 贾有上、中、下之差。
平准署:令二人, 从七品下。 丞四人, 从八品下。录事一人,府六人, 史十三人,监事二人, 从九品下。 典事二人,价人十人,掌固十人。平准令掌 供官市易之事。丞为之贰。凡百司不任用之物,则以时出货。其没官物,亦如之。
左藏署: 左右藏令,晋始有之,后代因之。皇家左藏,有东库、西库、朝堂库。 又有东都库。各木契一,与太府主簿合也。 令三人, 从七品下。 丞五人, 从八品下。 府九人,史十八人,监事九人, 从九品下。
典事一人,掌固八人。左藏令掌邦国库藏。丞为之贰。凡天下赋调,先于输场 简其合尺度斤两者,卿及御史监阅,然后纳于库藏,皆题以州县年月,所以别粗良, 辨新旧。凡出给,先勘木契,然后录其名数,请人姓名,署印送监门,乃听出。若 外给者,以墨印印之。凡藏院之内,禁人燃火,及无故入院者。昼则外四面常持仗 为之防守,夜则击柝,而分更以巡警之。
右藏署:令二人, 正八品上。 丞三人, 正九品上。 府五人,史十人, 监事四人, 从九品下。 典事七人,掌固十人。右藏令掌国宝货。丞为之贰。凡 四方所献金玉、珠贝、玩好之物,皆藏之。出纳禁令,如左藏。
常平署: 汉宣帝时,始置常平仓,以平岁之凶穰。后汉改为常满仓,晋曰常平, 后魏曰邸阁仓。隋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运仓, 转相委输,漕关东之粟,以给京师。国家垂拱初,两京置常平署,天下州府亦置之。
令一人, 从七品下。 丞二人, 从八品下。 府四人,史八人,监事五 人, 从九品下。 典事五人,掌固六人。常平令掌仓储之事。丞为之贰也。
国子监 国子之义,见《周官》。晋武始立国子学。北齐曰国子寺,隋初曰学, 后改为寺,大业三年改为监。龙朔曰大司成,光宅曰成均,神龙复为国子监也。
祭酒一员, 从三品。《周官》曰师氏、保氏。汉始置祭酒博士,历代因之。隋 祭酒,品第三。龙朔、光宅,随曹改易。 司业二员。 从四品下。隋大业三年, 始置司业一人,从四品。官名随曹改易。 祭酒、司业之职,掌邦国儒学训导之 政令,有六学。 一国子学、二太学、三四门、四律学、五书学、六算学也。 凡 春秋二分之月,上丁释奠于孔宣父,祭以太牢,乐用登歌轩悬。祭酒为初献,司业 为亚献。凡教授之经,以《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 《毛诗》、《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各为一经,《孝经》、《论 语》兼习之。每岁终,考其学官训导功业之多少,为之殿最。
丞一人, 从六品下。 主簿一人, 从七品下。 录事一人, 从九品下。
府七人,史十三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丞掌判监事。凡六学生每岁有业成 上于监者,以其业与祭酒、司业试所习业,上尚书礼部。
国子博士二人, 正五品上。 助教二人, 从六品上。 学生三百人,典 学四人,庙干二人,掌固四人。博士掌教文武官三品已上、国公子孙,二品已上曾 孙为生者。生初入,置束帛一篚,酒一壶,修一案。每岁生有能通两经已上求出仕 者,则上于监。堪秀才进士者,亦如之。典学掌抄录课业。庙干掌洒扫学庙。
太学博士三人, 正六品上。 助教三人, 从七品上。 学生五百人。太 学博士掌教文武五品已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之为生者。教法并如国子。
四门博士三人, 正七品上。 助教三人, 从八品上。 四门博士掌教文 武七品已上及侯伯子男子之为生者,若庶人子为俊士生者,教法如太学。学生五百 人。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之职。大成二十人。 通四经业成,上于尚书吏部,试 登第者,加阶放选也。
律学博士一人, 从八品下。太宗置。 助教一人, 从九品上。 学生五 十人。博士掌教文武官八品已下及庶人子为生者。以律令为专业,格式法例亦兼习 之。
书学博士二人, 从九品下。 学生三十人。博士掌教文武八品已下及庶人之 子为生者。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余字书兼习之。
算学博士二人, 从九品下。 学生三十人。博士掌教文武官八品已下及庶人 之子为生者。二分其经,以为之业。习《九章》、《海岛》、《孙子》、《五曹》、 《张邱建》、《夏侯阳》、《周髀》十五人,习《缀术》、《缉古》十五人。其 《纪遗》、《三等数》亦兼习之。
《五经》博士各一人。 五品下。旧无《五经》学科,自贞元五年一月敕特置 《三礼》《开元礼》科,长庆二年二月,始置《三传》《三史》科,后又置《五经》 博士。检年月,未获也。
广文馆博士二人。 正六品上。天宝九载置,试附监修进士业者。置助教一人, 至德后废也。
少府监 秦置少府,掌山泽之税。汉掌内府珍货。梁始为卿。历代或置或省。隋 大业五年,始分太府置少府监。龙朔改为内府,光宅改为尚方,神龙复为少府监。
监一员, 从三品。秦、汉有少府,梁始为卿,隋改为监,从三品,少监,从四 品。 炀帝改为令,武德复为监,龙朔、光宅,随曹改易之。少监二员。 从四品 下。 监之职,掌供百工伎巧之事,总中尚、左尚、右尚、织染、掌冶五署之官 属,庀其工徒,谨其缮作。少监为之贰。凡天子之服御,百官之仪制,展采备物, 皆率其属以供之。
丞四人, 从六品下。 主簿二人, 从七品下。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上。
府二十七人,史十七人,计史三人,亭长八人,掌固四人。丞掌判监事。凡五 署所修之物,则申尚书省,下所司,以供给焉。
中尚署:令一人, 从六品下。 丞四人, 从八品下。 府九人,史十八 人,监作四人,典事四人,掌固四人。中尚令,掌供郊祀之圭璧、器玩之物。中宫 服饰,雕文错彩之制,皆供之。丞为之贰。其所用金玉齿革毛羽之属,任土以时, 而供送之。
左尚署:令一人, 正七品下。 丞五人, 从七品下。 监作六人, 从九 品下。 典事十八人,掌固四人。左尚令掌供天子之五辂、五副、七辇、三舆、 十有二车、大小方圆华盖一百五十有六,诸翟尾扇及小伞翰,辨其名数,而颁其制 度。丞为之贰。
右尚署:令一人, 正七品下。 丞四人, 从八品下。 监作六人, 从九 品下。 典事十三人,掌固十人。右尚署令供天子十有二闲马之鞍辔及五品三部 之帐,备其材革,而修其制度。丞为之贰。凡刀剑、斧钺、甲胄、纸笔、茵席、履 舄之物,靡不毕供。具用绫绢、金玉、毛革等,所出方土,以时支送。
织染署:令一人, 正八品上。 丞二人, 正九品上。 监作六人, 从九 品下。 典事十一人,掌固五人。织染令掌供天子太子群臣之冠冕,辨其制度, 而供其职。丞为之贰。
掌冶署:令一人, 正八品上。 丞一人, 正九品上。 监作四人, 从九 品下。 掌冶令掌熔铸铜铁器物。丞为之贰。凡天下出铜铁州府,听人私采,官 收其税。若白镴,则官市之。其西北诸州,禁人无置铁冶及采铁。若器用所须,具 名移于所由官供之。
诸冶:监一人, 正七品下。 丞二人, 从八品下。 录事一人,府一人, 史二人,监作四人, 从九品下。 典事二人,掌固四人。诸冶监掌铸铜铁之事。
北都军器监一人, 正四品上。 少监一人, 正五品上。 丞二人, 正七 品上。 主簿一人, 正八品上。 录事一人, 从九品上。 府十人,史十 八人,典事四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军器监掌缮造甲弩,以时纳于武库。
甲坊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下。 府二人,史五人, 监作二人, 从九品下。 典事二人。
弩坊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下。 府二人,史五人, 监作二人, 从九品下。 典事二人。
诸铸钱监: 绛州三十炉,扬、宣、鄂、蔚四州各十炉,益邓、郴三州各五炉, 洋州三炉,定州一炉也。 诸铸钱监以所在州府都督刺史判之。副监一人,上佐 判之。丞一人,判司判之。监事一人,或参军或县尉知之。录事、府、史,士人为 之。
诸互市:监各一人, 从六品下。 丞一人。 正八品下。 诸互市监掌诸 蕃交易马驼驴牛之事。
将作监 秦置将作,掌营缮宫室,历代不改。隋为将作寺,龙朔改为缮工监,光 宅改为营缮监,神龙复为将作监也。 大匠一员, 从三品。大匠之名,汉景帝置。梁置十二卿,将作为一卿。后 周曰匠师中大夫。隋初为将作寺,置大匠一人,又改为监,以大匠为监。炀帝改为 令,武德改为大匠。龙朔、光宅,随曹改易也。 少匠二员。 从四品下。 大匠掌供邦国修建土木工匠之政令,总四署、三监、百工之官属, 以供其职事。凡两京宫殿、宗庙、城郭、诸台省监寺廨宇楼台桥道,谓之内外作, 皆委焉。
丞四人, 从六品下。 主簿二人, 从七品下。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下。
府十四人,史二十八人,计史三人,亭长四人,掌固六人。
左校署:令二人, 从八品下。 丞四人, 正九品下。 府六人,史十二 人,监作十人。 从九品下。 左校令掌供营构梓匠。凡宫室乐悬簨弶,兵仗器械, 丧葬所须,皆供之。
右校署:令二人, 从八品下。 丞三人, 正九品下。 府五人,史十人, 监作十人, 从九品下。 典事十四人。右校令掌供版筑、涂泥、丹頠之事。
中校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三人, 正九品下。 府三人,史六人, 监事四人, 从九品下。 典事八人,掌固二人。中校令掌供舟车兵仗、厩牧杂作 器用之事。凡行幸陈设供三梁竿柱,闲厩供锉碓行槽,祭祀供葛竹堑等。
甄官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正九品下。 府五人,史十人, 监作四人, 从九品下。 典事十八人。甄官令掌供琢石陶土之事。凡石磬碑碣、 石人兽马、碾硙专瓦、瓶缶之器、丧葬明器,皆供之。
百工、就谷、库谷、斜谷、太阴、伊阳等监: 百工监在陈仓,就谷监在王屋, 库谷监在鄠县,太阴监在陆浑,伊阳监在伊阳,皆在出材之所。 监各一人, 从 七品下。 丞一人, 正八品下。 府各一人,史三人,典事各二十一人,录事 各一人,监事四人。 从九品下。 百工等监掌采伐材木。
都水监
都水监:使者二人, 正五品上。汉官有都水长,属主爵,掌诸池沼,后改为使 者,后汉改为河堤谒者。晋复置都水台,立使者一人,掌舟楫之事。梁改为太舟卿, 北齐亦曰都水台。隋改为都水监,大业复为使者,寻又为监,复改监为令,品第三。 武德复为监,贞观改为使者,从六品。龙朔改为司津监,光宅为水卫都尉,神龙复 为使者,正五品上,仍隶将作监。 丞二人, 从七品上。 主簿二人, 从八 品下。 录事一人,府五人,史十人,掌固三人。使者掌川泽津梁之政令,总舟 楫、河渠二署之官属,凡虞衡之采捕,渠堰陂池之坏决,水田斗门灌溉,皆行其政 令。
舟楫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二人。 正九品下。 舟楫署令掌公私 舟船运漕之事。
河渠署:令一人, 正八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上。 府三人,史六人。 河堤谒者六人,掌修补堤堰渔钓之事。典事三人,掌固四人,长上渔师十人,短番 渔师一百二十人,明资渔师一百二十人。河渠令掌供川泽鱼醢之事。祭祀则供鱼醢。 诸司供给鱼及冬藏者,每岁支钱二十万,送都水,命河渠以时价市供之。
诸津:令一人, 正九品上。 丞一人。 从九品下。 津令各掌其津济渡 舟梁之事。
武官
左右卫 周制:军万二千五百人。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军将皆命卿。至秦、汉,始置卫将军,后汉、魏因之。晋武帝始置左、右、中三卫 将军。至隋始置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候、左右领军、左右率府。各有大将军一 人,谓十二卫大将军也。国家因之。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左右卫将军之 职,掌统领宫廷警卫之法,以督其属之队仗,而总诸曹之职务。凡亲勋翊五中郎将 府及折冲府所隶,皆总制之。凡宿卫,内廊阁门外,分为五仗, 一供奉仗、二亲仗、三勋仗、四翊仗、五散手仗也。 皆坐于东西廊下。若御坐 正殿,则为黄旗仗,分立于两阶之次,在正门之内,以挟门队坐于东西厢。皆大将 军守之。
长史各一人, 从六品上。 录事参军事各一人, 正八品上。 仓曹、兵 曹参军各二人, 正八品下。 骑曹、胄曹参军各一人, 正六品下。 司阶二 人, 正六品上。 中候三人, 正七品下。 司戈五人, 正八品下。 执戟 五人, 正九品下。 奉车都尉五人。 从五品下。 长史掌判诸曹、亲勋翊五 府及武安、武成等五十府之事。诸曹参军皆掌本曹勾检之事。 随曹各有府史。
亲府、勋一府、勋二府、翊一府、翊二府等五府每府中郎一人、中郎将一 人, 皆四品下。 左右郎各一人, 正五品上。 录事一人,兵曹参军事一人, 正九品上。 校尉五人,旅帅十人,队正二十人,副队正二十人。中郎将领本府 之属以宿卫。左右郎将贰之。若大朝会、巡幸,以卤簿之法以领其仪仗。
左、右骁卫 古曰骁骑,隋改左、右备身为左右骁卫,所领名豹骑,国家去“骑” 字曰骁卫府,龙朔去“府”字,改为左、右武威,神龙复为骁卫。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骁卫将军之职, 掌如左、右卫。大朝会在正殿之前,则以黄旗队及胡禄队坐于东西廊下。若御坐正 殿,则以其队仗次立左、右卫下。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四曹参军、 员数、品秩如左右卫。 司阶、中候、 司戈、执戟等, 四色人数、品秩如左、右卫也。 校尉、旅帅、队正、副队、 (人数如左右卫。翊府中郎、中郎将、左右中郎将、左、右郎将。 职掌如左右卫。 左右武卫 魏武为丞相,有武卫营。隋采其名,置左右武卫府,有大将军。 光宅改为左右鹰扬卫,神龙复也。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其职掌如左、 右卫。大朝会,被白铠甲,执器盾及旗等,跸称长唱。警持鈒队,应跸为左、右厢 仪仗。在正殿前,则以诸队次立于骁卫之下。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四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人数、品秩 皆如左、右卫也。 翊府中郎将、左右郎将、录事、兵曹。 人数、品秩如左、右 卫。 左右威卫 隋为左、右屯卫,龙朔改为威卫,光宅改为左、右豹韬卫,神龙 复为威卫也。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其职掌,大朝会则 被黑甲铠,弓箭刀盾旗等,分为左、右厢队,次武卫之下。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四曹参军、 职掌、人数、品秩皆如左、右卫也。 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人数、品秩如左右卫。 翊府中郎将、左右郎将、 录事、兵曹、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 人数、品秩皆如左右卫之亲府。
左右领军卫 汉建安中,魏武为丞相,始置中领军,后因之。北齐置领军府,后 因之。炀帝改为屯卫,国家改为领军卫。龙朔改为戎卫,光宅改为玉钤卫,神龙后 为领军卫。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其职掌,大朝会则 被青甲铠,弓箭刀盾旗等,分为左右厢仪仗,次立威卫之下。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四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人数、品秩 如左右卫。 翊府中郎将、左右郎将、录事、兵曹、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 人数、品秩、掌如左右卫也。
左右金吾卫 秦曰中尉,掌徼巡,武帝改名执金吾,魏复为中尉。,南朝不置。 隋曰候卫。龙朔二年改为左、右金吾卫,采古名也。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左右金吾卫之职, 掌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凡翊府及同轨等五十府皆属之。凡车驾 出入,则率其属以清游队,建白泽硃雀等旗队先驱,如卤簿之法。从巡狩畋猎,则 执其左、右营卫之禁。凡翊卫、翊府、同轨、宝图等五十府彍 骑卫士应番上者, 各领所职焉。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骑胄四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人数、品秩、 职掌如左右卫也。 翊府中郎将、左右郎将、兵曹、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 品秩、人数、职掌如左右卫也。 左右监门卫 汉、魏曰城门校尉,始置左右监门府,省将军、郎将等官,国 家因之。龙朔二年,去府字为卫。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中郎将四人。 正四品下。 监门将军之职,掌宫禁门籍之法。凡京司应入宫殿门者,皆有籍。 左将军判入,右将军判出。若大驾行幸,即依卤簿法,率其属于牙门之下,以为监 守。中郎将,掌监诸门,检校出入。
长史、录事参军、兵曹胄曹二曹参军。 品秩如诸卫。
监门校尉,各三百二十人,立长各六百八十人,长人长上二十人,立长长 上各二十人。
左右千牛卫 宋谢绰《拾遣》有千牛刀,即人主防身刀也。后魏有千牛备身,取 《庄子》庖刀解牛之义,后代因之。隋置左右千牛备身二十人,掌供御弓箭,备身 六十人,掌宿卫侍从。炀帝置备身府,皇家改为千牛府。龙朔为左右奉宸卫,神龙 复为千牛卫。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 中郎将各二人。 正四品下。 千牛将军之职,掌宫殿侍卫及供御之仪仗,而统其曹务。凡千牛备 身左右,执弓箭以宿卫,主仗守戎服器物。凡受朝之日,则领备身左右升殿,而侍 列于御坐之左右。凡亲射于射宫,则将军率其属以从。凡千牛备身之考课、赐会及 禄秩之升降,同京职事官之制。中郎将升殿侍奉。凡侍奉,禁横过座前者,禁对语 及倾身与阶下人语者,禁摇头举手以相招召者。若有口敕,通事舍人承受传声阶下 而不闻者,中郎将宣之。
长史、录事参军、兵胄二曹参军、 人数、品秩同诸卫。 司阶各二人, 正 六品上。 中候各三人,司戈各五人,执戟各五人,品秩同诸卫。千牛备身十二 人,备身左右各二人。
左右羽林军 汉置南北军,掌卫京师。南军,若今诸卫也;北军,若今羽林军也。 汉武置羽林,名曰建章营骑,属光禄勋,后更名羽林骑,取六郡良家子,及死事之 孤为之。后汉置左右羽林监,南朝因之,后魏、周曰羽林率,随左右屯卫,所领兵 名曰羽林。龙朔二年,置左右羽林军。
大将军各一员, 正三品下。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下。 羽林将军 统领北卫禁兵之法令,而督摄左右厢飞骑之仪仗,以统诸曹之职。若大朝会,率其 仪仗以周卫阶陛。大驾行幸,则夹道驰而为内仗。凡飞骑每月番上者,皆据其名历 而配于所职。其飞骑仗或有敕上南衙者,则大将军承墨敕白移于金吾引驾仗,引驾 仗官与监门覆奏,又降墨敕,然后得入。
长史、录事参军、仓兵胄三曹参军、 品秩如诸卫。 司阶、中候、司戈、执 戟, 如千卫品秩、人数。 翊府中郎将、左右郎将、录事、兵曹、校尉、旅帅、 队正、副队正。 人数、品秩如诸卫。 左右龙武军 初,太宗选飞骑之尤骁健者,别署百骑,以为翊卫之备。天后 初,加置千骑,中宗加置万骑,分为左右营,置使以领之。自开元以来,与左右羽 林军名曰北门四军。开元二十七年,改为左右龙武军,官员同羽林军也。
大将军一员, 正三品。 将军二员。 从三品。
长史一人,录事参军事一人,录事一人,史二人,仓兵胄三曹参军事各一 人。 随曹有府、史、掌固人数。 司阶二人,中候三人,司戈、执戟各五人,长 上各十人。 右件官员阶品、人数、职掌,如羽林军也。 左右神武军 至德二年,肃宗在凤翔置。初,贞观中置北卫七营,后改为左 右羽林军。皆选才力骁勇者充,每月一营十人为番当上。又置左右龙武军,皆唐元 功臣子弟并外州人。如宿卫兵,分日上下。肃宗在凤翔,方收京城,以羽林军减耗, 寇难未息,乃别置神武军,同羽林制度官吏,谓之北衙六军。又置衙前射生手千余 人,谓之左右英武军。非六军之例也。乾元二年十月敕,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 右神武官员并升同金吾四卫,置大将军二人,将军二人也。 左右神策军 上元中,以北衙军使卫伯玉为神策军节度使,镇陕州,以拒东 寇,以中使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监伯玉军。及伯玉入为羽林帅,出为荆南节度使, 朝恩专统神策军,镇陕。广德元年,吐蕃犯京师,代宗避狄幸陕,朝恩以神策军迎 扈。及永泰元年,吐蕃犯京畿,朝恩以神策兵屯于苑中。自是,神策军恆以中官为 帅。建中末,盗发京师,窦文场以神策军扈跸山南。及还京师,赏劳无比。贞元中, 特置神策军护军中尉,以中官为之,时号两军中尉。贞元已后,中尉之权倾于天下, 人主废立,皆出其可否,事见《宦者传》也。
大将军各二员, 正三品。贞元二年九月敕,改神策左右厢为左右军,置大将军 各二人,正三品。 将军各二员。 从三品。至贞元三年五月,敕左、右神策将军 各加二员,左、右神武将军各加一员也。 神威军 本号殿前射生左右厢,贞元二年九月改殿前左右射生军,三年四月 改为左右神威军,非六军之例也。 大将军二员, 正三品。 将军二员。 从三品。 职田、俸钱、手力、 粮料等,同六军诸卫。
六军统军 兴元元年正月二十九日敕,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各置统军 一人,秩从二品。 十六卫上将军 旧无此官。贞元二年九月一日敕:“六军先有敕,各置统军 一人,十六卫宜各置上将军一员,秩从二品。其左右卫及左右金吾卫上将军俸料、 随军人马等,并同六军统军。其诸卫上将军,次统军例支给。”贞元二年九月十三 日,六军十二卫上将军,并放入宿,已后为例也。 诸府 隋置骠骑、鹰扬等府,凡天下守戍兵,不成军曰牙,府有上中下也。
折冲都尉各一人, 上府,都尉正四品上。中府,从四品下。下府,正五品下。 武德中,采隋折冲、果毅郎将之名,改统军为折冲都尉,别将为果毅都尉。 左 右果毅都尉各一人, 上府,果毅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从六品下。隋炀 帝置果毅郎将,国家置折冲都尉。 别将各一人, 上府,别将正七品下。中府, 从七品上。下府,从七品下。 长史一人, 上府,正七品下。中府,从七品上。下府,从七品下。 兵 曹参军一人, 上府,从八品下。中府,正九品上。下府,从九品下也。 录事一 人,校尉五人。每校尉,旅帅二人,每旅帅,队正、副队正各二人。诸府折冲都尉 掌领五校之属,以备宿卫,以从师役,总其戎具、资粮、差点、教习之法令。凡卫 士,三百人为一团,以校尉领之,以便习骑射者为越骑,余为步兵。其团,十人为 火,火备六驮之马。每岁十一月,以卫士帐上尚书省天下兵马之数以闻。凡兵马在 府,每岁季冬,折冲都尉率五校之属以教其军阵、战斗之法也。 具有教习簿籍。
东宫官属
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 并从一品。师傅,宫官,南朝不置。后魏、北 齐,师傅品第二,号东宫三太。隋品亦第二。武德定令,加从一品也。 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各一员。 并正二品。三少,亦古官,历代或置或省。 南朝并不置。后魏、北齐置之,品第三,号东宫三少。皇家定令,正二品。 三 师三少之职,掌教谕太子。无其人,则阙之。
太子宾客四员。 正三品。古无此官,皇家显庆元年春始置四员也。 掌侍从 规谏,赞相礼仪。
太子詹事一员, 正三品。 少詹事一员。 正四品上。詹事,秦官,掌皇太 子宫。龙朔二年改为端尹,天授为宫尹,神龙复也。 詹事统东宫三寺十率府之 政令。少詹为之贰。凡天子六官之典制,皆视其事而承受之。
丞二人, 正六品上。 主簿一人, 从七品上。 录事二人, 正九品下。
令史九人,书令史十八人。丞掌判府事。主簿掌印,检勾稽。录事掌受事发辰。
司直一人, 正七品上, 令史一人,书令史二人,亭长四人,掌固六人。司 直掌弹劾宫僚,纠举职事。太子朝,宫臣则分知东西班。凡诸司文武应参官,每月 皆具在否以刺之。
太子左春坊:左庶子二人, 正四品上。 中允二人。 正五品下。 左庶 子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中允为之贰。
司议郎四人, 正六品上。 录事二人, 从八品下。 主事二人, 从九品 下。 令史七人,书令史十四人。司议郎掌启奏记注宫内祥瑞,宫长除拜薨卒, 每年终送史馆。
左谕德一人, 正四品下。 左赞善大夫五人, 正五品上。 传令四人, 掌仪二人,赞者四人。左谕德掌讽谕规谏。
崇文馆: 贞观中置,太子学馆也。 学士,直学士, 员数不定。 学生 二十人,校书二人, 从九品下, 令史二人,典书二人,搨书手二人,书手十人, 熟纸匠三人,装潢匠五人,笔匠三人。学士掌东宫经籍图书,以教授诸生。凡课试 举送,如弘文馆。校书掌校理四库书籍。
司经局:洗马二人, 从五品下。洗马,汉官,为太子前马。 太子文学三人, 正六品。 校书四人, 正九品。 正字二人, 从九品上。 书令史二人, 楷书手二十五人,典书四人。洗马掌四库图籍缮写、刊缉之事。文学掌侍奉文章。 校书、正字掌典校四库书籍。
典膳局:典膳郎三人, 正六品上。 丞二人, 正八品上。 书令史二人, 主食六人,典食二百人,掌固四人。典膳郎掌进膳尝食,每夕局官于厨更直。
药藏局:药藏郎二人, 正六品上。 丞二人, 正八品上。 侍医典药九 人,药童十八人,掌固六人。药藏郎掌和剂医药。
内直局:内直郎二人, 从六品下。 丞二人, 正八品下。 典服三十人, 典扇十五人,典翰十五人,裳固六人。内直郎掌符玺、伞扇、几案、衣服之事。
典设局:典设郎四人, 从六品下, 丞二人, 正八品下。 幕士六百人。 典设郎掌汤沐、洒扫、铺陈之事。凡大祭祀,太子助祭,则于正殿东设幄坐。
宫门局:宫门郎二人, 从六品下。 丞二人, 正八品下。 门仆一百三 十人。宫门郎掌内外宫门管钥之事。 其钟鼓刻漏,一如皇居之制也。
太子右春坊:右庶子二人, 正四品下。 中舍人二人, 正五品上。 舍人四人, 正六品上。 录事一人, 从八品下。 主事二人, 从九品下。
舍人掌行令书令旨及表启之事。太子通表,如诸臣之礼。诸臣及宫臣上皇太子, 大事以笺,小事以启,其封题皆曰上,右春坊通事舍人开封以进。其事可施行者皆 下于坊,舍人开,庶子参详之,然后进。不可者则否。
右谕德一人, 正四品下。 右赞善大夫五人, 正五品上。 传令四人, 谕德、赞善,掌事如左。 通事舍人八人, 正七品下。 典谒二十人。舍人 掌导引宫臣辞见及承令劳问之事。
太子内坊: 皆宦者为司局。 典内二人, 从五品下。 录事一人,典直 四人, 正九品下。 导客舍人六人,阁帅六人,内阍八人,内给使, 无员数。
内厩二十人,典事二人,驾士三十人。典内掌东宫阁门之禁令,及宫人衣廪赐 与之出入。丞为之贰。典直主仪式。导客主傧序。阁帅主门户。内阍主出入。给使 主伞扇。内厩主车舆。典事主牛马。典内统而监之。
太子内官:司闺二人, 从六品。 掌导引妃及宫人名簿,总掌正、掌书、掌 筵三司。掌正三人, 从八品。 掌文书出入,目录为记。并阁门管钥,纠察推罚。 女史,流外三品。掌典文簿而执行焉。,掌书三人, 从八品。
掌宝、符契、经簿、宣传、启奏、教学、廪赐、纸笔、监印。
掌筵三人, 从八品。 掌帷幄、床褥、几案、伞扇、洒扫、铺设之事。司礼 二人, 从六品。 掌礼仪参见,以总掌严掌缝,掌藏,而领其事。掌严三人, 从八品。 掌首饰、衣服、巾栉、膏沐、仗卫。掌缝三人,从八品。 掌裁缝、 织缋。掌藏三人, 从八品。 掌货贝、珠玉、锦彩。
司馔二人, 从六品。 掌膳羞。进食先尝,总掌食、掌医、掌园三司,而领 其事。掌食三人, 从八品。 掌膳羞、酒醴、灯烛。掌医三人, 从八品。 掌医主医药。掌园三人, 从八品。 掌园苑树艺、蔬果。
太子家令寺:令一人, 从四品上。 丞二人, 从七品上。 主簿一人, 正九品下。 录事一人。家令掌太子饮膳、仓储、库藏之政令,总食官、典仓、 司藏三署之官属。
食官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从九品下。 掌膳十二人,奉 觯三十人。食官令掌饮膳之事。
典仓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从九品下。 园丞二人,典事 六人。典仓令掌九谷入藏,及醯醢、庶羞、器皿、灯烛之事。
司藏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从九品下。 司藏令掌库藏财 货、出纳、营缮之事。
太子率更寺:令一人, 从四品上。 丞二人, 从七品上。 主簿一人, 正九品下。 录事一人,伶官师二人,漏刻博士二人,掌漏六人,漏童六十人, 典鼓二十四人。率更令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漏刻之政令。
太子仆寺:仆一人, 从四品下。 丞一人, 从七品上。 主簿一人, 正 九品下。 录事一人,太子仆掌车舆、乘骑、仪仗之政令及丧葬之礼物,辨其次 序。
厩牧署: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从九品下。 典乘四人,牧长 四人,翼驭十五人,驾士三十人,兽医二十人。厩牧令掌车马、闲厩、牧畜之事。
东宫武官
太子左、右卫率府: 秦、汉有太子卫率,主门卫。晋分左、右、中、前四卫率, 后代因置左、右率。北齐为卫率坊。隋初始分置左右卫率府、左右宗卫率、左右虞 候、左右内率、左右监门率十府,以备储闱武卫之职。炀帝改为左、右侍率,国家 复为卫率。龙朔改为左、右典戎卫,咸亨复。 率各一员, 正四品上。 副率 各一人, 从四品上。 左右卫率掌东宫兵仗羽卫之政令,总诸曹之事。凡亲勋翊 府及广济等五府属焉。凡正、至太子朝,宫臣率其属仪仗,为左右厢之周卫,出入 如卤簿之法。
长史各一人, 正七品上。 录事参军事各一人。 从八品上。 仓曹参军 一人, 从八品下, 兵曹参军一人, 从八品下。 胄曹参军一人, 从八品下。
司阶一人, 从六品上。 中候二人, 从七品下。 司戈二人, 从八品下。 执戟三人。 从九品下。 长史掌判诸曹及三府五府 之贰。录事掌监印勾稽。官掌本曹簿籍。 职事皆视上台。 亲府勋翊府中郎将各 一人, 从四品上。 左、右郎将各一人, 正五品下。录事一人,兵曹参军一人, 校尉五人,旅帅十人,队正二十人,副队正二十人。郎将掌其府之属以宿卫,而总 其事。 职掌一视上台亲府。
太子左、右司御率府: 本号左、右宗卫府,龙朔改为司御率府。 率各一人, 正四品上。 副率各二人, 从四品上。 卫御率掌同左右率。
长史、录事参军事、仓兵胄三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人数、品秩、 职掌如左右卫府也。 太子左、右清道率府: 隋文置左右虞候府,各开府一人,掌斥候。国初亦 为左、右虞候,龙朔改为清道率府,神龙又为虞候,开元复为清道也。 率各一 人, 正四品上。 副率各二人。 从四品上。 清道率掌东宫内外昼夜巡警之 法。
长史、录事参军事、仓兵胄三曹参军、司阶、中候、司戈、执戟。 人数、品秩 如左右卫率府。
太子左右监门率府: 隋置此官,国家因之。 率各一人, 正四品上。
副率各一人。 从四品上。 左右监门率掌东宫禁卫之法,应以籍入宫殿门者, 二率司其出入,如上台之法。
长史、录事参军事、兵胄二曹参军。监门直长七十八人。 人数、品秩同诸率府。
太子左、右内率府: 隋初置内率府,拟上台千牛卫。龙朔初,为奉裕率,咸亨 复。 率各一人, 正四品上。 副率各一人。 从四品上。 左、右内率之 职,掌东宫千牛备身侍奉之事,而立其兵仗,总其府事。
长史、录事参军事、兵胄二曹参军, 人数、品秩如诸率。 千牛十六人,备 身二十八人,主仗六十人。
王府官属 公主邑司。 亲王府:傅一人, 从三品。汉官有王傅、太傅,魏、晋后唯置师,国家因 之,开元改为傅。 谘议参军一人, 正五品上。 友一人, 从五品下。 文学二人, 从六品上。 东阁、西阁祭酒各一人。 从七品上。
傅掌傅相赞导,而匡其过失。谘议訏谋左右。友陪侍规讽。文学雠校典籍,侍 从文章。祭酒接对宾客。
长史一人, 从四品上。 司马一人, 从四品下。 掾一人, 正六品上。
属一人, 正六品上。 主簿一人, 从六品上。 史二人,记室参军事二 人, 从六品上。 录事参军事一人, 从六品上。 录事一人,从九品上。功 仓户兵骑法士等七曹参军事各一人, 正七品上。 参军事二人, 正八品下。 行参军四人, 从八品。 典签二人。 从八品下。 长史、司马统领府僚, 纪纲职务。掾统判七曹参军事。主簿掌覆省王教。记室掌表启书疏。录事参军事勾 稽省署钞目。录事掌受事发辰。七曹参军各督本曹事,出使检校。典签宣传教命。
亲王亲事府:典军二人, 正五品上。 副典军二人, 从五品上。 执仗 亲事十六人,执乘亲事十六人,亲事三百三十三人,校尉、旅帅、队正、队副。 准 部内人数多少置。 亲王帐内府典军二人,副典军二人, 品秩如亲事府。 帐 内六百六十七人,校尉、旅帅、队正、队副。 看人数置。 典军、副典军之职, 掌率校尉已下守卫陪从之事。
亲王国:令一人, 从七品下。 大农二人, 从八品下。 尉二人, 正九 品下。 丞一人, 从九品下。 录事一人,典卫八人,舍人四人,学官长一人, 食官长一人,丞一人,厩牧长二人,丞二人,典府长二人,丞二人。国令、大农掌 通判国事。国尉、国丞掌判国司,勾稽监印事。典卫守居宅。舍人引纳。学官教授 内人。
公主邑司:令一人, 从七品下。 丞一人, 从八品下。 录事一人, 从 九品下。 主簿二人,谒者二人,舍人二人,家吏二人。公主邑司官各掌主家财 货出入、田园征封之事。其制度,皆隶宗正寺。
州县官员
京兆河南太原等府: 自秦、汉已来为雍、洛、并州。周、隋或置总管都督,通 名为府。开元初,乃为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 三府牧各一员, 从二品。牧, 古官,舜置十二牧是也。秦以京城守为内史,汉武改为尹。后魏、北齐、周、隋又 以京守为牧。武德初,因隋置牧,以亲王为之。或不出阁,长史知府事。 尹各 一员, 从三品。京城守,秦曰内史,汉曰尹,后代因之。隋为内史。武德初置牧, 以长史总府事。开元初,雍、洛、并改为府,乃升长史为尹,从三品,专总府事也。
少尹各二员, 从四品下。魏、晋已下,州府有治中,隋文改为司马,炀帝改为 赞理,又为丞,武德改为治中,永徽避高宗名,改为司马,开元初,改为少尹。 司录参军二人,正七品。 录事四人, 从九品上。 功仓户兵法士等六曹参 军事各二人, 正七品下。 府史、 《隋书》有之。 参军事六人, 正八品下。
执刀十五人,典狱十一人,问事十二人,白直二十四人。经学博士一人, 从八品上。 助教二人,学生八十人。医药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二十人。
大都督府: 魏黄初二年,始置都督诸州军事之名,后代因之。至隋改为总管府。 武德四年又改为都督,贞观中分为上、中、下都督府也。 都督一员, 从二品。
长史一人, 从三品。 司马二人, 从四品下。录事参军事二人, 正七品上。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上。 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参军事, 功士二曹各一员,余 曹各二员,并正七品下也。 典狱十六人,问事十人,白直二十四人,市令一人, 从九品上。 丞一人,佐一人,史二人,仓督二人。经学博士一人, 从八品上。
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医学博士一人, 从八品下。 助教一人,学生十五 人。
中都督府:都督一员, 正三品上。 别驾一人, 正四品下。 长史一人, 正五品上。 司马一人, 正五品下。 录事参军事一人, 从七品下。 录 事二人, 从九品上。 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参军事各一人, 并从七品上。 参军事四人, 从八品上。 典狱十四人,白直二十人,市令 一人, 从九品上。 丞一人,佐一人,史二人,帅三人,仓督二人。经学博士一 人, 从八品下。 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医药博士一人,学生十五人。
下都督府:都督一员, 从三品。 别驾一人, 从四品下。 长史一人, 从五品上。 司马一人, 从五品上。 录事参军事一人, 从七品上。 录 事二人, 从九品下。 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参军事各一人, 从七品下。 参军 事三人, 从八品下。 典狱十二人,问事六人,白直十六人,市令一人, 从九 品上。 丞二人,佐一人,史二人,帅二人,仓督二人。经学博士一人, 从八品 下。 助教一人,学生五十人。医学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十二人。
上州: 州之名,古也。舜置十二州,《禹贡》九州,汉置十三州。秦并六国, 置三十六郡。汉则以州统郡。其后武德改郡为州,改州为郡,事见诸卷。国家制, 户满四万以上为上州。 刺史一员, 从三品。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都 尉各一人,仍以御史一人监郡。汉废监郡御史,丞相遣掾吏分察诸郡。汉武元光五 年,分天下置十三州,分统诸郡。每州遣使者一人,督察官吏清浊,谓之十三州刺 史。后汉遂以名臣为刺史,专州郡之政,仍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曰外置刺 史。天宝改州为郡,置太守。乾元元年,改郡为州,州置刺史。初,汉代奉使者皆 持节,故刺史临部,皆持节。至魏、晋,刺史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 后魏、北齐,总官、刺史,则加使持节诸军事,以此为常。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州 统县,刺史之名存而职废。而于刺史太守官位中,不落持节之名,至今不改,有名 无实也。至德之后,中原用兵,大将为刺史者,兼治军旅,遂依天宝边将故事,加 节度使之号,连制数郡。奉辞之日,赐双旌双节,如后魏、北齐故事。名目虽殊, 得古刺史督郡之制也。 别驾一人, 从四品下。 长史一人, 从五品上。 司马一人, 从五品下。 录事参军事一人, 从七品上。 录事三人, 从九 品上。 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曹参军事各一人, 并从七品下。
参军事四人,典狱十四人,问事八人,白直二十四人,市令一人, 从九品上。
丞一人,佐一人,史二人,帅三人,仓督二人。经学博士一人, 从八品下。 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医学博士一人, 正九品下。 助教一人,学生十五 人。
中州: 户满二万户已上,为中州。 刺史一员, 正四品上。 别驾一人, 正五品下。 长史一人, 正六品上。 司马一人, 六品上。 录事参军事 一人, 正八品上。 录事一人, 从九品上。 司功、司仓、司户、司法、司 士六曹参军事各一人, 并正八品下。随曹有佐史人数。 参军事三人, 正九品 上。 执刀十人,典狱十二人,问事六人,白直十六人,市令一人,丞、佐各一 人,史、帅、仓督各二人。经学博士一人, 正九品上。 助教一人,学生五十人。医药博士一人, 从九品下。 助教一 人,学生十二人。
下州: 户不满二万,为下州也。 刺史一员, 正四品下。 别驾一人, 从五品上。 司马一人, 从六品下。 录事参军事一人, 从八品上。 录 事一人, 从九品下。 司仓、司户、司法三曹参军事各一人, 从八品下。随曹有佐史人数。 参军事一人, 从九品下。 典狱八人,问事 四人,白直十六人,市令一人,佐、史各一人,帅二人,仓督一人。经学博士一人, 正九品下。 助教一人,学生四十人。医学博士一人, 从九品下。 学生十 人。
京兆、河南、太原牧及都督、刺史掌清肃邦畿,考核官吏,宣布德化,抚和齐 人,劝课农桑,敦敷五教。每岁一巡属县,观风俗,问百年,录囚徒,恤鳏寡,阅 丁口,务知百姓之疾苦。部内有笃学异能闻于乡闾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悌,悖礼 乱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绳之。其吏在官公廉下己,清直守节者,必谨而察之。其 贪秽谄谀,求名狥私者,亦谨而察之。皆附于考课,以为褒贬。若善恶殊尤者,随 即奏闻。若狱讼疑议,兵甲兴造便宜,符瑞尤异,亦以上闻。其常则申于尚书省而 已。若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精诚感通,志行闻于乡闾者,亦具以申奏,表其门闾。 其孝悌力田,颇有词学者,率与计偕。其所部有须改更,得以便宜从事。若亲王典 州,及边州都督刺史不可离州局者,应巡属县,皆委上佐行焉。尹、少尹、别驾、 长史、司马掌贰府州之事,以纲纪众务,通判列曹。岁终则更入奏计。司录、录事 参军掌勾稽,省署钞目,监符印。功曹、司功掌官吏考课、祭祀、祯祥、道佛、学 校、表疏、医药、陈设之事。仓曹、司仓掌公廨、度量、庖厨、仓库、租赋、征收、 田园、市肆之事。户曹、司户掌户籍、计帐、道路、逆旅、婚田之事。兵曹、司兵 掌武官选举、兵甲器仗、门户管钥、烽候传驿之事。法曹、司法掌刑法。士曹、司 士掌津梁、舟车、舍宅、百工众艺之事。市令掌市厘交易、禁斥非违之事。经学博 士掌《五经》,教授诸生。医药博士以百药救民疾病。下至执刀、白直、典狱、佐 史,各有其职。州府之任备焉。
县令 三代之制,五等诸侯,自理其人。周衰,诸侯相侵,大国分置郡邑县鄙, 以聚其人。齐、晋谓之大夫,鲁、卫谓之宰,楚谓之公、尹,秦谓之令、长。秦制: 万户已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 秩四百石至二百石也。
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六县,谓之京县。令各一人, 正五品上。
丞二人, 从七品。 主簿二人, 从八品上。 录事二人, 从九品下。 佐二人,史四人,尉六人, 从八品下。司功、 佐三人,史六人。 司仓、 佐四人,史八人。 司户、 佐五人,史十人。 司兵、 佐三人,史六人。 司法、 佐五人,史十人。 司士, 佐四人,史八人, 典狱十四人,问事 八人,白直十八人。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五十人。
京兆、河南、太原所管诸县,谓之畿县。令各一人, 正六品下。 丞一人, 正八品下。主簿一人, 正九品上。 尉二人, 正九品下。 录事二人, 史 三人。 司功、 佐三人,史五人。 司仓、 佐四人,史七人。 司户、 佐 四人,史七人,帐史一人。 司法, 佐四人,史八人。 典狱十四人,问事四 人,白直十人,市令一人。 佐一人,史一人,帅二人。 经学博士一人,助教一 人,学生四十人。
诸州上县:令一人, 从六品上。 丞一人, 从八品下。 主簿一人, 正 九品下, 尉二人, 从九品上。 录事二人, 史三人。 司户、 佐四人, 史七人,帐史一人。 司法, 佐四人,史八人。 仓督二人,典狱十人,问事 四人,白直十人,市令一人, 佐、史各一人,帅一人。 博士一人,助教一人, 学生四十人。
诸州中县:令一人, 正七品上。 丞一人, 从八品下。 主簿一人, 从 九品上。 尉一人, 从九品下。 录事一人, 史四人, 司户、佐三人, 史五人,帐史一人。司法, 佐二人,史六人。 仓督一人,典狱八人,问事四人, 白直八人。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二十五人。
诸州中下县:令一人, 从七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下。 主簿一人, 从九品上。 尉一人, 从九品下。 录事一人,司户、 佐二人,史三人,帐 史一人。 司法, 佐二人,史四人。 典狱六人,问事四人,白直八人,市令 一人。 佐、史各一人,帅二人。 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二十五人。
诸州下县:令一人, 从七品下。 丞一人, 正九品下。 主簿一人, 从 九品上。 尉一人, 从九品下。 录事一人,司户、 佐二人,史四人,帐史 一人。 司法, 佐一人,史四人。 典狱六人,问事四人,白直八人,市令一 人。 佐一人,史二人,帅二人也。 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二十人。
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字黎氓,敦四人之业,崇五土之利, 养鳏寡,恤孤穷。审察冤屈,躬亲狱讼,务知百姓之疾苦。
大都护府:大都护一员,从二品。副都护四人, 正四品上。 长史一人, 正五品上。 司马一人, 正五品上。 录事参军事一人, 正七品上。 录 事二人, 从九品上。 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五参军事各一人, 并正 七品下。 参军事三人。 正八品下。
上都护府:都护一员, 正三品。 副都护二人, 从四品上。 长史 一人, 正五品上。 司马一人, 正五品上。 录事参军事一人, 正七品下。
录事二人,功曹、仓曹、户曹、兵曹四参军事各一人, 从七品上。 参军事 三人。 从八品上。
都护之职,掌抚尉诸蕃,辑宁外寇,觇候奸谲,征讨携贰。长史、司马贰 焉。诸曹,如州府之职。
节度使: 天宝中,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受命之日,赐之旌节,谓之节 度使,得以专制军事。行则建节符,树六纛。外任之重,无比焉。至德已后,天下 用兵,中原刺史亦循其例,受节度使之号。 节度使一人,副使一人,行军司马 一人,判官二人,掌书记一人,参谋, 无员数也。 随军四人。 皆天宝后置。 检讨未见品秩。
元帅、都统、招讨等使
元帅。 旧无其名。安、史之乱,肃宗讨贼,以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元帅,又以大 臣郭子仪、李光弼随其方面副之,号为副元帅。及代宗即位,又以雍王为之。自后 不置。昭宗又以辉王为之也。 都统。 乾元中置,或总三道,或总五道,至上元末省。大中后,讨徐州以 康承训,讨黄巢以荆南王铎,皆为都统。
招讨使。 贞元末置。自后随用兵权置,兵罢则停。
防御团练使。 至德后,中原置节度使。又大郡要害之地,置防御使,以治军事, 刺史兼之,不赐旌节。上元后,改防御使为团练守捉使,又与团练兼置防御使,名 前使,各有副使、判官,皆天宝后置,未见品秩。
诸镇 魏有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四将军,后代因之。隋因始置镇将、镇 副之名也
上镇:将一人, 正六品下。 镇副一人, 正七品下。 录事一人, 仓曹、兵曹二参军。 从八品下。各有佐史。
中镇:将一人, 正七品上。 镇副一人, 从七品上。 录事一人, 兵曹参军一人。 正九品下。
下镇:将一人, 正七品下。 镇副一人, 从七品下。 录事一人, 兵曹参军一人。 从九品下。
诸戍 春秋有戍,葵丘之义。东晋、后魏以屯兵守境处为戍,隋因之。
上戍:主一人, 正八品下。 戍副一人。 从八品下。 佐一人,史二人。
中戍:主一人。 从八品下。
下戍:主一人。 正九品下。
五岳四渎庙:令各一人, 正九品上。 斋郎三十人,祝史三人。
上关:令一人, 从八品下。 丞二人。 正九品下。 录事一人, 有府、 史、典事。 津吏八人。
中关:令一人, 正九品下。 丞一人。 从九品下。 录事一人,津吏六 人。
下关:令一人, 从九品下。 津吏四人。 关令各有府、史。
关令掌禁末游,伺奸慝。凡行人车马出入往来,必据过所以勘之。
昭宗,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名李晔,是懿宗皇帝第七子,母亲惠安太后,姓王。咸通八年(867)二月二十二日生于东内,咸通十三年(872)四月封为寿王,名李杰。乾符四年(877)被授为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镇节度使、押奚、契丹藩落使、辖区内观察处置使等。寿王和僖宗是同母所生的兄弟,相互间特别亲近和睦。自从国事艰难以来,僖宗流亡外方,寿王曾经随侍在僖宗左右,掌握兵权和中枢政要,僖宗极为器重和爱惜他。文德元年(888)二月,僖宗患暴病。当时皇帝刚刚回到皇宫不久,人心极其关注皇帝,突然听说皇帝患暴病,军民都震骇惊愕。直到皇帝病情危重的那天傍晚,大家还不知道由谁继位。群臣认为吉王最贤德,排行又在寿王前面,将会立吉王为继位者,只有左右神策观军容使杨复恭请求任命寿王监国。三月六日,宣布僖宗遗诏,立寿王为皇太弟。八日,寿王在僖宗的灵柩前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岁。任命司空韦昭度暂时代理宰相。三月十二日,接见群臣,开始处理政务。皇上喜欢读有关典章文物制度方面的书,特别重视儒家学术,精神气质雄杰英武,有武宗皇帝的遗风。因为先朝的声威,武功不能振作,国家的命脉逐渐衰微,因而皇上尊重和礼遇大臣,审慎地推行治国的方法,目的在于恢复和扩展先朝的旧业,以统一全国的号令。皇上即位之初,朝内外都很称赞他。
四月初一为戊辰日。四月初三,追加皇上已故的母亲惠安太后谥号为恭献。四月初八,河南尹张全义在河阳率军袭击李罕之,李罕之退出河阳,占据泽州。魏博镇的衙军在龙兴寺杀害其主帅乐彦祯,又进攻乐从训,击败了他。乐从训率领残部退守洹水,被罗宗弁攻破城池,将其杀害。四月十五日,蔡州贼将孙儒攻破扬州,杨行密突围逃出扬州,占据宣州。孙儒自称为淮南节度使,并率领他的部下进攻宣州。
五月初一,决定任命宣武军节度使、检校侍中、沛郡王朱全忠为蔡州四面行营兵马都统。自从秦贤、石..兵败之后,蔡州贼军的势力逐渐衰弱,当时时溥正被朱全忠进攻,因此把时溥四面行营兵马都统的职衔转授给了朱全忠。五月初六,被伪授为荆襄节度使的蔡州贼将赵德醔派使者来表示归顺朝廷,愿意征讨贼军以效命立功,朝廷便任命赵德醔为蔡州四面行营副都统,赵德醔即率领荆襄的兵马归属于朱全忠。
六月初一,因为川中贼将王建策动大叛乱,剑南的陈敬王宣向朝廷告急,决定任命开府仪同三司、暂署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上柱国、扶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韦昭度为检校司徒、门下侍郎、平章政事,兼成都尹,充任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掌管节度使事务,兼西川招抚制置使等。蔡州行营奏报,在龙陂大破贼军,并进军逼近贼军占据的城池。
七月初一,泽州刺史李罕之引导太原的军队进攻河阳,被汴州将领丁会击败,退兵返回高平。
九月初一,汴州将领朱珍在維桥击败时溥的军队,于是攻陷宿州,从此时溥据守城池不敢再出城。汴州将领胡元琮急速攻打蔡州。
十二月初一,蔡州的偏将申丛逮捕秦宗权,打断了他的腿,任命申丛暂时代理蔡州留后。等中使到达蔡州,另一名偏将郭..杀死申丛,把秦宗权抢到手,捆起来送到汴州。蔡州、申州、光州等地获得平定。皇上下诏赐给蔡州行营的士兵二十五万贯钱,命令度支使逐步支付给他们。当月,把僖宗安葬在靖陵。
龙纪元年(889)春,正月初一,皇上驾临武德殿接受朝贺。宣布敕命,实行大赦,改用新年号。对朝内外文武大臣晋封官职,颁赐的爵位各不相同。任命剑南西川节度使、两川招抚制置使韦昭度为检校司空,担任东都留守;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知制诰刘崇望以本职任同平章事;任命刑部侍郎孙揆为京兆尹。
二月初一为癸亥日。二月二十七日,汴州行军司马李..监押解送逆贼秦宗权和他的妻子赵氏前往京师献俘,皇上驾临延喜门接受献俘,百官向皇上表示祝贺。把逆贼夫妇游街示众,祭告宗庙社稷以后,在独柳将秦宗权斩首,赵氏以笞刑处死。当初,从诸将收复长安时起,黄巢向东出关,和秦宗权合流。黄巢的贼军虽然被平定,秦宗权手下的凶徒却聚集得更多了,西至金州、商州、陕州、虢州,南达荆州、襄州,东过淮甸,北犯徐州、兖州、汴州、郑州,范围达到几十个州。五六年之内,百姓失去耕种纺织的生计,一千户人家的集镇,留下来的人不到一两户。年成既然凶险饥荒,百姓便烹煮人肉而食,战乱的残酷,是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秦宗权被平定以后,朱全忠却又聚集十万军队,吞并河南、兖州、郓州、青州、徐州之间地区,血战不能平息,唐朝的国运便走向灭亡。中书省上奏,请求以二月二十二日为嘉会节,皇上允从。
三月初一,任命右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孔纬暂署司空、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并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任命右仆射、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杜让能为左仆射、监修国史、暂署度支使,任命中书侍郎、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张浚为集贤殿大学士,执掌户部事务。
四月初一,任命宣武、淮南等军节度副大使、掌管节度使事务、管区内营田使、观察处置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兼任侍中、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汴州刺史、充任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上柱国、沛郡王、食邑四千户朱全忠为检校太尉、中书令,晋封为东平王,并赏赐军费十万贯钱。
五月初一,汉州刺史王建攻陷成都府,将陈敬王宣迁徙到雅州,王建自称为西川兵马留后。朝廷再次任用田令孜为监军。
六月初一,邢氵名节度使孟方立去世,全军将士推举他的弟弟氵名州刺史孟迁为邢氵名节度留后,太原李克用出兵攻打孟迁。杭州刺史钱霮进攻宣州,攻占了城池,擒获刘浩,将他的心挖出来祭奠周宝。
七月,皇上下诏在杭州设置武胜军,任命钱霮为本军防御使、观察使。
十月初一,青州节度使王敬武去世。决定任命特进、太子少师、博陵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崔安潜任检校太傅,兼任侍中、青州刺史、平卢节度使、观察使、监管新罗渤海两蕃使。青州三军将士推举王敬武的儿子王师范暂时执掌兵马的事务。
十一月初一,皇上将要举行祭天大典,改名为李晔。十一月二十三日,皇上在武德殿住宿、奉斋,宰相率领百官身穿朝服各就位次。当时左军中尉杨复恭,以及两个枢密都穿着朝服在皇上身边伺候,太常博士钱王羽、李绰等上奏章议论这件事说“:皇帝前往斋宫奉斋,皇宫的内臣都穿上了朝服。臣查阅本朝的旧例,以及近代的礼仪法令,并没有内官穿着朝服作为助祭的明文规定。皇帝陛下承受了上天所赋予的统御天下的运数,国家福祚得以中兴,恭敬地拜见列祖列宗的神主,举行盛大的典礼。这都是秉承了高祖、太宗既成的制度,必然遵循着虞、夏、商、周古老的典则,车饰冠冕、服装图案,其规格都要遵守仪礼律令。礼院先按照大礼使的公文所说,从内侍省的册籍中了解内臣的朝服、品阶的全部情况,礼院已按照礼法律令上报完毕。现在仔细考察近代的事例,如果宫廷的内官及各卫所的将军必须制作祭祀的冠冕服饰,就各自根据自己所兼任的正官,依照资格、品级,按律令的规定穿本官的朝服。事实虽然只存在于传说、听闻之中,还是可以照着办理的,虽然并没有明确地记载在礼法律令上面。请皇上允准我们的所奏。”奏折递上去之后,直到晚上还不见答复。钱王羽又呈上奏章说:“臣今天于巳时进上了奏章,论述百官的冠服制度,没有接到圣旨的裁决。因为陛下要虔诚地进行郊庙祭天大典,应当遵循典则规范,凡有关祀典礼仪的一切,必须遵守律令典章。现在陛下举行先王的盛大典礼,内官就应当穿用先王时代的礼服。祭祀的日子奏献《大圣祖》庙乐,臣协助导引皇上进行祭祀,如果侍臣所穿的服饰违背了礼仪制度,就叫作‘非礼’,上有辱于列祖列宗,臣到时候是不能奉圣命行事的,臣谬当圣明的时代,勉强充任礼官,获得了匡正朝仪的殊荣,就是死了也是不朽的,把臣的脂膏涂地,也是甘心情愿的。”奏章送入宫内以后,皇上用朱笔批下评语说“:你们所分析的很恰当,但事情可以暂时照现在这样办,不要因为小小的缺点,就妨碍了盛大的祭典。”于是由四个内官穿着礼服侍奉皇上奉行祭典。十一月二十六日,祭天大典完毕,皇上驾临承天门,下诏大赦天下。
十二月初一,宰相杜让能兼任司空。
大顺元年(890)春,正月初一,皇上驾临武德殿接受百官朝贺。宰相率领百官向皇上敬献徽号为: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礼仪结束,皇上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顺。
二月初一,宰相兼国子祭酒孔纬因为孔子庙经过战火的破坏,官府没有在地方举行祭奠先师的典礼,请求朝廷内外的文臣,自观察使、制使以下,以及各县的食吏佐官,在本职的津贴钱中,每一千文抽取十文用于帮助修葺国子学,皇上允准。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晋升品阶,署理中书令,加授食邑一千户,其余的职衔照旧。太原府都将安金俊进攻、包围邢州历时一年,城内粮食断绝,邢氵名观察使孟迁率城投降,便把孟迁全族迁归太原府。李克用派大将安建担任邢氵名留后。
三月初二,朱全忠奉上表章说:“关东的各藩镇,请任用朝廷有名望、有德行的大臣担任节度使、观察使。如果有藩臣坚守本位而不接受他人取代的,臣请求派兵去诛灭他。如王徽、裴璩、孔晦、崔安潜等,都是缙绅名族,资历一向很高,应该任作为徐州、郓州、青州、兖州等府道的节度使。”皇上允从。昭义军节度使李克修去世,他是太原府主帅李克用的弟弟,三军拥戴李克修的弟弟李克恭掌管昭义军节度留后事务。
四月初一,李克用派遣大将安金俊率军进攻云州。赫连铎向幽州求援,李匡威出兵救援云州,双方在蔚州交战,安金俊的太原军被打得大败,燕州的军队擒获了安金俊,将他献给朝廷。李匡威、赫连铎、朱全忠等奉上表章说:“请利用沙陀军战败逃跑的机会,臣等与河北三镇,以及臣等所管辖汴州、滑州、河阳的军队去平定太原,希望朝廷任命一名重臣统领这次军事行动。”昭宗因为太原军在朝廷遭逢艰难时立下了振兴朝廷恢复帝业的大功,心里对这件事有所疑虑,把事情下达到中书、门下两省、御史台、尚书省四品以上的官员中讨论。只有与朱全忠结成一党的人说太原军可以讨伐,认为不可以讨伐者占了十分之七,宰臣杜让能、刘崇望认为极不可以。只有张浚发表意见说:“先帝两次驾临兴元,实际上正是沙陀人的罪过,近来正忧虑河北地区的封疆大吏和沙陀军牢牢地勾结在一起,没有办法把他们分开。现在两河地区的重要藩镇都愿意讨伐他,不趁他们分裂的这个机会除掉他,正是应当决断而不决断。”孔纬说“:张浚的话是对的。”观军容使杨复恭说“:先帝蒙受顶霜雪、冒风露之苦,流亡在外地的乡野,七八年当中,不能安眠于枕席,虽然是由于贼臣在外面鼓动、破坏,也由于朝中失去了控制。陛下继承了大统,人心欣喜拥戴,不应当轻易发动战争,为国家滋生事端。希望颁发优诏回复朱全忠,而且要用柔婉而能使他心悦诚服的辞令。”皇上同意他的意见。朱全忠暗中派遣张浚的亲信贿赂张浚,张浚依仗着朱全忠的后援,不停地上奏章申述。皇上勉强依从了他。
五月,决定由特进、中书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河间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张浚为太原四面行营兵马都统,以京兆尹孙揆任副都统;任命华州节度使韩建为北面行营招讨都虞候、供军使等;任命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为太原东南面招讨使;任命成德军节度使王..为太原东面招讨使;任命幽州节度使李匡威为太原北面招讨使,云州防御使赫连铎任副使。五月二十一日,潞州军人发生动乱,杀死其主帅李克恭。监军使薛缋本把李克恭的头颅装在木匣里献给朝廷,这时张浚刚刚起兵,朝廷向他祝贺。五月二十七日,都招讨使张浚、孙揆率领神策军各营的三千名士兵前往前线军营,昭宗驾临安喜门送行,向他们发布训诫和誓师的命令。
六月初一,李克用的大将,暂署邢浚兵马留后安建奉上表章,请求以三个州归降朝廷,皇上派遣中使前去抚慰他。决定任命德州刺史、暂署沧州兵马留后卢彦威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兼任沧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任义昌军节度使、沧德观察处置使等。卢彦威在光启初年驱逐他的主帅杨全玫,请求朝廷赐予节旄,朝廷任命扈跸都将领曹诚担任沧德节度使,曹诚虽然没有到任,而卢彦威的请求也没有得到满足。到这时,王..、罗弘信借张浚起兵讨伐李克用的机会,替卢彦威陈奏他的请求,因而才有了这项任命。任命京兆尹、行营兵马副招讨孙揆任检校兵部尚书,兼任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充任昭义军节度副大使,执掌节度使事务。张浚和各路军队在晋州会合,朱全忠挑选了三千名士兵作为张浚的亲军。
秋,七月初一,朝廷的军队屯驻在阴地,太原军大将康君立率军队抵抗。朱全忠派遣大将葛从周率领一千名骑兵进入潞州,请节度使孙揆前往节制、镇守。当时中使韩归范监送孙揆的旌旗、节旄、委任状到行营。七月十二日,孙揆树立节度使的旌旗、节旄,率领两千名兵卒,从晋州前去镇守昭义军。七月二十四日,走到长子县的山谷中,太原军的骑将李存孝埋伏的军队擒获了孙揆、韩归范和五百名亲兵,押送到太原,其余的士兵全部遭到李存孝的杀害。太原军将领康君立率领两万名士兵攻打潞州。
九月初一,幽州、云州的外族和汉族士兵共三万人进攻雁门关,太原军将领李存信、薛阿檀将他们击败。汴州将领葛从周放弃上党,康君立进据上党,李克用命康君立担任泽潞州兵马留后。
十一月初一,太原军将领邢州刺史李存孝仗恃擒获孙揆的功劳,认为自己应当担任昭义军主帅,怨恨李克用把这个职位授予了康君立。李存孝从晋州率领自己行营的士兵回到邢州,占据城池,奉上表章归顺朝廷,并写信给张浚、王..,请求援助。李克用派遣大将李存信、薛阿檀在阴地抗击朝廷的军队,三战三捷,因此江西节镇的..州、夏州、..州、岐州的军队渡过黄河返回西边。韩建率领各军守卫平阳,李存信追击他,韩建的军队又被击败,退守绛州。张浚率领汴州士卒、一万名禁军驻守晋州,李存信攻了晋州三天,和部下一起商量说:“张浚是个宰相,把他俘获了没有好处;天子的禁军,也不应该加害于他们。如果占领了平阳,对我们也没有好处。”于是便退兵五十里驻扎下来。
十二月初一,张浚、韩建率军从晋州、绛州开拔逃走,李存信收复晋州、绛州,大肆抢劫河中四郡。十二月初九,决定由特进、中书侍郎、平章政事、太原四面行营都统张浚署理检校兵部尚书,兼任鄂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任鄂岳观察使。任命开府仪同三司、署理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上柱国、鲁国公、食邑三千户、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孔纬为检校司徒,兼任江陵尹、荆南节度使、观察处置使。十二月十九日,新被授予鄂岳观察使的张浚贬职为连州刺史,新被授予荆南节度使的孔纬贬职为均州刺史,同时由驿路驰赴任所任职。太原军队屯驻在晋州,李克用派中使韩归范返回朝廷,借此奉上表章申诉冤屈,说:“贼臣张浚依靠朱全忠离间功臣和朝廷的关系,以致削除了臣的官职、爵位。”朝廷想让他消除怨恨,把他的奏章下达到群臣中议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左仆射韦昭度等议论说:
“赏赐有功的,惩罚有罪的,是前代圣贤正确的谋略;容忍自己的屈辱,掩盖别人的缺点,是百世留下的教导。因此,雷霆化解,就产生了象征德行的伏羲八卦之文,网罟张开,商汤就归化于仁义,用德行和仁义来实行怀柔,留下了最高的典范。上起轩辕、神农的时代,下至周文、周武的王朝,没有哪一个不是公允和洽、宽洪大量,以广施恩泽。何况国家在德宗保存祖宗大业的日子,宪宗致力于治理天下的时候,车轨道路统一,桑麻一望无际。神兽烛龙照耀着田野,登山航海都受到保护;鼠辈消灭于四境,一切重归于从头。然而还有王承宗在镇州、冀州拥兵自重,皇上下诏,令范希朝讨伐他,因连年都没有建树功勋,最后还是实行了赦免。继而又有朱滔率领着幽州的部众,和田悦、李纳、王武俊等强将勾结在一起,朝廷派遣马燧等人去征伐他们也没有成功,随后又宽赦了他们。曾在多部圣贤的经典中去求取智慧明哲,本朝纲纪律令的条文也记载得很清楚,并不是不想凌厉迅速地将他们驱除扫灭。然而考查《春秋》的义旨,察核楚国、郑国的有关记载,他们也有时退让而允许议和,有时臣服又改变主意。这些事实都保存在旧史中,记载在新书内。
“李克用是代漠的强族,阴山贵族的后裔,他的呼吸能够化为风云之气,他的指挥可以使草木成形。他仰天表明心迹,发誓要使自己对朝廷的奉献居于百官之首;身怀武器,费尽心血,屡次担任都护的官职。可以说,勇猛超过了上乘之人,本来就不是穷途末路才来归附我朝。待到陛下的皇父懿宗皇帝时,彭门失守,他亲自督率精锐的士卒,首建特殊的功勋。而且当先帝僖宗即位初年的时候,江陵的渚宫受到严重侵扰,他又带着义军扑灭了妖氛。后来如野猪、长蛇一般的贼军连续吞占国家的土地,接着又发生了王朝的内乱,都是借重于重耳的同盟,才保住了本朝的宗庙祭祀,在史册上记下了王室重又振兴的一笔。大凡圣明的君王统治天下,总是有功勋可以书写,有业绩可以记载,十代之内的人都不会忘记要原谅他的过错,怀念有功的人难道仅仅只是一时么!皇天虽高却要听取下情,希望能按照这句话去做。再说四海之内,创伤仍然很严重,接受万方贡品的邦国,纲纪条令还没有得到清理。不久前急速派出的..州、岐州队伍,后来已经退了回来;又征调燕州、蓟州的军队,突然听说内部发生了变乱。这都是因为管理粮饷的官员失职,断绝了物资鞋履的供应,以致这次放下武器休战,这是有悖于为皇上筹划的谋略的。大概是因为臣下的谋划未能深思熟虑,并不是皇上的谋略不善。如果能够重新由皇上决断,天赋的灵性时有出现;录下它们,拟成条款,散发给李克用的那些将士们,勾起他们怀念旧恩的胸怀,像当初一样的对他们待之以礼。臣等所议论的,实质就在这里。
“又听说从前汉朝的将领赵充国,因为边境上敌人的力量很薄弱,想要出兵攻击敌人。这时候魏相向皇帝上书,分析、陈述利害关系,而且说‘:依仗着国家地域广大,凭借着人口物资众多,想要向敌人显示威风,这叫作骄兵。兵骄就会灭亡,这不仅仅是人事,也是自然的规律。’他又说‘:我不知道这样的出兵有什么正当的名义。出兵而没有正当的名义,事情是一定不能成功的。’汉宣帝采纳了他的意见,终于停止了这场征战。希望皇帝陛下借鉴往古用兵的艰难,吸收先皇们改过迁善的美德,把恩德施加给全国,连鱼豕这样的贱类都能得到信义,这就是臣等极其恳切的愿望。
“何况现在汴州、魏州还很艰难,幽州、定州也正处于困顿之中,即使向他们征调、派遣,又怎么能使事情成功呢!只是发出一些不能实行的号令,不过白白地招致仇敌、怨恨,如果用这些去劳累百姓,就不仅仅是辱国了。再说黠戛斯族虽派遣救援朝廷的军队,表示为皇上效力用命的诚心,但不可能由胡人的骑兵单独进军———他们还指望汉族军队协同作战。让这几个镇的士卒疲于奔命都来不及,不仅难以达到援助师旅的目的,恐怕还会滋生事端。应当告诉他们:现在天气渐当暑热,不利于北部严寒地区来的人,朝廷将以全力向他们施行恩泽,让他们的部队返回原地。王重盈布列着五个郡的兵卒,使关塞更加谨慎;王珙振作两河的雄风,使军容更加严整。然后勉励李克用上表,自陈乞求哀怜之情,记载他原先的功劳,责成他继续效命。征引汉宣帝神爵年间的旧典,赐还原来封给他的胡夷官职。告诉他,已经斥退了张浚、孔纬这类人,使他对皇上不再有所疑忌,所有的臣子,应当切切实实地做到忠诚。李克用在身的官职,希望全部赐还给他,仍然和原来一样,编入官吏的名籍。” 皇上依从所奏。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崔昭纬以本职任同平章事,御史中丞徐彦若任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尚书右仆射王徽去世,追赠为司空,追加谥号为贞。
大顺三年(891)春,正月初一,李克用急攻邢州。李存孝向王..求援,王..派兵去救援他,把军队驻扎在尧山。李克用率军从太原来到,击败了王..,进而围困邢州。司徒、门下侍郎、平章政事杜让能晋升为太尉、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兼领诸道盐铁转运使。任命中书侍郎、吏部尚书、平章政事刘崇望为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署理度支使,由兵部侍郎、平章政事崔昭纬掌管户部事务。
二月初一,李克用恢复检校太师、中书令、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观察处置使的官职。当时张浚、韩建兵败之后,被太原军的将领李存信等追击,这时候才经含山越过王屋山,出河清县到达河阳。时值黄河泛滥,没有船只,韩建便拆毁民房,做了几百个木桶,才得以渡河,但大多数人都翻下河淹死了,韩建让他的部下在司徒庙休息。这次战役,朝廷依靠着朱全忠和三个节镇的军队。朱全忠正和徐州、郓州合兵在一起,便向镇州、魏州要军粮,但朱全忠终究没有到军营中去。镇州、魏州依靠太原李克用作为自己的屏藩。如果太原郡被攻破,恐怕会危及到镇州、魏州,所以王..、罗弘信也不出兵。只有..州、岐州、华州、鹿阝州、夏州的乌合之众会集在晋州。双方的军队还没有交战,孙揆就被捉住了,燕州军失败,所以河西、岐下的军队也就望风溃败、逃散,而张浚、韩建也就归于失败。朱全忠因为镇州、魏州不援助军粮而居中观望,派遣庞师古率军讨伐魏州,攻占了十个县。罗弘信请求议和,庞师古才退兵。棣州刺史张蟾被青州将领王师范击败。新授职为平卢节度使的崔安潜从棣州回到朝廷,再授为太子少师之职。
三月初一,任命暂署青州兵马留后王师范为检校兵部尚书,兼任青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任平卢军节度使、观察使、监押新罗渤海两蕃使等。淮南节度使孙儒被宣州观察使杨行密杀害。当初,杨行密扬州失守,占据了宣州,孙儒率军对他攻打、围困了三年。这年春天,淮南发生大饥荒,军中的士卒患传染病而死的占十之三四。当月,孙儒也患病,被部下抓了起来,投降了杨行密。杨行密便合并了孙儒的部下,重新占据了扬州。
六月,王..出兵增援李存孝,李克用派兵大举讨伐镇州。
七月,太原军由井陉出兵,屯驻在常山镇,大肆劫掠镇州、赵州、深州各郡。幽州节度使李匡威亲自率领三万名步骑兵增援王..。
八月,李克用班师。
九月,初一为丁未日。九月初九,天子赐给左军中尉杨复恭几杖,令其以大将军职衔告老退休。杨复恭发怒,称说有病而不接受诏书。
十月,初一为丁丑日。十月初八,天威军使李顺节率领禁军讨伐杨复恭,杨复恭的养子玉山军使杨守信率军进行抵抗,在昌化里列成战阵。昭宗登上延喜楼,布置士兵自卫以等待局势的变化。双方相持到晚上,不战而退。这天夜里,杨守信便带着他的部下护卫着杨复恭离开京师,边打边走,出了通化门,经由七盘这条路去商州。杨守信又命令义子张绾作为殿后。永安都的头领安权追上了张绾,把他捉住而返回。
十一月,朱全忠奉上表章,请求调换时溥的节镇职务。当月,汴州军攻陷宿州,于是授予时溥太子太师之职。时溥的部将刘知俊投降了汴州军。镇州王..、幽州李匡威再次谋划进攻定州以瓜分其土地,王处存向太原李克用求援。
十二月初一,任命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右仆射、平章政事、监修国史、署理度支使、上柱国、彭城县开国男刘崇望为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兼任徐州刺史,充任宁武军节度使、徐宿观察处置使。当时李顺节仗恃着皇上的恩宠恣意横行,出入都以兵卒甲仗跟随自己,两军中尉刘景宜、西门君遂害怕他有非分窥伺的图谋。十二月十一日,两军中尉传下诏令召见李顺节,李顺节带着三百名甲士跟随在自己后面。走到银台门时,掌门官传下诏令不许跟随的人入内。两军中尉在陈放甲仗的屋子迎候李顺节,落座以后,令部将嗣光审斩李顺节,头颅随剑而落。李顺节的部下知道他死了,大声鼓噪着出了延喜门。这天,天威都、捧日都、登封都三支部队发生动乱,抢掠永宁里,到晚上才安定下来。以户部尚书郑延昌担任中书侍郎、平章政事,执掌度支事。
景福元年(892)春,正月初一,皇上驾临武德殿接受朝贺,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景福。凤翔的李茂贞、..州的王行瑜、华州的韩建、同州的王行约、秦州的李茂庄等上表指出:兴元杨守亮接纳叛臣杨复恭,请求共同派遣本部军马讨伐,并自行准备供给军用的粮草,不向度支司支取,只要求加授李茂贞山南招讨使的名义。内臣宦官都不同意他们的奏章,昭宗也认为李茂贞取得山南之后会有窥伺朝廷的野心,很久不颁发诏书。李茂贞发怒,和王行瑜一起,不等诏令下还是不下,就发兵进攻兴元。李茂贞多次请求发布授予招讨使的命令,又给宰相杜让能、中尉西门君遂写信,语句中有指责谩骂的话,凌辱轻蔑王室,昭宗心里不能容忍。
二月初一为丙子日。二月十五日,太原、易定的军队合力攻打镇州,王..再次向幽州告急,李匡威率领三万名步骑兵前往。当时太原的军队驻扎在常山镇,易定的队伍驻扎在坚固镇,燕州、赵州的士卒分兵抵抗他们。
三月,李克用、王处存收兵而退。
四月初二,左军中尉西门君遂杀死天威军使贾德晟,当时贾德晟和李顺节都执掌天威军。李顺节死后,西门君遂憎恶贾德晟,以诬陷之辞上奏,杀了他。这天,贾德晟部下的一千多名骑兵出奔到凤翔,从此以后岐州军队更加强大。
五月初一,决定任命河南尹张全义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兼任孟州刺史,充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孟州怀州泽州观察使。
七月,燕州、赵州的士卒合力增援邢州,太原军大将李存信率军在尧山抵抗,王..被打得大败而回。
十一月初一,凤翔、..宁的军队进攻兴元府,攻陷该城。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和前左军中尉杨复恭、判官李巨川突围逃跑,将去投奔太原。李茂贞表示由他的儿子李继密暂时掌管兴元府事务。
十二月初一,华州节度使韩建奏报说,在乾元县遇到兴元府溃散的士兵,击败了他们。其中杨守亮、杨复恭都已被斩首,行刑完毕,均将头颅传送到京师。
景福二年(893)春,正月初一,决定任命暂署剑南东川兵马留后的顾彦晖为检校尚书右仆射,兼任梓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任剑南东川节度使、观察使。当时王建连年进攻顾彦晖,李茂贞想要和王建争夺东川,因此上表请求正式授予顾彦晖节旄斧钺,表示和他修好。
二月初一,太原李克用率军进攻镇州,军队到达井陉,王..害怕,再次向幽州求救。二月十五日,李匡威再次前来增援王..,太原的军队回到邢州。
三月初一,决定任命捧日都头陈..为广州刺史、岭南东道节度使;任命扈跸都头曹诚为黔州刺史、黔中节度使;任命耀德都头李钅延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任命宣威都头孙惟晟为江陵尹、荆南节度使,均加授特进、同平章事的职衔。命他们各自前往节镇任职,全部削除军权。当时朝臣们的看法,认为李茂贞傲视、轻侮皇上的命令,统兵的武将难以驾驭。想要任用杜让能和亲王统率禁军,所以革去了五名禁军将领的兵权,让他们兼任平章政事,使他们心里高兴。太尉杜让能册封授职,将食邑增加到六千户。当月,幽州节度使李匡威的弟弟李匡筹占据幽州,自称留后,用兵符追回出征各营的士兵,士兵们都返回了幽州。李匡威既然没有了退路,就派判官李贞抱到京师去上奏朝廷,请求朝见皇上。王..感谢李匡威曾经援救、帮助自己之恩,便在恒州建造了一座府第迎来李匡威住在那里。
四月初一,汴州将领李重师、牛存节攻陷徐州,节度使时溥全家自焚而死。朱全忠派部将庞师古镇守徐州。
六月初一为丁酉日。六月十九日,幽州节度使李匡威阴谋杀害王..而夺取他主帅的地位,恒州三军进攻李匡威,把他杀掉了。六月二十二日,决定把太尉、门下侍郎、平章政事、晋国公杜让能的食邑增加到九千户。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平章政事崔昭纬晋升阶官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平章政事郑延昌兼任刑部尚书,并将食邑增加到一千户。任命祠部郎中、知制诰陆..为中书舍人,仍担任翰林学士。幽州节度使李匡筹派使者传令给王..,质问他杀害李匡威的罪责。两员藩将之间结下了仇怨,朱全忠派遣判官韦震前往幽州,令李匡筹与他和解。
七月,李克用起兵进攻镇州,在平山击败了王..的军队。王..害怕,乞求缔结盟好,请求用兵卒和粮草帮助他进攻邢州,李克用允许了他,便令军队凯旋,返回襄阳。七月十七日,决定任命凤翔陇州节度使、检校太尉、中书令、凤翔尹、上柱国、岐王、食邑四千五百户李茂贞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等。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徐彦若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凤翔尹,充任凤翔陇州节度使。当时李茂贞仗恃兵力,要求兼任山南节度使,昭宗很久都不颁发任命的诏书,李茂贞上奏的表章很不恭敬,大肆诋毁时政,皇上不能容忍,准备起兵向他问罪,因此以徐彦若取代他。
八月初一,任命嗣覃王为京西招讨使、神策大将军李钅岁任招讨副使。
九月初一,任命武胜军防御使钱霮为镇海军节度使、浙江西道观察处置使等,并把镇海军节镇的治所迁移到杭州。九月初十,覃王率领扈从皇帝车驾的五十四军进攻岐阳,屯驻在兴平。李茂贞率军迎战,屯驻在銩稨。九月十七日,岐阳的李茂贞军进逼兴平,朝廷的军队不战而自溃。李茂贞乘胜逼近京师,进驻于三桥。九月十九日,昭宗驾临安福门,将观军容使西门君遂、内枢密使李周潼斩首,派中使向李茂贞颁赐诏书,令他收兵回归本镇。李茂贞把军队布列在临皋驿,一条条地列举宰臣杜让能的罪行,请求将他处死。决定将太尉、平章政事、晋国公杜让能贬职为雷州司户。
十月初一,赐杜让能自尽,他的弟弟、户部侍郎杜弘徽因受杜让能株连也被赐死。
十一月,决定任命凤翔陇州节度使李茂贞代理中书令,晋封为秦王,兼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州节度使王行瑜赐以“尚父”之号,赐给铁券。任命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平章政事、监修国史崔昭纬兼任尚书左仆射,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任命特进、署理右仆射韦昭度为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延资库使。命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政事、署理度支使郑延昌停止执掌政务,署理尚书左仆射,这是他因病而自己请求罢免的。任命新被授予凤翔节度使的徐彦若重新执掌政务。户部侍郎、暂掌户部事务的王抟以本职任同平章事。
乾宁元年(894),正月初一,皇上驾临武德殿接受朝贺,宣布大赦令,改年号为乾宁。凤翔李茂贞来朝见皇上,大肆陈列兵卫,献上歌舞伎三十人,皇上在内殿宴请他,几天以后才回到藩镇。当时李茂贞据有山南道的梁州、洋州、兴州、凤州、岐州、陇州、秦州、泾州、原州等十五个以上州郡,甲兵勇猛强大,欺凌、压迫王室,颇有窃取皇权的意图。
二月,汴州的军队在东阿把兖州、郓州的军队打得大败,王宣州、瑾州的形势危急,向太原求救,李克用派兵去救援。
三月初一,太原军进攻邢州,攻占该城,擒获太原军叛将李存孝,用囚车押送到太原,用车裂的刑罚处死了他。李克用派大将马师素暂时执掌邢氵名团练使的事务。
五月,蔡州贼将孙儒部下的将领刘建锋攻破潭州,自称为湖南节度使。任命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陆..为户部侍郎、知制诰,暂时充任的官职。
六月初一,李克用攻陷云州,俘获大同防御使赫连铎,派他的偏将薛志勤镇守云中。
十月初一,任命中书侍郎、平章政事王抟为湖南节度使。任命翰林学士承旨、礼部侍郎、知制诰李石奚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宣布决定的那一天,知制诰刘崇鲁走出班列哭着说李石奚是一个奸邪之人,他勾结、依附宦官,不可居于宰相的地位。因而这道制命没有执行。十月十九日,决定由御史中丞崔胤担任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当月,李克用派太原军进攻幽州。
十二月,幽州节度使李匡筹突围逃跑。李克用攻陷幽州,任命李匡威原来的部将刘仁恭担任幽州兵马留后。当月,李匡筹向南逃跑,前往关塞,到景城时,被沧州节度使卢彦威杀害。
乾宁二年(895)春,正月初一,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师、中书令、河中尹、上柱国、琅笽郡王王重盈去世,三军拥立王重荣的儿子、行军司马王珂执掌节度留后事务。
二月初一,王重盈的儿子,陕西节度使王珙、绛州刺史王瑶起兵讨伐王珂,并上表控告王珂假冒姓王,并不是王重荣的儿子。王珂、王珙争着要当蒲州主帅,皇上派中使去劝慰他们。
三月,决定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胤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河中尹,充任河中节度使、晋绛慈隰等州观察处置使。浙东节度使董昌冒用国号,称为罗平国,年号称为大圣,任命婺州刺史蒋腢为宰相,并非法地任命其他官职。镇海军节度使钱霮请求率领本部军队进行讨伐,皇上允从。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知制诰赵光逢为尚书左丞,仍为暂时充任的职务。太原李克用奉上表章,说王重荣对国家有功,他的儿子王珂应当承袭父职,请求赐给他节仗斧钺。..州王行瑜、凤翔李茂贞、华州韩建各自奉上表章,说王珂是螟蛉义子,不应该继承父职,要求任命王珂为陕州刺史,王珙为河中节度使。天子因为先允准了李克用的所奏,很久不颁发圣旨下来。
五月初一为丁巳日。五月初八,李茂贞、王行瑜、韩建等各自率领精兵几千人入宫朝见皇上,京师的人非常恐惧,人们都逃亡奔窜,官吏们无法制止。昭宗驾临安福门等待他们,三名主帅来了之后,在城楼下面行舞蹈拜见之礼。昭宗来到楼前的高台上亲自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藩镇的大将,应当保持人臣的气节,带着军队入朝而不事先上奏请示,你们是什么意图?”李茂贞、王行瑜汗流浃背,无法回答,只有韩建陈述了入朝觐见皇上的理由。皇上把他们一起召到城楼上,各赐给他们一杯酒,然后在同文殿宴请他们。李茂贞、王行瑜极力诉说朝臣和宦官之间互相倾轧,深为时政之害,请求诛杀那些为害特别严重的朝臣和宦官。于是贬斥宰相韦昭度、李石奚,不久就在都亭驿杀害了他们。
又杀了几名宦官,三人才离开京师。王行瑜留下他的弟弟王行约,李茂贞留下他的养子李阎圭,各率领两千名士兵为宫中宿卫。当时这三个主帅共同策划废掉昭宗而拥立吉王为帝,听说太原方面起兵才罢休,留下士卒宿卫皇宫而离去。五月十六日,把均州司户孔纬、绣州司户张浚都贬职为太子宾客。任命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知制诰陆..为兵部侍郎,是暂时充任之职。
六月初一,任命京兆尹、嗣薛王李知柔兼任户部尚书、署理度支使,兼任诸道盐铁转运使等。六月初六,任命太子宾客孔纬为吏部尚书,不久又恢复其开府仪同三司、署理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延资库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之职,食邑四千户,实封食邑二百户,并授予“持危启运保..功臣”的尊号。当时孔纬在华州,随即因太原军来到而停止赴京。命太子宾客张浚再任光禄大夫、署理兵部尚书、上柱国、河间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张浚在长水,也不前去京师。再次任命王抟为中书侍郎、平章政事。
七月初一,李克用率领全军渡过黄河,以讨伐王行瑜、李茂贞、韩建等举兵入宫的罪行。七月初五,同州节度使王行实放弃州郡进入京师,对两军中尉骆全权、刘景宣说:“十万沙陀军到了,请让我迎奉皇上的车驾临幸..州,有城垣可以据守。”当时刘景宣依附凤翔李茂贞。七月初八夜间,李阎圭和刘景宣的儿子刘继晟、同州节度使王行实一起放火,抢劫东市,请求皇上出走。皇上听说发生动乱,登上承天门,派遣诸侯王率领禁军抵抗他们。捧日都头李筠率领本军的士卒侍卫城楼上的皇上。李阎圭派遣凤翔的兵卒进攻李筠,弓矢射到了皇上御座所在楼房的门扉上。皇上害怕,下楼和亲王、公主、宫人共几百人临幸永兴坊李筠的军营中。扈跸都头李君实率领人马接踵而来,就和李筠一起,两都的士兵侍卫着皇上出启夏门,憩息于华严寺,以等待随后来到的宫人。当天晚上抵达莎城镇。京师的官员、百姓跟随皇上出走的有几十万人,等走到南山的谷口时,受暴热中暑而死的有三分之一。天快黑的时候又被强盗抢劫,恸哭的声音震动山谷。暂时授命京兆尹李知柔掌管中书省事务,并担任随驾置顿使。宿了两夜,宰相徐彦若、王抟、崔胤三人来到,皇上便移住到石门镇的佛寺中。于是命令署理枢密使刘光裕、薛王李知柔回京师去安排一切,集合禁军以准备宫中防卫。七月十一日,李克用派遣偏将阎谔奉上表章前来慰问,奏报说军队停驻在河中,等候皇上进退的动静再派兵前往..州。七月十二日,皇上派遣内官张承业到李克用军中发布诏令,即命他监督太原行营的兵马,出发前往新平。又命内官郄廷立到泾州传达诏命,命令张钅番派遣泾原的军队和李克用的军队会合。皇上在南山半个多月,李克用仍然在河中府,没有到达渭北。皇上害怕凤翔李茂贞的兵卒劫持他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便命令延王把御服、鞍马、玉器等带到河中府去,对李克用宣布圣命说:“朕因为遭到刘景宣、骆全馞、王行实、刘继鹏内外勾结的奸谋,他们在两宫放纵士卒作乱,转眼间燃起烟尘,到处抢劫杀戮。我偶然摆脱了兵刃的锋芒,便乘上车辇出走,所临幸的地方,只在京师的近郊。因为知道你统率着强大的军队驻扎在蒲坂地方,因而多次飞马传下诏书,接着又派遣使臣前往。希望你以社稷为忧,以君亲为念,必定会考虑、响应朕的征召,急速商讨恭奉君命的行动。谁知道时间快到两旬,你的表章还没有来到,使朕感到十分忧急,睡觉、进食都不安。莫非是因为忠义之心和你负疚的心情不能相切合,或者是路途上有什么阻滞?如今专门派一名亲信,以便恳切地托付勋将贤臣,故而派延王李戒丕、丹王李允和供奉官王鲁行等宣示朕的旨意。你应当立即督率雄兵,直接前往..州、凤翔,扫平妖孽的巢穴,以拯救国家的危局,这是朕所希望于你的。”
八月初一,延王到达河中府,李克用已经派遣前锋抵达渭北,又命令史俨率领五百名骑兵前往皇上驻跸处侍卫圣驾。八月初五,李克用亲自到达渭桥寨。八月初九,在梨园杀死..州军的几千名士卒,俘获其大将王令陶献给朝廷。皇上又下诏,令..州节度使李思孝率领本军讨伐贼军。八月十三日,决定任命河东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暂署太师、中书令、兼太原尹、北都留守、上柱国、陇西郡王李克用为..宁西面行营都招讨使。以夏州节度使李思谏充任..宁东北面招讨使,以泾原节度使张钅番充任..宁四面招讨使,以河中节度使王珂充任行营供军粮料使。李茂贞听到之后很恐惧,杀死李阎圭、武秃子,将他们的头颅传送到皇上驻跸处,奉上表章请罪。八月十七日,决定削夺王行瑜现任的官职爵位。改授李克用为..宁四面行营都统。他的大将盖寓、李存信、阎谔,判官王让、李袭吉等,都颁发诏令给予赏赐。又任命河中府都监袁季贞充任..宁四面行营兵马都监押。八月十八日,李克用派儿子李存贞奉表章到皇上驻跸处,请求皇上的车驾返回皇宫。皇上下诏回答说“:昨日延王返回,说你忧虑时局,体察国情,坚守礼仪,表达忠诚之心。在接待中,应对举止都尽到了为臣的节操。你完全理解了我的肺腑之言,体察了我所给予的恩遇荣宠,冷静地思索你尊奉人主的心意,果然合乎知遇之臣的本分。我想选取本月二十四日再返回都城,希望亿万百姓能得到安宁,依靠着我有如长城一般的勋劳德行,迅速实现剪灭、扫荡贼臣的谋略,以宽慰黎民百姓的愿望。”八月十九日,又令延王传布诏令,命令李克用派三千名骑兵前往三桥屯驻,以准备皇上返回皇宫。八月二十七日,皇上的车驾回到皇宫。八月二十八日,司空、门下侍郎、平章政事、监修国史、诸道盐铁转运使崔昭纬停止执掌政务,任太子宾客。任命河中兵马留后王珂为检校司空,兼任河中尹、御史大夫,充任护国军节度使、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观察使;任命幽州兵马留后刘仁恭为检校司空,兼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充任幽州卢龙军节度使、监押奚契丹两蕃使等;已故左军中尉杨复恭被追授为开府仪同三司、魏国公。这都是服从李克用所奏请而决定任命的。
九月初一为甲寅日。九月初三,决定由光禄大夫、署理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东莞郡公徐彦若任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宫修奉太庙等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等。决定由正议大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王抟任金紫光禄大夫,兼礼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执掌户部事务。均赐予“扶危匡国致理功臣”的尊号。九月初十,司空、门下侍郎、平章政事、太清宫修奉太庙等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孔纬去世,追赠太尉职衔。
十月初一,朝廷的军队在梨园寨击败贼军,俘获、斩杀的敌军数以万计,因此王行瑜只得据城固守。十月初四,决定赦免在押的囚犯,敕令节录的文字说:“有的人担当的责任像柱石一样崇高,地位像宰辅一样重要,或者把军权托付给他,或者让他参与机密。然而竟因为遭到多次诽谤,终至于落下祸国的罪名,想到我那众多的善良百姓,叹息他们死于非命。凡属大顺年以来没有罪过而被强行削除官职的,都应当恢复官职、资历。其中杜让能、西门君遂、李周潼以下的官员,都给予昭雪平反,赐还他们原来的爵位待遇。韦昭良不久以前居于宰相之位,屡次拓展宰相的事业,王行瑜强求尚书令的官职,只有他能压抑这种无理的要求,以致蒙受沉冤,估计就是由这件事引起的。李石奚的文章宏阔富赡,远远超出其同辈人,竟然因为朋党的嫌隙,被排挤到死地,凡是有识之士,谁能不叹息呢!应该同时为他们昭雪洗刷,仍旧恢复原来的官职爵位。”又敕令:太子宾客崔昭纬贬职为梧州司马;水部郎中、知制诰刘崇鲁贬职为崖州司户。又下诏给..州行营都统说:“..州节度副使崔钅延,在攻破贼军时不要让他漏网脱逃。崔钅延和崔昭纬去年结成朋党,和王行瑜来往勾结。构成祸胎,本来就是由于这个奸贼。交付给四面行营知其原委。”当月四个方面的军营在..州大会师。
十一月初一为癸丑日。十一月十日,王行瑜和他的妻子,以及部下五百多人突围出逃,到达庆州,王行瑜被其部下杀死。连他的家属在内共二百人,一起到军营去请求投降,李克用派偏将阎锷把他们献给京师。
十二月初一,昭宗驾临延喜门接受战俘,百官在楼前表示祝贺。决定任命李克用暂署太师、中书令,晋封为晋王,食邑九千户,改赐“忠贞平难功臣”的尊号。当月李克用班师返回太原。决定:皇上第三子李臿封为棣王,第五子李禊封为虔王,第六子李..封为沂王,第七子李礻韦封为遂王。
乾宁三年(896)春,正月初一,决定任命特进、户部尚书、兼京兆尹、嗣薛王李知柔为检校司徒,兼任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任清海军节度使、岭南东道观察处置使。任命尚书右丞崔泽为凤州刺史。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在莘县击败太原军。此前,兖州、郓州向太原的李克用求救,李克用命令藩将史完府、何怀宝等率一千名骑兵前往。太原军在莘县战败后,李克用又命令大将李存信屯驻在莘县,魏州人经常借走这条路,而李存信约束军队不严格,有时候侵扰魏州的百姓。罗弘信发怒,设伏兵袭击李存信,李存信的军队夜间中伏崩溃。从此罗弘信和南面的梁州结好,而与太原绝交,至此兖州、郓州都陷入罗弘信手中。
二月初一,决定任命通王李滋为开府仪同三司,掌管侍卫及各道的军事。任命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嘉兴县子、食邑五百户陆..为兵部尚书。
三月初一,任命考功员外郎、集贤殿学士杜德祥为工部郎中、知制诰。
四月初一,湖南军队发生动乱,杀死他们的主帅刘建锋,三军拥立他的部将暂署邵州刺史马殷为兵马留后。镇海军节度使钱霮进攻越州,攻陷该城,将董昌处斩,平定了浙东。决定加授钱霮为检校太尉、中书令。
五月,贬职为梧州司马的崔昭纬被赐予自尽。决定金紫光禄大夫、户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政事、监修国史、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王抟担任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任越州刺史,充任镇东军节度使、浙江东道观察处置使。
六月初一,李克用率领沙陀、并州、汾州的部众五万人进攻魏州,抵达魏州的外城,大肆劫掠其属下的六个郡,攻陷成安、洹水、临漳等十几座城池,这是为了报莘县兵败之仇。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怨恨朝廷讨伐朱玫,停止向朝廷进贡,策划着要进犯宫阙;皇上命令覃王整治军队以等待变乱。当月,李茂贞奉上表章,请求率军入朝觐见皇上。皇上命令通王、覃王、延王分别统领安圣、振宸、保宁、宣化等四军,以保卫京师附近地区。六月十七日,李茂贞的凤翔军进犯京师附近地区,覃王在娄馆抵抗敌军,接战失利。
秋,七月初一为庚辰日。七月十三日,岐州的军队逼近京师,诸侯王率领禁军护卫皇上的车驾准备前往太原。七月十四日,皇上停驻在渭北。华州的韩建派他的儿子韩充奉上表章问候皇上的日常生活起居情况,请求皇上到华州驻跸,于是授予韩建京畿都指挥使、安抚制置使、催促诸道纲运使等职。皇上下达给韩建的诏令说“:一开始出发上路就已经在河东,如今暂时到....去。”七月十五日,皇上驻跸于富平。韩建前来朝见皇上,流着泪奏道:“藩臣倔强不服从朝廷,不止李茂贞一人。虽然太原李克用的军队来救援皇上,还是不宜于到太原去。我所镇守的藩镇,控制、扼守着关内畿辅地区,兵力虽然微少,足以巩固自身。陛下如果轻易放弃京师附近的地方,到极远的边塞地区去,离开了先帝的陵墓和宗庙,难道不痛心吗?丧失了朝廷的金城汤池,也不是好的办法。如果圣驾渡过黄河,必定难以恢复。决策如果不正确,后悔就来不及了。希望陛下暂时留驻在三峰,以图恢复。”皇上也流着眼泪说“:我拿李茂贞没有办法,在气愤中想不到事情的困难,你的话是对的。”七月十六日,皇帝在下圭阝停留。七月十七日,皇上驻跸在华州,以署衙作为行宫。当时岐州的军队进犯京师,宫室和市场被糟蹋得只剩一片灰烬,自中和年以来修理建造的成就,全都一扫而光了。七月二十六日,决定任命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掌户部事、上柱国、博陵县开国伯崔胤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兼任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任清海军节度使、岭南东道观察处置使。七月二十七日,决定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左丞、知制诰、嘉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陆..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八月初一为己酉日。八月初六,新授命的镇东军节度使钱霮暂掌浙江东道军州事务。八月初十,决定任命户部侍郎、平章政事陆..为中书侍郎,兼掌户部的事务。
九月初一,汴州朱全忠、河南尹张全义和关东的藩镇都奉上表章,说秦中有灾殃,请求圣驾迁都到洛阳。朱全忠、张全义说他们为各藩镇做出了表率,修理整治洛阳的宫室。皇上特颁优诏答复了他们。九月十七日,决定新授命为清海军节度使的崔胤重新执掌政务。崔胤出京任节度使,朱全忠两度奉上表章请求允准所奏,说崔胤不应当离开相位,所以才有这道圣命。九月十九日,决定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掌户部事务陆..贬职为硖州刺史,这是因为崔胤对于陆..代替了自己感到愤怒,在皇上面前诬告陆..结党庇护李茂贞的缘故。九月二十八日,决定任命镇国军节度使韩建为检校太尉,兼任中书令,充任修复宫阙使、京畿制置使、催促诸道纲运使等。任命京兆尹孙亻屋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十月初一,任命中书舍人、暂掌礼部贡举事务的薛昭纬为礼部侍郎。十月初五,决定任命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孙亻屋为中书侍郎,充任凤翔行营招讨使。十月初七,孙亻屋在驿舍与诸将相见,以商议进军的事。十月十一日,李茂贞奉上表章请罪,愿意改进侍奉君王的礼仪,继续承担按时上贡的义务,并献上十五万钱,以帮助修整京师的宫阙。韩建操纵了这件事,军队便没有出发去讨伐李茂贞。
十一月初一,任命韩建兼任京兆尹和京城把截使。
十二月初一,李克用放纵士卒在魏博各城邑掳掠人口,抢劫财物。任命前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左丞、知制诰赵光远为御史中丞。太常寺礼院奏请临时建立皇上在外祭祀的宗庙,以备举行祭享的大典。皇上允从。
乾宁四年(897)春,正月初一,皇上的车驾驻跸在华州的行宫,皇上接受群臣的朝贺。正月初七,汴州将领庞师古攻陷郓州,郓州节度使朱王宣和妻子荣氏突围,朱暄逃到中都,被当地人杀死,荣氏被汴州军队所俘获。朱全忠任命庞师古为郓州兵马留后。宰相孙亻屋被停止执掌政务,暂时代理兵部尚书。
二月初一为丙午日。二月初三,汴州将领葛从周进攻兖州,攻破了城池,节度使朱瑾逃到杨行密那儿,他的部将康怀贞投降葛从周,朱全忠任命葛从周担任兖州兵马留后。从此,郓州、齐州、曹州、棣州、兖州、沂州、密州、徐州、宿州、陈州、许州、郑州、滑州、濮州等州郡都落到了朱全忠手中,惟有王师范镇守青州,但也向朱全忠表示忠心。二月十四日,决定朝议大夫、暂署右散骑常侍、上柱国、荥阳县男郑綮担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二月初八,将硖州刺史陆..贬职为工部尚书。二月初九,华州守城将领花重武报告,睦王以下的八个诸侯王想要谋杀韩建,把圣驾转移到河中府去。皇上听说了这个情况之后感到很惊骇,召令韩建来京当面向他发出谕旨,韩建以有病为托辞,不敢前来。皇上便命令通王以下诸侯王前去韩建府衙所在地自陈其情。韩建后来上奏说:“今日未时,睦王、济王、韶王、通王、彭王、韩王、仪王、陈王等八人来到我的府衙,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事。我酌量情况,不应当与各位王爷当面提及,加上王爷们在我府中待得太久,恐怕不太合适。何况睦王等人和我之间,朝内朝外事情不同,尊卑的礼节也相悬隔,至于具体的事端,彼此没有侵犯过,忽然来到我府中,他们的用意实在难以猜测。”又引用晋朝王室八王扰乱天下的事实说:“请依照原来的制度,令各位王爷住在十六宅,不应当执掌兵权。为皇上殿后的那些捧日都、扈跸都之流的军人,都是街市中的无赖之徒,不能够侍卫圣驾,请把他们解散,以使大家安心。”昭宗不得已,都按照韩建说的办。当天,就把八王囚禁在另外的府第,为皇上殿后的四个侍卫军二万多人都被解散,并在大云桥下将捧日都头李筠处死,从此天子的卫士全部都没有了。二月十一日,韩建奉上表章,请求封授皇太子、亲王,以作为维护城池的措施。二月十四日,决定册封德王李裕为皇太子。决定封皇上第八子李礻必为景王,封第九子李祚为辉王,封第十子李祺为祁王,封第十一子李礻真为雅王,封第十二子李祥为琼王。
三月初一为丙子日。三月初三,决定晋封韩建为昌黎郡王,改赐封号为“资忠靖国功臣”。任命光禄大夫、兵部尚书、上柱国、河间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张浚为尚书左仆射,仍和原来一样充任租庸使。
四月初一,就地加授福建节度使王潮为检校尚书右仆射。韩建献上有关封授的建议十条,其中第三条是:太子和诸侯王都请安排师傅进行教导。于是任命太子宾客为诸侯王侍读。宰相郑綮因病请求辞官退休,即命他停止执掌政务。
五月初一,任命国子博士朱朴为右谏议大夫、同平章事。
七月初一,皇帝和学士、亲王们一起登上齐云楼,西望长安,让乐工们演唱御制的《菩萨蛮》词,演奏完毕,都流下眼泪,泪水沾湿了衣襟,覃王以下还附和着一起唱。
八月初一,任命工部尚书陆..为兵部尚书。韩建和..州三个镇将,一向就有无视君王的行为,等到李克用杀了王行瑜,心中常切齿痛恨。去年圣驾将临幸河东府,便派延王李戒丕出使太原,见了李克用,陈述皇上有视察地方的意思。当月,延王从太原返回。韩建奏道:“自从陛下即位以来,和左近的辅臣关系恶劣,都是因为各王侯执掌兵权,凶徒们幸灾乐祸,以致圣驾不得安宁。不久前我上奏罢除诸侯王的兵权,实在也是担心发生意外的变故。现在听说延王、覃王心中仍然包藏着阴谋,希望陛下圣断不要犹疑不决,在动乱没有发生的时候先发制人,就是社稷之福了。”皇上看了说:“难道到这个地步了吗!”过了几天,因为皇上没有答复,韩建就和执掌枢密使事务的刘季述假传圣命发兵,包围了十六宅。诸侯王们十分恐惧,披散了头发沿着围墙喊道“:皇上救儿子们一命呀!”有的登上屋顶,有的爬上树。当天,通王、覃王以下十一个王以及侍奉他们的人,都被韩建的士兵簇拥着,到了石堤谷,无论年长年幼都杀了,而韩建也得了阴谋叛乱的名声。接着又杀了太子詹事马道殷、将作监许岩士,将平章政事朱朴贬官,这都是皇上所宠幸亲昵的人。
九月初一,任命御史中丞狄归昌为尚书右丞。任命刑部侍郎杨涉为吏部侍郎。决定任命镇海军节度使钱霮为镇海军节度使、浙江东西道观察处置使、杭州越州刺史、上柱国、吴王。
冬,十月初一,任命华州节度使韩建兼任同州刺史、匡国军节度使。朱全忠派遣他的部将,暂署徐州兵马留后庞师古、兖州留后葛从周率领兖州、郓州、曹州、濮州、徐州、宿州、滑州等地的士卒七万人渡过淮河讨伐杨行密。决定任命太中大夫、前御史中丞裴贽为礼部尚书,掌管贡举事务。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在安塞把沙陀军打得大败,李克用仅仅单骑得以幸免。
十一月初一为壬申日。十一月初二,淮南大将朱瑾暗中派出水军在清口袭击汴州军,庞师古全军覆没,庞师古被俘获。当时葛从周正从霍丘渡过淮河,军队抵达濠州时,听说庞师古被击败,便退军了,经过两夜而到达氵卑河,正要渡河而朱瑾的军队来了。当天,葛存周的士卒几乎全被杀死淹死,逃回来的不满一千人,只有牛存节一军因为先渡河而免于被歼。等抵达颍州,天降大雪,气候严寒,又死了十之五六,自古以来战败丧师没有像这样严重的。从此以后,杨行密据有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任命检校司空、暂时掌管兖州兵马事务的葛从周为兖州刺史,充任泰宁军节度使;任命颍州刺史王敬荛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兼任徐州刺史,充任武宁军节度使,这是按朱全忠的奏书任命的。
光化元年(898)春,正月初一,皇上的车驾驻跸在华州。任命兵部侍郎崔远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各道府进奉修整宫阙的钱,派遣京兆尹韩建入京师计划度量。朱全忠派遣判官韦震前来奏事,请求兼管郓州。当时朱全忠在兵败之后,想要扩大自己的权限,以便扼死相邻藩镇的变乱。幽州节度使刘仁恭仗恃着安塞的胜利,想要吞并河朔地区,当月派遣他的儿子刘守文率兵袭击沧州,沧州节度使卢彦威放弃城池而逃跑,刘守文便占领了沧州,自称沧州节度留后。
四月初一,决定册封淑妃何氏为皇后。皇上驾临陟屺寺,在韩建所献的御庄上宴请随从的官员。
五月初一,因为册立皇后而大赦天下。汴州军将领葛从周率领部众进攻李克用辖治的邢州、氵名州、磁州等州,攻陷了这些地方。朱全忠派葛从周担任三州兵马留后。
六月初一,皇帝来到西溪观看渡河竞赛。全国的藩镇守臣、文武百官奉上表章,请求皇上的车驾返回京师。
七月,汴州将领氏叔琮攻陷赵匡凝辖治的隋州、唐州、邓州等地。皇上敕命,把华州升格为兴德府,原主官刺史改为尹,左右司马改为少尹,郑县为次于赤县的畿县,官员的资望全部同于五府。册封华岳庙为佑顺侯。
八月初一为戊戌日。八月二十二日,皇上的车驾从华州返回京师。八月二十七日,皇上驾临端门,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化。
九月初一,任命御史中丞狄归昌为尚书左丞。决定任命镇国军、匡国军等军镇节度使韩建署理太傅、中书令、兴德尹,晋封为颍川郡王,赐给铁券,并由皇上御笔书写“忠贞”二字赠给他。韩建多次上表推辞王爵,于是改封为许国公。魏博节度使罗弘信晋封为临清郡王。当月,罗弘信去世,追赠太师职衔,追谥为庄肃。亲兵拥立罗弘信的儿子、节度副使罗绍威执掌兵马事务,朝廷不久赐给他节仗旄钺。
十月初一,河南尹张全义就地加授侍中。汴州将领朱友恭从江西行营返回,经过安州时杀死安州刺史武渝,派部将镇守安州。汴州将领张存敬率军袭击蔡州,蔡州刺史崔洪向他表示忠诚,请求让他的弟弟崔贤在汴州做人质,张存敬答应了他。
十二月初一,李克用的部将潞州节度使薛志勤死去,泽州刺史李罕之乘潞州没有了主帅,偷袭潞州而占领了它,派他的儿子李颢向汴州请降,朱全忠上表请授予李罕之节度使之职。
光化二年(899)春,正月初一为己未日。正月十三日,任命兵部尚书陆..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二月,蔡州刺史崔洪被亲兵所逼迫,和他们一起逃窜到淮南。当时崔洪让弟弟崔贤到汴州去做人质,汴州人遣送崔贤回到蔡州,征调三千名士兵出征。蔡州的士兵发生动乱,杀死了崔贤,便拥戴着崔洪渡过淮河。朱全忠命令他的儿子朱友裕镇守蔡州。幽州节度使刘仁恭驱策十万名燕州士卒,将要兼并赵州、魏州。当月攻陷了贝州,无论年少、年长的全都杀掉,把尸体投入清水,河水被尸体堵住而不能流动。刘仁恭于是进攻魏州。罗绍威向汴州求救。
三月,朱全忠派大将张存敬率军救援魏州,部队屯驻在内黄。葛从周从邢州、氵名州率领强劲的骑兵八百人进入魏州辖境。燕州将领刘守文、单可及听说汴州军屯驻在内黄,带兵前去进攻他们。张存敬在内黄东面设置伏兵,把燕州军打得大败,俘虏杀死三万人,生擒单可及。刘守文带着残余的部众返回魏州,被张存敬、葛从周乘机袭击,燕州军再次失败,仅仅刘仁恭父子脱逃。汴州、魏州的军队合兵一起在后面追击,赵州军队又在其东面边境拦击,从魏州到沧州的五百里距离之间,尸体互相枕藉。
这年春天,有一道白气穿过天空,像一条白练一样,从西南方一直贯通到东北方,不久就发生了燕州军战败的事。
四月,汴州将领氏叔琮从上党进军攻打太原,军出石会时,被沙陀军擒获他的前锋将领陈章,氏叔琮就退回去了。
六月,决定任命昭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太师、侍中、潞州大都督府长史、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李罕之为孟州刺史,充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孟怀观察使等;任命检校司徒、孟州刺史、河阳节度使丁会为泽州、潞州节度使,这都是按照朱全忠的上奏而任命的。六月十五日,李罕之到怀州,死在驿舍里。陕州军队发生动乱,杀死他们的主帅王珙,拥立都将军李..为陕州留后。六月二十五日,决定任命前太常卿刘崇望为吏部尚书,任命兵部侍郎裴枢为吏部侍郎,任命户部侍郎薛昭纬为兵部侍郎。
七月,青州署理海州事务的将领牛从毅带领着全郡人投向淮南,杨行密便据有了海州。
十一月,陕州的衙将朱简杀死李..,自称为陕州留后,投降汴州。朱全忠上表任命朱简为陕州主帅。
光化三年(900)春,正月初一,任命礼部尚书裴贽为刑部尚书。正月十四日,朱全忠上奏说:“我的本籍宋州砀山县,承蒙皇上的恩典升格为辉州,这地方低洼潮湿,难以修建房舍,请把辉州的治所迁移到单父县。”皇上允准,并将辉州赐号为崇德军。
四月初一,汴州、魏州合军进攻沧州,以报复侵入外城的那一战,葛从周连续攻陷沧州、德州的郡县,王..派遣使者和朱全忠和解,又令刘仁恭和朱全忠修好,汴州和魏州的军队班师返回。五月十四日,皇后、太子参谒九庙。
六月初一,朱全忠上表奏称陕州兵马留后朱简为乡里同宗,改名为朱友谦,请求朝廷实授节旄斧钺。皇上允从。
六月十二日,将特进、司空、门下侍郎、平章政事,监修国史王抟贬职为崖州司户,不久即在蓝田驿将其赐死,枢密使宋道弼、景务修也一起赐死。他们受到崔胤的诬陷,说他们三人在朝内外互相勾结。
七月初二,兵部尚书刘崇望去世,追赠为司空。七月初九,兵部郎中薛正表担任右谏议大夫。任命许州刺史朱友恭为检校司徒、颍州刺史;任命左武卫将军赵霖为检校左仆射、许州刺史;任命宣武军押衙刘知俊为检校右仆射、郑州刺史,这都是依朱全忠的上奏而任命的。七月二十三日,决定任命武贞军节度使、澧州朗州叙州等州观察处置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同平章事、朗州刺史、上柱国、冯翊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雷满为检校太保,封授冯翊郡王,其余官职照旧。封授武泰军节度使、黔中观察处置使、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黔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赵崇为天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七月二十五日,决定昭义军节度留后、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上柱国孟迁担任检校司徒,兼任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充任昭义军节度副大使,执掌节度使事务、潞州磁州邢州氵名州等州观察处置使,并封为平昌县男、食邑三百户,这是依从李克用的上奏而决定的。任命金紫光禄大夫、暂署兵部尚书、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孙储暂署兵部尚书,兼任京兆尹。七月三十日,决定“忠烈卫圣镇国功臣”、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执掌节度使事务、辖区内营田使、观察处置使、统押近界诸蛮使、兼任西山八国云南安抚制置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中书令、成都尹、上柱国、琅笽郡王、食邑三千户、实封一百户王建兼任剑南东川、武信军两道都指挥制置使,加授食邑一千户,其余官职照旧。这是因为当时王建攻破了顾彦晖的梓州,兼并了东川的洋州、果州、阆州等州的缘故,又任命忠义军节度使、山南东道辖区内观察处置使、三司水陆发运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中书令、兼职襄州刺史、上柱国、南平王、食邑三千户赵匡凝署理检校太师,兼任中书令,加授实封食邑一百户。
八月初一,朱全忠上奏章说:“原先把汝州割属于许州,希望退还给东都管辖。河阳府原先管辖泽州,现在由于被蕃戎外族占据,回归和失控没有一定,希望暂时把河南府的王屋、清河、巩县三个县划属河阳府。”皇上依从。八月初八,决定“忠贞平难功臣”、河东节度使、辖区内观察处置使、开府仪同三司、暂署太师、兼中书令、北都留守、太原尹、上柱国、晋王、食邑九千户、实封食邑七百户李克用加授实封一百户。八月十二日,任命朝请大夫、虞部郎中、知制诰、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颜荛为中书舍人。八月十四日,决定前归义军节度副使、暂署兵马留后、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监察御史、上柱国张承奉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任汝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任归义军节度使、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等州观察处置使、押蕃落使等。八月二十五日,太原军大将李嗣昭进攻氵名州,攻了下来,擒获汴州将领朱绍宗。汴州将领葛从周率军前往增援,李嗣昭放弃氵名州而离去。葛从周在青山口拦击李嗣昭,太原军大败,葛从周乘胜进攻镇州。八月二十七日,决定荆南节度使、忠州万州归州夔州涪州峡州等州观察处置使、水陆催运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职中书令、江陵尹、上柱国、上谷郡王、食邑三千户成..担任检校太师、中书令,其余官职仍和原来一样。八月二十九日,决定“扶危匡国政理功臣”、特进、署理尚书左仆射、兼职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暂掌度支事务、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崔胤担任开府仪同三司,晋封为魏国公,并加授食邑一千户,其余官职仍和原来一样。
九月初一,朱全忠率领三镇的军队进攻镇州,王..心中恐惧,派遣判官周式、副大使王昭祚、主事梁公儒的子弟到汴州去做人质,并献出犒赏军队用的十五万匹绢,请求订盟和解,朱全忠允许了他。张存敬便从深州、冀州进军,进攻瀛州、莫州,攻破了二十个郡县,因大雨道路泥泞而受阻,不能到幽州。便向西前进,攻陷了祁州,在沙河北面把中山州将领王处直的军队打得大败,进驻于怀德驿。于是又进攻定州,节度使王郜逃奔太原,亲军衙将王处直杀死孔目官梁汶,献出二十万匹绢请求订立和约,得到朱全忠允许。朱全忠便任命王处直担任义武军节度留后。九月二十日,决定“扶危匡国致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署理太保、兼门下侍郎、平章政事、充任太清宫使、修奉太庙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诸道盐铁转运使、上柱国、齐国公、食邑五千户、实封食邑一百户徐彦若担任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任清海军节度使、岭南东道辖区内观察处置使、供军粮料使等。九月二十一日,决定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充任集贤殿大学士、执掌户部事务、博陵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崔远停止执掌政务,暂署本职。九月二十三日,决定左仆射、门下侍郎、平章政事、监修国史、执掌度支使事务崔胤充任太清宫使、修奉太庙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仍旧掌管度支使事务,兼充诸道盐铁转运使。由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兼职户部尚书、同平章事、上柱国、吴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陆..担任门下侍郎、户部尚书、监修国史。任命正议大夫、署理刑部尚书、上柱国、河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裴贽为中书侍郎,兼任刑部尚书、同平章事,充任集贤殿大学士。任命银青光禄大夫、暂署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裴枢为中枢侍郎、同平章事,执掌户部事务。九月二十六日,革去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租庸使张浚的租庸使之职,暂时署理本官。
十月初一为乙卯日。十月初七,任命前清海军节度副使、朝散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上柱国王溥署理左散骑常侍,充任盐铁副使。十月二十九日,决定任命保义军节度留后、银青光禄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朱友谦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兼任陕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充任保义军节度使、陕虢观察处置使。
十一月初一为乙酉日。十一月初六,左右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废掉昭宗,把他囚禁在东内的问安宫,请求皇太子李裕监国。当时昭宗把执政的权柄委托给崔胤,崔胤依仗着朱全忠的帮助,逐步压抑宦官。而皇帝从华州回到皇宫以后,颇在游猎和饮酒方面放纵自己,喜怒无常,自从宋道弼等得罪被处死后,宦官们特别害怕。这一天,皇上在苑中行猎,酒醉得厉害,当天夜间,亲手杀死几名宦官和宫女。初六这天,已经到辰时和巳时,寝宫的门还没有打开。刘季述到中书省去对宰相崔胤说“:宫中一定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做臣子的怎么能坐视不管呢?我们是内臣,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处置。”便带了一千名禁军把门打破进去了,问内宫的人,探悉了昨晚发生的事情。刘季述等就出来和宰相商量说:“皇上的行为像这样,不是一个能保全社稷的君王,废除昏君,拥戴明皇,是有先例可循的,这是有关国家存亡的大计,不是谋逆作乱。”即把百官召来,出具文状签名,崔胤等不得已被迫签了名。刘季述、王仲先和汴州的进奏官程岩等十三人请求陈述事由,陈述完毕,刘季述上殿以罪臣身份听候处理,左右军的将士齐声高呼万岁,于是突入宣化门,走到思政殿便开始杀人,一直进到乞巧楼下,皇上忽然看见士兵来到,惊得从床上跌了下来,爬起来想走,刘季述、王仲先把他扶起来让他坐着。何皇后立即出来拜见他们说“:将军们护着官家,不要让他吓着了,有什么事听取将军们的商量。”刘季述便拿出百官们一起签名的文书,说:“皇上倦于治理国事,朝廷内外官员们的情绪都希望由太子监国处理国政,请陛下在东宫颐养天年。”皇帝说“:我昨天还和你们在一起高兴地喝着酒,不知不觉喝多了,哪至于到这个地步呢!”皇后说:“圣上就按他们这几位将军说的话办吧。”于是就当着皇帝的面取出玉玺交给刘季述,当时皇帝和皇后就共乘一辆车,和平时侍从左右的十几个宫人前往东宫去了。进宫之后,刘季述亲手把宫院的门锁上,每天只从窗户中把装着食品的食器送进去。当天,把太子迎来监国,假传昭宗的圣旨称昭宗为太上皇。十一月初十,宣布太上皇的决定,由太子登基即皇帝位,宰臣、百官、各方镇都晋封爵位,增加俸禄,又赠给百官白银一千五百两、绢一千匹、绵一万两,以作为接济,这都是刘季述为了讨好朝臣们而做的。当时朱全忠在定州军营中,崔胤和前左仆射张浚一起向朱全忠报告变乱,请求他率兵前来问罪,朱全忠即从军营返回大梁。
十二月初一为乙卯日。十二月二十九日夜间,前来护驾的盐州都将孙德昭、周承诲、董彦弼率军进攻刘季述、王仲先,杀死了王仲先,提着他的脑袋来到东宫门口,大叫道:“反贼王仲先已经被斩首了,请陛下出宫来慰问、告谕士兵。”宫人打坏了锁钥,皇上和皇后才得出来。
天复元年(901)春,正月初一,昭宗重新恢复帝位,登上长乐门城楼,接受百官朝贺。朝班还没有退,孙德昭擒获刘季述来到楼前,皇上正要质问斥责他,刘季述已经被乱棒打死,便把他的尸体陈放在大街上。正月初二,决定任命孙德昭为检校司空,充任静海军节度使。正月初三,宰相崔胤晋封勋位为司空。正月初六,朱全忠对程岩加械具,折断双足,用囚笼押送到京师,在街市上处死。决定把皇太子李裕降为德王,改名为李..。正月初七,决定任命孙德昭为安南节度,检校太保周承诲为邕州刺史、邕管节度使、经略使,任命董彦弼为容州刺史、容管节度使等,并任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将神策军使李师虔、徐彦回处死。皇上敕命说:“我即皇帝位以来,已经有十四年了,总是仰慕皇天爱护生灵的德行,从来没有以杀戮为快乐的心肠。不久前刘季述等幽禁羞辱我,逼我威胁太子。李师虔是逆贼亲厚的心腹之人,被他们选到东宫来主持卫戍,我的举止呼吸,都要让他侦察窥伺。每当我有什么需求索取,都不供给、奉承。需要纸笔就害怕我做诏书,索取锥刀就担心我用作武器,对我进行各种各样的凌辱。连出入宫禁的人都要进行搜查。我所穿的衣服,白天穿着,晚间脱下来洗,天寒地冻的日子,寒冷的痛苦难以忍受。妃嫔和公主们,连被褥都很缺乏。一点赋钱都不送进来,一尺一寸的衣料都难求。六个人都是同一主张,五个人都施逞着自己的威势。如果要列举他们的罪状,那是笔墨所难以穷尽的,如果允许他们的生命保全,那就是枉法,应当全部处斩。”当时朱全忠既已使河朔等三个军镇降服,便想要图谋王室,实行篡位取而代之的阴谋,但因为李克用在太原,害怕他和自己相争。当月,朱全忠命令大将张存敬率领三万名士卒,从含山出发袭击河中节度使王珂。晋州刺史张汉瑜、绛州刺史陶建没有料到贼军会来到,城池的防守没有准备,都带着全郡投降了。张存敬便转移军队去包围河中,王珂向太原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无法救援,王珂就据城对张存敬说:“我和汴王有旧交情,等汴王到了我就投降。”
二月初一为甲寅日。二月十五日,朱全忠抵达河中,便把王珂和他的哥哥王王..、弟弟王瓒全家都迁到汴州去,命令张存敬镇守河中。当月,决定任命朱全忠为检校太师、署理中书令,并晋封为梁王。
三月初一,朱全忠带着军队回到汴州,上奏朝廷说:“河中节度使每年上交税盐三千车,现在由我代管盐池二处,请允许我加二千车,每年上交五千车税盐。等五处盐池修理完毕,再按照平时上交的税额进贡。”皇上允从。
四月初一,汴州军队大举进攻太原,氏叔琮率领三万名士卒从天井关进攻泽潞,泽潞节度使孟迁率上党投降。氏叔琮从围柏长驱而出,在洞涡驿扎营。葛从周率领赵州、魏州、中山的军队从土门进入,攻陷承天军,和氏叔琮会师。当时正值大雨天气,粮草供应不上,汴州将领为保住部众而退回。四月二十二日,皇上在宗庙举行祭祀大典。当天,皇上驾临长乐门,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复。李茂贞从节镇前来朝见皇上,皇上在寿春殿赐宴,李茂贞进奉钱款几万缗。当时中尉韩全诲以及北司的内官和李茂贞相友善,而宰相崔胤则和朱全忠相友善,四个人各自互为表里通声气。朱全忠想要皇帝迁都至洛阳,李茂贞想要迎接圣驾到凤翔,各人都有挟天子以号令诸侯的意图。
五月初一为壬午日。五月十九日,决定门下侍郎、户部尚书、平章政事陆..加授兵部尚书,并晋封特进的阶官。五月二十一日,决定以朱全忠兼任河中尹、河中节度使、晋绛慈隰等州观察处置使、安邑解县两地榷盐制置使。
闰六月初一,决定任命河阳节度使丁会仍和以前一样担任检校司徒,兼任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军节度使,以代替孟迁;任命孟迁为检校司徒,并任河阳节度使。这是朱全忠奏请的。并请求在昭义军节度使的官阶内除去邢州、氵名州、磁州三州。再以泽州作为其属郡,河阳节度使则只以怀州为属郡,皇上允从。朱全忠又奏请把齐州隶属于郓州,皇上允从。
十月初一为己卯日。十月二十日,朱全忠带领着四方镇的军队七万人前往河中,京师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恐惧,有钱人都逃跑奔窜到山谷中。
十一月初一为己酉日。十一月初四,中尉韩全诲和凤翔护驾都将李继诲奉迎车驾出京临幸凤翔。当天,汴州军队攻陷同州,俘获同州守将司马邺,华州节度使韩建派遣判官李巨川去表示忠诚。十一月初六,汴州军屯驻在灵口。十一月初七,朱全忠知道皇帝离开京师出走,便回军去进攻华州。大部队屯驻在赤水,朱全忠率领亲军驻扎在西溪。韩建出城投降,朱全忠便暂任他为忠武军节度使,以陈州作为治所。十一月初九,宰相崔胤命户部侍郎王溥到赤水寨去催促朱全忠率军迎接圣驾。十一月初十,朱全忠从赤水前往长安,崔胤率领自太子太师卢知猷以下的文武百官在坡头迎接朱全忠。十一月十二日,汴州军前往凤翔。十一月二十日,汴州军到岐下。朱全忠派判官李择、裴铸进城向皇帝奏事,说:“我在河中接到崔胤的信,说奉皇上的密诏,令我率领士卒迎接圣驾,我不敢擅自进城迎接圣驾。”昭宗对于崔胤矫传诏命很气愤,连续下诏令朱全忠率领士卒返回本镇。十一月二十三日,朱全忠带着军队离开凤翔,退而转攻..州。十一月二十六日,决定“扶危致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署理司空、门下侍郎、平章政事、充任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诸道盐铁转运使、暂掌度支事务、上柱国、魏国公、食邑五千户、实封食邑二百户崔胤贬职为朝散大夫、暂署工部尚书。十一月二十七日,..州节度使李继徽以..州城投降汴州军,朱全忠便把他的子女留在河中,而让李继徽随军前进。朱全忠把汴州军扎营在三原。
十二月初一,崔胤从长安来到三原寨,和朱全忠一起谋划进攻凤翔的事。
天复二年(902)春,正月初一,皇上的车驾驻跸在凤翔。朱全忠在三原,李克用派大将周德威进攻慈州、隰州、晋州等州。朱全忠回到河中,命令他的部将朱友宁率领五万人屯驻在绛州,在蒲县西北把太原军打得大败,然后朱友宁乘胜追击逃敌,攻陷汾州,进而包围太原。皇帝派谏议大夫张岂页到晋州去告谕朱全忠,令他和太原李克用议和。恰值朱友宁两次作战失利,汴州军便返回了关西。
四月初一,朱友宁统领大军屯驻在兴平。
五月,岐州军出战,在武功县南面的汉谷被打得大败。朱全忠听到捷报,亲自率领五万汴州军西征。
六月,汴州军进驻于虢县。六月十三日,进而包围凤翔,朱全忠派判官入城迎接圣驾。
九月,岐州军出战,又遭失败。
十一月,..州节度使李周彝率领部众救援凤翔。
十二月初一,汴州将领孔京力乘虚攻下..州,俘获了李周彝的妻子儿女,李周彝立即率领士卒前来投降。于是..州、宁州、..州、坊州等州郡全部陷于汴州军之手。李茂贞心中恐惧,策划杀宦官以解除危机。
天复三年(903)春,正月初一,皇上的车驾驻跸于凤翔。正月初二,皇上派太监到朱全忠军中,李茂贞也派军将郭启奇来传达皇上想要返回京师的意图。正月初四,青州军的偏将刘寻阝攻陷了朱全忠的兖州,又派偏将入城奏闻皇上,当天,又暗中在华州发难,杀死华州守将娄敬思。皇上又命令户部侍郎韩亻屋、赵国夫人宠颜向朱全忠表示慰问。正月初九,朱全忠派判官李振入城上奏皇上,皇上命翰林学士姚洎传达敕命,命令朱全忠传唤崔胤,令他率领文武百官前来迎接圣驾。正月十一日,皇上令礼部尚书苏循传达诏令。赐给朱全忠玉带,并令朱全忠安排蒋玄晖随侍在皇帝身边。正月十五日,蒋玄晖和中使共同押送中尉韩全诲、张弘彦以下二十个人的首级,并告知四镇士兵皇上返回京城的日期。正月十六日,皇上派中使驰马前去华州追请崔胤来凤翔,崔胤以患病为托辞不来。正月二十二日巳时,皇上的车驾离开凤翔,到朱全忠的军营中。朱全忠穿着素服等待发落。眼泪流下来,不能控制自己,皇上亲手从身上解下玉带赐给他。正月二十三日,皇上的车驾停驻在扶风,令朱友伦总管兵卒侍卫皇上。正月二十四日,停驻在武功。正月二十五日,停驻在兴平,宰相崔胤率领百官迎候谒见。当天即下达敕令,任命崔胤暂署司空、门下侍郎、平章政事,恢复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诸道盐铁转运使的官职,掌管度支事务,魏国公所封的食邑仍和原来一样。正月二十六日,圣驾停驻在咸阳。正月二十七日,圣驾入京师。天子穿着素服在太庙哭泣,然后改穿皇帝的冠冕朝服,进谒九庙。仪式结束后,皇上驾临长乐楼,下诏大赦天下,百官表示祝贺。朱全忠处在左军。正月二十九日,皇上在内殿宴请朱全忠,由宫内乐工奏乐。当天,决定在内侍省将内官第五可范以下共七百人全部赐死,各道的监军以及小使,全部由本道的节度使处斩后奏报皇上,这是按照朱全忠、崔胤所奏而决定的。皇帝为他们悲痛叹惜,亲自做悼文祭奠他们。
二月初一为壬申日。二月初三,决定赐予朱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称号。二月初八,决定任命辉王李祚充任诸道兵马元帅。又决定任命“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宣武军、宣义军、天平军、护国军等军镇节度使,汴州、宋州、亳州、辉州、河中、晋州、绛州、慈州、隰州、郑州、滑州、颍州、郓州、齐州、曹州等州观察处置使,太清宫修葺宫阙制置使,度支解县池场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暂署中书令,河中尹,汴州、滑州、郓州等州刺史,上柱国,梁王,食邑九千户,实封食邑六百户朱全忠兼署太尉、中书令,充任诸道兵马副元帅,加封食邑三千户。任命宰臣崔胤暂署司徒,兼任侍中,掌管六军十二卫。任命吏部尚书、平章政事裴枢为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兼任广州刺史、清海军节度使、岭南东道观察使等。二月十三日,决定将门下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陆..降职为沂王傅。二月十八日,皇上在寿春殿宴请朱全忠,又令朱全忠写信给李茂贞,令其娶平原公主。同州节度使赵翊、陕州节度使朱友谦前来朝见皇上。决定任命朱友裕为华州刺史,充任感化军节度使。二月二十四日,在保宁殿击鞠为戏,朱全忠得了第一名,皇上令内宫的乐工送酒致贺,并当面赐予副元帅的官诰文书。任命新授给广州节度使的裴枢为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平章政事、监修国史;任命户部侍郎王溥为同平章事。二月二十七日,朱全忠返回大梁,行前皇上在内殿宴请他,酒宴摆在延喜门。当天,朱全忠和四个镇的判官都参加了宴饮,皇上来到殿前台地与朱全忠流泪相别,朱全忠离去后,皇上又派中使追赶着送去御制的五首《杨柳枝》词赐给他。二月三十日,平原公主抵达京师。
三月初一,朱全忠带领四个军镇的军兵征讨王师范。在此之前,朱全忠的大将朱友宁、杨师厚的前军兵临淄州、青州,王师范向淮南方面求救,杨行密派手下的将领王景仁率领一万名士卒前去救援。
四月初一,西川王建率军攻打秦州、陇州,这是乘李茂贞兵势弱小的机会,并派遣判官韦庄入朝进贡,以结好于朱全忠。
五月,决定凤翔、陇右、四镇、北庭行军使,彰义军节度使,泾州、原州、渭州、武州观察处置使,押蕃落使,开府仪同三司,暂署尚书令,兼任侍中、凤翔尹、上柱国、秦王李茂贞任检校太师,署理中书令。原先,李茂贞欺凌王室,朝廷姑息迁就,加授他为尚书令,到这时因为朱全忠正署理着太尉的职务,李茂贞害怕,才因而请求罢免尚书令。崔胤上奏说“:六军十二卫只有空名,实际上并没有士兵。京师的侍卫,也是靠着亲军。请求每军酌量招募一千一百人,六军共安置六千六百人。”皇上允从。便命令六军诸卫副使、京兆尹郑元规订下标准,在民间招收。决定任命颍州刺史朱友恭为检校司空,兼任徐州刺史,充任武宁军节度使,这是依朱全忠上奏而任命的。
六月,青州、淮南军和汴州军在临淄交战,汴州军大败,朱友宁战死,他的首级在淮南传送示众。
九月,汴州将领杨师厚在临朐将青州军打得大败。荆南节度使成..率领水师前去救援鄂州,澧州朗州的雷彦恭乘江陵空虚前去袭击,攻陷了江陵。成..部下的士兵听到这个消息溃散奔回,成..愤怒,投水而死。赵匡凝便率军袭击荆州,占据了城池。
十月十五日,汴州护驾都将领朱友伦击鞠从马上摔下而死,朱全忠发怒,杀死一起击鞠的几名军官。
十一月初一,王师范率同青州投降杨师厚,朱全忠还是令王师范执掌青州的事务。..州、凤翔的士兵逼近京畿地区。汴州军屯驻在河中。青州偏将刘寻阝以兖州投降葛从周,这是秉承王师范的命令而行事的。朱全忠嘉奖了他,任命他为元师府都押衙,暂时掌管..州留后的事务。
十二月初一为丁卯日。十二月十五日,决定任命礼部尚书独孤损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十二月三十日,决定署理司徒、侍中、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执掌六军十二卫事务、诸道盐铁转运使、执掌度支事务、上柱国、魏国公、食邑四千五百户崔胤贬职为太子宾客。将署理刑部尚书、兼京兆尹、六军诸卫副使郑元规贬职为循州司户。当天,汴州扈驾都指挥使朱友谅杀死崔胤和郑元规,皇城使王建勋,飞龙使陈班,阁门使王建袭,客省使王建..、前左仆射、上柱国、河间郡公张浚。这是因为朱全忠将逼迫皇上到洛阳去,怕崔胤、张浚反对而采取的措施。
天..元年(904)春,正月初一为丁酉日。任命翰林学士、左拾遗柳璨为右谏议大夫、同平章事,赐紫金鱼袋。正月初三,决定任命兵部尚书崔远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月十三日,朱全忠率军屯驻在河中,派遣偏将寇彦卿奉上表章,请求圣驾迁都到洛阳。朱全忠命令长安的居民按户口册籍迁居到洛阳,拆下房屋的木料,从渭水顺流而下漂浮到黄河,长安居民一家家的连声痛哭,一个多月都没有停止下来。秦中人在路上大骂说“:国贼崔胤把朱温召来颠覆国家,使我们落到这个地步,天哪!天哪!”正月二十一日,皇上的车驾从京师出发。正月二十七日,车驾停驻在陕州,朱全忠在路途上迎候,谒见。
二月初一为丙寅日。二月初十,朱全忠辞别皇上前往洛阳,亲自监督施工。四月初一为丙寅日。四月二十八日,皇帝派遣晋国夫人可证传诏告知朱全忠,说皇后分娩后身体尚未恢复,决定十月再去洛阳宫。朱全忠认为皇上有意拖延推迟以待变化,非常生气,对偏将寇彦卿说“:你赶快去陕州,一到,催促皇帝当天就出发前来!”
闰四月初一为乙未日。闰四月初三,皇上的车驾从陕州出发。闰四月初八,皇上驻跸在谷水的行宫。当时崔胤所召募的六军士兵在他死了之后全都跑光了,跟随皇上东迁去洛阳的,只有各位王子、小黄门侍者十几人,连在内苑供奉击鞠的小孩一共才二百多人。朱全忠在陕州时就担心这些人会发生变故,想要把他们全部除掉,用汴州的士兵作为皇上的侍卫。到谷水顿的时候,朱全忠指使医官许昭远告发内苑的人阴谋叛变,借机设下幄幕把他们和皇上分开,在饮酒进食的时候把他们全部活埋了,便以他们要谋反为由奏闻皇上。从此以后,在皇帝前后左右侍卫的人,都是汴州的士卒了。闰四月初十,皇上的车驾由徽安门进入洛阳,朱全忠、张全义、宰相裴枢、独孤损做先导。当天刮大风,天上落下尘土,一两步之内就看不清东西,天快黑时才逐渐停止。皇上拜谒太庙,礼仪结束之后回到宫室,驾临正殿慰问从行的官员和卫士,接受朝贺。闰四月十一日,皇上驾临光政门,下诏大赦天下。敕令说:
顾念中州,有着便于侯伯方镇会盟朝见的路途;国运遭逢着不幸到极点,就应当顺应古今消灾避祸的良策。何况洛阳本是建都的旧京,又是我皇家的第二处住宅,轩辕皇帝的陵园通向它的左边,周的王城郏辱阝延伸到它的前面。周平王东迁洛阳,延续了姬姓的王朝;汉光武定业在东都,发展了刘氏的宗绪。他们重新建造新都,是为了祈求皇天赐予长远的运数,这都是因为恶劣的机运,才想要开启昌盛的时期。有的是为了逃避西方戎狄的侵犯,有的是为了歼灭作乱的妖孽。我遭遇家门的不幸,陈布德行不英明,十年以来,三次遭受流亡之苦。这也是因为灾星纠缠着秦州、雍州,叛逆兴起于..州、岐州。开始是临幸石门,以躲避卫兵的动乱;接着是两次转移到华州,因为畿辅被侵犯而受到惊吓。弓矢射中了我的车驾,为危殆而忧急;大火延烧到皇宫和宗庙,倍受欺凌和威胁。叛臣和宫中的小人竟至于通同一气,奸佞凶恶的人互相勾结,致使刘季述把我幽禁在偏室,韩全诲把我劫持到右辅凤翔。没有哪一个不是以军队包围内殿,嚣张的气焰直达九重宫阙,都想凭借武力以容留自身,只思仿效赵高指鹿为马以威胁众人。假传天子的号令,欺凌蔑视外藩守臣,任意发布文告诏令,想让忠臣良将获罪。即使有各地的节镇郡守齐心协力地匡扶朝廷,却因受军律的限制而被阻隔在远方,想要报效朝廷的恩宠也因为地域遥远而不能。副元帅、梁王朱全忠因为兼任畿辅附近的节度使,总领四镇的军队,从远地前来岐阳,亲自迎接圣驾。经过多次劳苦的战斗,把凶横的祸首尽数剿灭,军营宿在野外达三年之久,终于使銮驾返回京城。咸阳、镐京每年都要更新其宫阙,杜让能、崔王圭完全类似于宦官,朕应当推重再造社稷的功勋,以端正中兴朝廷的运数。..州、岐州又造事端,巴州、蜀州连年兴兵,上负朝廷的恩遇,下毁邻州的和睦。焚烧宫殿的烈火,更延及近邻地区;逼迫圣驾退避的凶锋,再次侵犯了禁苑。有时太一星官总是逗留在皇后的寝宫之上,荧惑灾星长久地环绕着井宿天区。秦州的分野出现了连年灾祸的征兆,从地形上看没有比洛阳更好的地方。有一两个忠臣,以及四方志同道合之士,发誓要用好的谋略来为王室竭尽民力。魏州、镇州、定州、燕州的士卒乘着黄河的航船全部到达;陈州、徐州、潞州、蔡州的军将和我一起坐着巨大的车辇到来。砍倒荆棘,重新建立了朝廷;扫除灰烬,变换了众多的宫室。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肃穆、崇高、威严;前面是宽大的殿堂,后面是重重的回廊:和谐、华丽,深邃。公卿们共同议定,又以占卜作为参考。就在甲子这美好的一年,孟夏的第一个吉祥之日,备办皇帝的车驾离开陕州地方,排列百官成行抵达洛阳的郊外,看到这富盛繁华,得到了很大的安慰。到太庙谢罪,忧惧惊扰着胸怀;登临端门,心中凄恻,百感丛生。这是因为一个人得不到皇天庇..,致使人间百姓不得安宁,工役艰苦疲惫,忠臣良将尽都心力交瘁,能够建树迁都的大业,期望延续八百年的基业。应当广布浩大的皇恩,等待这和乐的庆典,荡涤瑕疵污垢,完全更新自己。决定大赦天下,改天复四年为天..元年。唉,朝廷赦免了罪人的过失,也就安定了宫室。即使是宗庙的祭筵,也已经关闭在新室;而各先皇陵寝上的松柏,也遥遥地隔绝于旧都。将要致力于国家的安宁,难以表达心中的缱绻思慕。朝中的文武百官,以及所配备的办事僚属,千里迢迢地追随我来到,应当端整自己,专心处理政务。既已广布恩德,就应当重新效命尽责,正当开国的初期,一定要惩罚那些怠慢职守的官员。”
闰四月十四日,敕令:今后除留用宣徽两院使、小马坊使、丰德库使、御厨使、客省使、阁门使、飞龙使、庄宅使等九种使职外,其他使职全部罢除。内苑中冰水方面的公务委派河南尹承担,并不用内廷的夫人传令宣旨。将医官阎..之、国子博士欧阳特处死,因为他们擅自谈论星象的征兆。宰相裴枢兼任右仆射、诸道盐铁转运使、监修国史。户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政事独孤损掌管度支事。中书侍郎、平章政事柳璨掌管户部事。
五月初一为乙丑日。五月初二,决定河阳节度使张汉瑜为同平章事。皇上在崇勋殿宴请百官,皇上赞述朱全忠的功勋业绩,因而说到驾临光政门楼上的前一天府衙官员丢失了大赦天下的诏书,幸亏元帅府中收得赦书副本才得以宣布施行,几乎误事,中书省不能说没有过错。宰相裴枢等站起来请罪。宴饮到中途,皇帝起来更衣,把朱全忠召到小阁中私宴,朱全忠恳切地推辞。皇帝说:“我认为全忠功绩崇高,想到斋中去说一说心里话,以表示托庇仰赖的意思。全忠既然不想来,就叫敬翔来罢,我和他说一说。”朱全忠令敬翔悄悄地退席,然后上奏皇帝说“:敬翔也喝醉酒出殿去了。”五月初五,朱全忠向皇上告辞返回大梁,皇上在崇勋殿宴请朱全忠,这一天下着大雨。五月二十一日,命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知制诰沈栖远暂署本职,这是他因病陈请的缘故。五月二十三日,敕令河南省的畿县,原先减少的一名县尉,现在可以按照京兆府的先例,重新设置一名。五月二十九日,中书省上奏说:按照今年四月十一日的大赦令,陕州都督府改为兴唐府,原来的都督府长史改为尹,左右司马改为少尹,录事改为司录,陕县定为次赤县,其余的县定为畿县。皇上允从。
六月初一,..州杨崇本侵犯、劫掠关内,朱全忠派遣朱友裕把军队屯驻在百仁村。六月初三,通议大夫、中书舍人、赐紫金鱼袋杨注充任翰林学士。六月初七,封三佛齐国入朝使蒲诃粟为宁远将军。六月十四日,决定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卢绍署理太子少保辞官退休。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师、天水男、食邑三百户赵崇署理检校右仆射。六月二十一日,任命京兆府少尹郑韬光为太常寺少卿,任命前侍御史韦说为右司员外郎,任命前进士姚岂页为校书郎,前进士赵颀、刘明济、窦专均担任秘书省校书郎正字,这是按柳璨的上奏任命的。荆南襄州忠义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江陵尹、襄州刺史、上柱国、楚王、食邑六千户赵匡凝应立即准备册封的礼仪。
七月初一,朱全忠率军讨伐..州、凤翔。七月初二,朱全忠从汴州到达洛阳,皇上在文思..场宴请朱全忠。朱全忠进来的时候,有的官员坐在廊下,朱全忠发怒,用鞭子抽打通引官何凝。七月初四,决定金紫光禄大夫、署理御史中丞、上柱国韩仪贬职为棣州司马,侍御史归蔼贬职为登州司户,这是因百官对待朱全忠不恭敬而受到的处罚。七月十二日,决定任命中大夫、中书舍人、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杜彦林为太中大夫,署理御史中丞。七月十五日,决定任命兵部郎中萧颀为吏部郎中,任命户部郎中徐绾为兵部郎中,任命司勋员外郎张茂枢为礼部郎中,任命监察御史郗殷象为右补阙。七月十七日,决定武昌军节度使、鄂州岳州蕲州黄州等州观察处置使兼三司水陆发运使、淮南西面行营招讨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西平王、食邑三千户杜洪加授食邑一千户,实封食邑二百户。七月二十八日,中书省上奏说:“西京原来有一座凌烟阁,画着功臣的像,现在迁都到洛阳,应当决定也修建一座。天下兵马副元帅、梁王朱全忠的勋劳业绩为当世第一,请允许在凌烟阁旁边另建一阁,以表彰梁王的特殊功勋。”皇上允从。
八月初一为壬辰日。八月十一日夜间,朱全忠命令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枢密使蒋玄晖在椒殿杀死昭宗。自从皇帝迁都到洛阳,李克用、李茂贞、西川的王建、襄阳的赵匡凝察觉了朱全忠篡夺皇位的阴谋,便结成同盟举行反朱全忠的起义,而以振兴、恢复唐室为说辞。皇帝是个英明雄杰而不随和的人,朱全忠正进行讨伐西面敌人的事,担心宫中发生变故,因而加害皇帝以断绝他人的指望。皇帝自从离开长安以后,每天都担心发生不测之事,和皇后、宫人只是陷溺在饮酒中以宽慰自己。当月十一日这天,朱全忠指令判官李振从河中来到洛阳,和朱友恭等人一起商量这件事。当夜二更,蒋玄晖挑选龙武军军官史太等一百名士兵敲内宫的门,说军队有紧急情况要当面奏明皇上。宫门打开之后,蒋玄晖每道门留下十名兵卒。来到椒殿院,贞一夫人打开门键,对蒋玄晖说“:有紧急奏报不应当带兵来。”史太抓住贞一夫人就杀了,急忙来到殿下。蒋玄晖问“:皇上在哪里?”昭仪李渐荣来到轩前对蒋玄晖说:“院使不要伤害皇上,宁可杀了我们这些人。”皇帝正喝醉了,一听到这话立即起来。史太持剑进入椒殿,皇帝只穿着单衣绕着屋柱逃跑,史太追上去杀死了他。李渐荣用身体护着皇帝,也被史太杀死了。又抓住何皇后,要杀害她。何皇后向蒋玄晖哀求,蒋玄晖因为朱全忠只命令杀死皇帝,便放了何皇后而离去了。皇帝死时三十八岁,群臣敬奉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天..二年(905)二月二十日安葬于和陵。
哀帝,名叫李柷,是昭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积善太后,姓何。昭宗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哀帝生于皇宫之内。乾宁四年(897)二月,被封为辉王,名叫李祚。天复三年(903)二月,拜为开府仪同三司,充任诸道兵马元帅。天..元年(904)八月十二日,昭宗遇刺身亡。第二天,蒋玄晖假传遗诏,说“:我们的国家变隋朝为唐朝,据有天下,有三百年强盛的事业,十八代的辉煌。我从继承大业到现在,已将近二十年,虽然恭谨勤奋,没有怠惰,而命运气数中的艰难却很多,以致广大的国土不得安宁,目睹兵乱屡次发生,幸好勋臣贤才同心协力,宗庙社稷才又得安宁。哪里料想到后宫忽然发生了祸乱。昭仪李渐荣、河东夫人裴贞一暗中怀着异心,肆行狂妄的阴谋,国家的伤痛很深,已达到了危险变乱的程度。各种事务不能长久无人过问,四海之内也不可以没有君王,国家政权要有所归属,必须有继承的人。辉王李祚幼年即已表现出聪慧,长大之后又确实正派善良,与众不同,这正是我所钟爱的。他一定能约束自己,奉守祖训,以安定百姓。应该立为皇太子,改名为李木兄,监督军国大事。唉,孝爱可以继承宗庙,恭俭可以安定家邦,不要享乐游玩,要有志于振兴国家。百官公卿士大夫们护佑这年幼的人吧,发扬我高祖、太宗盛大的业绩!”当天把灵柩迁往西宫,文武百官列班吊慰于延和门外。当天午时,又假传皇太后敕令说“:我家中遭遇不幸,以至于发生了急变,祸殃产生在女官身上,事端由宫中的奴婢引起。皇帝从遭受刺杀开始,直到临终,来不及安排后事。我只能悲号痛哭,做无益的哀切。确定根本大计才能安定社稷,规划宏图必须选择贤明的继承人。大家认为应由先皇的未亡人,我,提出必须显示有所建树的良策。继承高祖的宝运,必须依靠元老勋臣忠诚的箴规,表现出辅佐的作用,以辅助幼小的皇帝。皇太子李木兄应该在灵柩前即皇帝位,丧礼的规格全依照祖宗的先例,中书、门下二省按照原来的规矩处置。唉!送走了死者,侍奉活着的人,是古人的美德;着手于当今以报答旧恩,是光哲的格言,揩拭着眼泪陈述、宣布,言辞是无法表达的。”皇上当时十三岁,即将承担监国的责任,在先皇的灵柩前即了皇帝位,派遣太常卿王溥充任礼仪使,又派太子家令李能到十六宅报丧。八月十五日,为初丧的皇帝实行大殓,皇太子在灵柩前即皇帝位。又假传圣命说“:昭仪李渐荣、河东夫人裴贞一本月十一日夜间持刀作乱,畏罪投井自杀,应当追削为悖逆庶人。”蒋玄晖夜间谋害皇上之后,早晨对外面扬言说“:夜间皇上和昭仪赌钱为戏,皇上喝醉了,被昭仪害死。”归罪于宫人,以遮掩他谋杀皇帝的罪行。但是龙武军的军健却把两位夫人的话全都传到市井中去了。立即任命史太为棣州刺史,以奖励他谋杀昭宗皇帝的功劳。八月十九日,群臣上表请皇上处理政务。八月二十三日,中书省上奏说:“九月三日是皇帝的诞辰,请把这一天作为乾和节。”皇上同意。八月二十四日,百官去西宫,先皇遗体入棺毕,解除丧服。新皇帝在崇勋殿西廊下接见群臣。中书省呈上名帖:本月二十四日除下丧服后,每三天呈上一次名帖请安。八月二十五日,皇上敕令:“我奉皇太后的慈旨:因为两司送的物资还没有到,百官在辛劳中大多缺少所需的物品,早晚天气寒冷,令我深切关怀。着令以内库的方圆银二千一百七十二两接济现任的文武常参官,委派御史台按照品级官俸分发。”当天,皇上处理政务。八月二十六日,皇上敕令:乾和节正处于哀痛期间,宫内讲经应当停止。八月二十七日,派刑部尚书张..前往河中报哀,朱全忠放声大哭,极尽哀痛。八月二十九日,皇上敕令:“乾和节文武百官及各军、各使、各道的进奏官按照旧例在佛寺道观内设斋醮,不得宰杀牲口,只许用酒和果脯果酱。”八月三十日,皇上敕令:“三月二十三日为嘉会节,因已故皇帝仙驾升天,将要卜选灵柩安葬之地,魂魄既然已经在天际遨游,人间的节日就应当停止,按照旧例,嘉会节应当停止。”
九月初一,百官身着孝服往西内哭吊。九月初八,敕命右仆射、门下侍郎、礼部尚书、平章政事裴枢充任已故皇帝山陵礼仪使,门下侍郎、平章政事独孤损充任已故皇帝山陵使,兵部侍部李燕充任卤簿使,暂署河南尹的韦震充任桥道使,宗正卿李克勤充任按行使。九月初九,皇帝解除丧服,暂用吉服。中书门下省奏“:因陛下荣继宝玺图籍,承接大统,在教化和德行方面能发扬祖训,保持帝位确实因为母后。现在已经正大位,居紫宸殿,还没有崇奉美称。先皇帝的皇后慈光照临四海,懿德冠于后宫,要推崇尊仰就要确定美名,而尊敬长上的榜样应当表现在大孝上,望奉上‘皇太后’的尊号。”皇上敕令说:应当依从。又敕令原辉王府的官属应当停止履行职务。九月二十日,改派暂署河南尹的张廷范任山陵桥道使,那些屯驻、运送以及在陵下接待的差使,均命张廷范兼管。九月二十九日,中书省奏:太常寺止鼓两字“吾攴”上字冒犯了皇帝的御名,请求改为“肇”。诏命依从。
十月初一,发生日蚀,在日心初度。十月初二,朱全忠从河中来朝见,赴西内哭祭完毕之后在崇勋殿与皇上谈话。十月初四,敕令检校太保、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可以恢复原来的姓名李彦威,贬官为崖州司户同正。检校司徒、右龙武统军氏叔琮也贬为贝州司户同正。又敕令:“李彦威等主管禁军,妄自进行煽动,既遭到人们的议论,又关系到军情。仅仅贬谪到远方去做小吏怎么能抵充罪责?应当发配充军为本州的长流百姓,并命令他们在当地自杀。”河南尹张廷范拘捕李彦威等处死。临刑时,李彦威大声呼喊说“:出卖我的性命,想要堵塞天下人的议论,能面对天理吗?像这样处心积虑,要想子孙代代相传,办得到吗?”把张廷范喊来对他说:“你这样做,也会落到我这个地步,希望你自己盘算一下。”这天,朱全忠回到大梁。十月初六,决定天平军节度使、检校太师、中书令,兼任郓州刺史、上柱国、东平王、食邑七千户张全义以本官兼任河南尹、许州刺史、忠武军节度使、观察使等,掌管六军各卫所的事务。皇帝即位时的行事官、左丞杨涉晋封为开国伯、加授食邑四百户。吏部侍郎赵光逢晋封为开国公、加授食邑三百户。右散骑常侍窦回、给事中孙续、户部郎中知制诰封舜卿等加授勋阶。礼仪使、太常卿王溥的一个儿子授予正八品官。书宝册官吏部尚书陆..、刑部尚书张..,..的一个儿子授予正八品官,张祚加官阶,太子太保卢绍去世。魏博的罗绍威进献接济百官的绢帛一千匹、绵三千两。
十一月辛酉为初一,十一月十三日,午时,太阳出现了黄白色的晕圈,旁边有青赤色的条纹。杨行密进攻光州,又急攻鄂州,杜洪派使者向朝廷求援,朱全忠率领五万军队从颍州渡过淮河,到霍丘大肆劫掠以缓解局势,杨行密分遣军队前来抵敌。十一月二十五日,皇上敕令:“据太常礼院奏闻,将在十二月内选定时间册封皇太后,我近日接到太后的慈旨,因先皇的陵墓尚未完成,心中哀感缠绵。所有的府衙职司都应该虔诚地尽心尽职,吉凶两种不同的礼仪难以同时举行,册封太后的典礼应当等到陵墓完工以后。那时才能到桥山向先皇表示敬慕,在群臣面前显扬尽节之心;后宫承受荣耀,我才能施行盛大的礼仪。衷情既得以表达,册封的典礼便可以施行了。交给有关府衙安排。”十一月二十九日,岭南东道的辨州改为勋州。
十二月辛卯为初一。十二月十三日,暂代河南府尹、和王太傅张廷范恢复本职。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河东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充任山陵副使、暂署河南尹、天平军节度命韦震暂时掌管郓州军州事务。
哀帝天..二年(905)正月初一,杨行密攻陷鄂州,掳获节度使杜洪在扬州斩首。鄂州、岳州、蕲州、黄州等州都被杨行密占领。朱全忠从霍丘回到大梁。正月初五,太常卿王溥呈上已故皇帝的谥号、庙号,皇上便令右仆射、平章政事裴枢撰写谥册,中书侍郎柳璨撰写哀册。正月十二日,皇上敕令:“我敬承大统,仰怀先皇遗训,正迫于先皇遗下世业而去的悲痛,面向着统一全国的期望。我将要展现孝心,亲自扶持和护卫先皇的灵柩。皇太后的节义比鸣凤还要深沉,痛切地依附着先皇,也打算专门扶送灵车。亲自前往陵园,兼尽追怀的悲痛心情,以完成表达虔敬的礼仪。先皇灵柩出发的那一天,我将跟随太后,亲自去陵墓的所在地。这诏令交付给中书省门下省,应当体察我一片至情。”群臣再三上表劝谏,才劝止。
二月庚寅为初一。二月初三,决定任命原主持..州军州事务、检校尚书左仆射刘寻阝担任右金吾卫大将军,充任右街使。任命检校左仆射朱汉宾为右羽林统军。二月初七,群臣向西宫太后奏告先皇谥号。二月初十,皇上敕令:“本月十一日,先皇的灵柩将启动。按旧制,坊市中禁止演奏音乐,到二十日灵柩掩埋完毕再还原如常。”二月十一日,灵柩启动,文武百官全都哭祭于西宫。二月十八日,灵车出发,自濮王以下的官员公卿都随从前往,皇帝、太后在长乐门外祭奠完毕返回皇宫。二月二十日,将昭宗皇帝安葬在和陵。二月二十一日,敕命以太常卿王溥担任工部尚书。二月二十二日,敕命以汝州刺史裴迪担任刑部尚书。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司空、兖州刺史、御史大夫葛从周检校司徒、兼右金吾上将军离职去任,因葛从周身患中风之症,不能上朝拜谒皇帝的缘故。任命左金吾上将军卢彦威为左威卫上将军。当月的社日,枢密使蒋玄晖在九曲池宴请德王李裕以下的九个王,醉了之后,把他们全部绞死了。竟不知道埋在什么地方。二月二十六日,左仆射裴贽等商议把昭宗的神位迁入宗庙,将昭宗与顺宗合迁于一室,皇上允许。二月二十九日,昭宗皇帝的神位附祭于太庙,礼院演奏昭宗的庙乐,名叫《咸宁之舞》。
三月庚申为初一。三月初三,谕令前平卢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兼青州刺史、上柱国、琅笽郡公、食邑二千五百户王师范为孟州刺史、河阳三城怀孟节度使、观察使等,这是按照朱全忠的奏书任命的。三月初五,谕令以特进、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诸道盐铁转运使、兼任度支使、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裴枢任尚书左仆射。光禄大夫、门下侍郎、户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河南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独孤损任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安南都护,充任静海军节度使、安南管内观察使、处置使等。任命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博陵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崔远任尚书右仆射。任命正议大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户部事、上柱国、河东县男、食邑三百户柳璨为门下侍郎、兼任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诸道盐铁转运使等。任命正议大夫、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张文蔚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兼任度支使。任命银青光禄大夫、兼职尚书左丞、上柱国、弘农县伯、食邑七百户杨涉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掌户部事。三月十一日,皇上敕令:“我考虑宰臣学士和文武百官长年被拘束在官署中,只能空想游览的踪迹。如今恩泽不为过分,丰年有了希望,面对这美景,应当表示优宠的恩遇。从本月十二日以后到十六日,可让各官在方便的时候选择胜景,追欢游玩。交付府衙执行。”三月二十日,任命检校司徒、和王太傅张廷范任太常卿。三月二十八日,皇上敕令:“翰林学士、户部侍郎杨注是宰相杨涉的亲弟弟,兄长既掌管机枢要职,弟弟便难以居官于机要职务。可保留本官职务而免去内府官职。”
四月己丑为初一。四月初四,敕令河南府缑氏县县令兼任和陵台令,仍旧升格为赤县。四月初五,敕令:“文武两大权柄,是国家的总纲,东西两班大臣,职务的作用相同。都是为了匡扶神圣的大运,共同列位于朝廷。品级和地位的高低相称,俸禄的多少都是公平合理的。不必说前代了,只需考察一下本朝就足可证明。太宗皇帝把朝内朝外的官员,文臣和武将参和任用,有的出身于军卫而后来任职于台省,也有本来是文人而后来执掌兵权的,足以证明武将和文臣之间,不必把他们按照文武来区分清浊优劣。近来崇尚浮华浅薄的风气,轻视旧的章程,假称停息兵戈以修养文德,竞相扬弃根本而追逐末节。即使是职位不高的官员,只要相合就让他升堂入室;纵然是拖着紫绶、腰悬金印的大官,如果不能引为同类就不让他和自己连席。用这来显示自己的荣辱,区分对人的轻重,骤然丧失人心,朝廷的体统全被破坏。导致如今这样,实在是由此而造成的。必须商量改弦更张,逐渐产生挽救的希望,文武百官,自一品以下,按月发下的津贴必须均匀,数目多少都同样地支付,兼任各道的差使,也应按照轮流的顺序,做到公平合理。这样,必能期望和平安泰。所有的臣民都应当体察我的一片情怀。”和王的太傅张廷范是朱全忠手下的将吏,因为通晓音律,请求担任太常卿,这是朱全忠推荐任用他的。宰相裴枢认为张廷范不是乐官的人才,朱全忠发怒,罢免了裴枢的宰相之职。柳璨迎合皇上的意旨,皇上又降下这道诏书斥责裴枢一类人,故而才有了裴枢等白马驿被杀的祸事。四月初六,前棣州刺史刘仁遇任检校司空,并兼任兖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任泰宁军节度使。四月初七,决定左仆射裴枢、新任清海军节度使独孤损、河南尹张全义、工部尚书王溥、离任卸职的司空裴贽、刑部尚书张..都赐给一个儿子正八品官职,以作为替先皇陵墓效劳的酬劳。皇上敕令说“:因为隔年成熟的麦子还没有收获,天气又久晴不雨,我忧虑不能备办祭祀用的谷物。在繁忙的政务中,我的心情感到沉重。应当回避皇宫中的正殿,减少日常饮食中的美味,谅我资性渺小,只有这样才与我有罪之身相符。从本月八日以后,我不再到正殿,并减少日常饮食费用。交主管府衙执行。”四月十三日,侍御史李光庭、郗殷象、殿中丞张升、崔昭矩,起居舍人卢仁炯、卢鼎、苏楷,吏部员外郎崔协,左补阙崔咸休,右补阙杜承昭、罗兖,右拾遗韦彖、路德延,都赐予绯鱼符袋;兵部郎中韦乾美、比部郎中杨焕,都赐予紫金鱼符袋,以此作为对先皇陵墓效劳的酬劳。四月十四日,皇上敕命:“我自从继承大统,上遵母后的训示,拟尊奉美号,已定下礼仪,希望借此表达为人子的一片孝心,以显示侍奉母亲的虔诚。昨日府署确定本月二十五日举行册封皇太后的典礼。又奉母后慈旨,因为宫殿还没停止施工,暑热蒸人,不可使人劳累,应该另改一个吉利的日子,实在难以违命。册封之礼等修葺皇宫完工的日子再举行,府衙知悉。”四月十五日,太清宫使柳璨奏报,上清宫修建完毕,请求改名为太清宫,皇上允准。四月十六日夜,彗星起于北河(今乌加河)贯通文昌星域,有三丈长,在西北方向。四月十九日,皇上敕命“:设置官吏以分掌职权,各有管辖范围,斟酌、权衡具体事务则由吏员担任,授予官职就只能由宰相操心了。但主管部门拟具申报的名单,虽经中书省检查斟酌,如果发生了差错,仍然难以全部核定。近年来所任命的官员实在太多,他们占据了吏部补阙的全部名额,而且选择优厚多利的职位,这就导致经三次考选后拟具名单时,因许多人考试不获通过,职位都空缺出来。况且以宰相的责任,既然在于提拔荐举百官,惟有力求公平无私,才能逐渐达到走上正轨。应当把全国州府的职官,全部交由吏部三次考选后再拟具体名单。从天..二年(905)四月十一日以后,中书省不再授予官职,有时由各方荐举奏报,量才留用,再裁度可否任命。希望各自管理自己的机构,避免造成混乱破坏,由宰相总领,使朝廷的体制能够永存。交付主管府衙执行。”四月二十三日,因为彗星谪降出现,皇上颁恩诏,释放京畿地区军镇各府衙囚禁的犯人,除按照常例赦免不予追究的之外,无论罪轻罪重,均依次减刑一等,限三天之内清查奏报上来。四月二十四日,皇上敕令说:“我处在幼龄而能继承大业,兢兢业业,终日勤勉警觉,彗星谪降下方,罪在于我。虽然已经下达赦免罪囚的诏书,以特地实行恩赦,我还是要从本月二十四日起,以后回避在正殿接受群臣朝拜,减免日常饮食费用,以表明我反省过错。交付主管府衙执行。”四月二十八日,皇上又敕令:“按照向来的惯例,每贯钱抽取除陌钱税之外,以八百五十文为一贯,每百钱则余八十五文,听说坊市中大多以八十文抵当一百文,这样抽取除陌钱的折扣,把原来的规矩一下子改变了。交待河南府:市场上交易,都应以八十五文抵当一百文,不许另行改变。”四月三十日,皇上再下敕令:“东上阁门、西上阁门,平常出入时,都以东上阁门为先,而大忌的日子进见,则以西上阁门较为便利。近来因为宦官专权,竟按照阴阳来确定进出的地方,不考虑皇上,只开西门。一直相沿相承,不商量改变,仔细加以衡量,似乎与旧规不合。从今年五月一日以后,通常上朝出入,从东上阁门,有时遇有奉旨抚慰的事,则开西上阁门,成为一项确定不移的制度。交付主管府衙执行。”又敕令“:因上天谪降彗星,我回避在正殿接受百官朝拜以自责,每月初一的朝会不宜在正殿。其中五月一日的朝会应当暂时停止。”
五月初一,因为星象变化而停止早朝。敕命说:“天象发生变化,应当举行祈祷以消灾,应当在太清宫设置黄篆道场,由三司支取供给斋醮之物。”五月初四,皇上又敕命:“天子车驾迁都的日子,正是洛京再建皇都的初期,考虑到怀念故土会有类似汉高祖仿新丰筑城的旧事,权且更改地名以改变旧制。但妖星(彗星)既出现在雍州的分野,建筑的高大宏伟便难以仿效秦亡以后的汉高祖。只宜于改变旧门的名称以增大长年的吉利。延喜门改为宣仁门,重明门改为兴教门,长乐门改为光政门,光范门改称应天门,乾化门改称乾元门,宣政门改称敷政门,宣政殿改称贞观殿,日华门改称左延福门,月华门称为右延福门,万寿门称为万春门,积庆门称为兴善门,含章门称为膺福门,含清门称为延义门,金銮门称为千秋门,延和门称为章善门,保宁殿称为文思殿。那些现在和西京的门名相同的,都应该恢复洛京的旧门名,交付主管府衙执行。”五月二十七日夜间,西北方向的彗星长六七十丈,从轩辕星座的大角星直达天空的西面,光芒强烈,照耀满天。五月初八,内府修缮皇太后寝宫完毕。中书省奏说“:皇太后的慈恩照临人间,处理事情宽厚仁爱,早就表现出如天一般的征兆,能够显示诞生圣人的符命。如今迁居于新的宫室,应把摹拟旧日典则作为规章,既在信史中找到了崇高的训示,积善的美德就应该显现在昌明的时代。太后的宫室请命名为积善宫。”皇上允准,又因为将选定在郊外祭天的时间,要预先调集雅乐,任命太常卿张廷范充任修乐悬使。五月初九,荆襄节度使赵匡凝奏请为故节度使成..建立祠庙,皇上允准。五月十一日,太清宫使柳璨上奏说“:最近皇上敕命改换宫殿殿门的名字,臣认为玄元皇帝庙,西京长安叫作太清宫,东京洛阳叫作太微宫,请把太清宫名字恢复为太微宫,臣便于接受官阶。”皇上依奏。五月十二日,皇上敕命:“府衙定于今年十月九日在郊外的山陵举行祭天大典,所缝制的礼衣祭服着令宰臣柳璨掌管,祭器着令张文蔚、杨涉二人分管,仪仗车辆则令太常卿张廷范掌管。”五月十四日,决定新任静海军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安南都护、河南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独孤损贬谪为朝散大夫、棣州刺史,仍旧令御史台发送出京,完毕后向皇上奏闻。敕令说“:我以渺小的资性谬承大统,常常怀着驾驭朽车一般的小心,屡屡抱着哀怜罪人的念头,想原谅遭到罢黜贬谪的人,这难道是容易做到的么?左仆射裴枢、右仆射崔远,虽然罢免了相位,仍然官居要职,既然还处于优越崇高的地位,就没有损及他们进退升降的前程。然而他们不能把握自己的意志,安定家族,只是任意以流言诽谤国家,这颇引起人们的议论,难以匡正朝廷的规章。他们本来必须离开八大显职的荣宠,然而还是授予他们查处六种罪行的官职,以期让他们努力反省自己的过失,不至于埋怨他人。裴枢可谪授为朝散大夫、登州刺史,崔远可谪授为朝散大夫、莱州刺史,立即发送出京。”兵部尚书韦乾美降职为沂州司户。五月十六日,敕命中书舍人封渭降职为齐州司户,右补阙郑辇降职为密州府莒县县尉,兵部员外郎卢协降职为祁州司户,上述官员均置于定员编额以外。五月十七日,敕令吏部尚书陆..降职为濮州司户,工部尚书王溥降职为淄州司户。司天监奏报说“:十天以前,星图出现变化,仰观天象,特惶恐地报告皇上。从本月八日夜以后连遇阴雨,无法观测天象。到十三日夜间一更三点,天气暂时放晴,星斗分明,妖星(彗星)在天上隐去,灾祸悄悄地在空中消失。”皇上敕命说“:上天降罪的征兆出现了,下土的人们震惊,以致昼夜都陷入忧愁之中,惟恐百姓们多灾多难。我不赴正殿,日常的美食全部免除,更加虔诚地进行斋醮,以表示祈求免灾。如今果然取得苍天庇佑,妖星从天上消失了,莫非是由于反省自己而得到感悟通达,免除了人们的灾祸么!观看了陈奏的情况,我心里深感宽慰。”五月十八日,敕令户部郎中李仁俭降职为和王府咨议,起居舍人卢仁炯降职为安州司户,寿安县尉、当值弘文馆卢晏降职为沧州府东光县尉。五月十九日,陈许节度使张全义上奏说“:得到许州留后的具状申述,自从国家多难以来,许州暂时被列为一般郡县,现在特地建成了司军令的鼓角楼,请重新恢复军府的匾额。”皇上敕令照旧安放忠武军的匾额。五月二十日,皇上在崇勋殿宴请群臣,召朱全忠和王..、罗绍威赴宴,令他们献金。五月二十二日,敕令特进、检校司徒、兼任太保而离任的赵崇担任曹州司户,银青光禄大夫、兵部侍郎王赞担任濮州司户。五月二十三日,敕令将登州刺史裴枢降职为陇州司户,将棣州刺史独孤损降职为琼州司户,将莱州刺史崔远降职为白州司户。五月二十四日,敕令司勋员外韦甄降职为和王宾客,洛阳县令李光序降职为左春坊典设郎。五月二十六日,秘书监崔仁鲁任密州司户,国子祭酒崔澄任陈州司户,太府少卿裴钅咸任徐州司户,卫尉少卿裴纾任曹州府南华县尉,左补阙崔咸休任宁陵县尉,司封员外薛氵高任辉州司户,前盐铁推官独孤宪任临沂县尉,秘书少监裴钅术任郓州司户,长安县尉、当值史馆裴洛任符离县尉,兵部郎中李象任郑州司户,刑部员外卢荐任范县县尉。五月二十八日,颍州府汝阴县人彭文的妻子一胎生下三个儿子。五月二十九日,敕命以翰林学士、尚书职方郎中张策兼任史馆修撰,编修国史。
六月初一,敕命:“被降职的陇州司户裴枢、琼州司户独孤损、白州司户崔远、濮州司户陆..、淄州司户王溥、曹州司户赵崇、濮州司户王赞等人,都享受过国家的恩惠,全都担当着要职。他们不想竭尽忠诚,只存着奸邪之心,虽然已经被贬谪到远方,还是难以为国法所宽容,委任御史台派人到他们所在的州县命他们自杀。”当时裴枢等七人已到达滑州,都在白马驿被杀死。朱全忠命令把尸体都投入黄河。六月初二,皇上敕命说:“君臣之间,一进一退都须符合礼仪,也要求耆旧老臣保持有始有终的臣节,如果自己做了后悔怨恨的事,也必须进行贬谪处罚。特进、守司空致仕、上柱国、河东县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裴贽早就凭着公爵的名望,常居于台阁宰辅之职,但没有听说他能尽力匡扶时局,只求静养而回避事端。自从请求退休养老以后,不能说没有享受朝廷的恩典,他应当谨慎地对待枢纽机要的事务,一举一动都合于规矩。虽说是急流勇退,却留下了让后人议论的话柄。自从做了仪仗队伍的首领,很失作为人臣应有的礼节。必须降职为郡县的掾吏,以端正朝廷的纲常,可降级为青州司户。刑部郎中李煦可任莱州司户。”六月初四,太微宫使柳璨奏说:“前任宫使裴枢充任宫使的时候,经权衡将玄元观改为太清宫,然而至今没有做出决定处置。因今年十月九日陛下要亲自参加南郊的祭祀,先要参谒圣祖庙,弘道观既然没有修缮,玄元观又在北山,如果皇上的车驾出城,祭礼不够方便、稳妥,如今想只保留北邙山的一所老君庙,玄元观则请拆迁入都城,在清化坊内建造太微宫,以备皇上的车驾出行。”皇上准奏。六月初六,敕令:“各道的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刺史等,辖区内有新任命的朝官和原来任用的朝官,接到敕令后三日内出发来朝,仍旧派人监督遣送。所经过的州县不得停留、居住,如有迁延违抗者,必定做出贬谪罢免的处置。交会主管府衙执行。”六月初八,敕令:“卫尉少卿敬沼是裴贽的外甥,常常被他的舅父所牵累,有时凭着明经科第的出身阻挠文治的实施,有时为谋私事而窃据权柄。现在裴贽已经贬官,你又怎么逃得掉呢?可降职为徐州府萧县县尉。”六月初九,敕命:“福建每年进贡橄榄,近来因为宦官来自于闽中,这和他们自己的嗜好之物有关,便成了进贡的定制。虽然忠诚可嘉,但恐怕过于烦劳百姓,今后只进贡蜡面茶即可,进贡橄榄应当停止。”六月十一日,敕令:密县县令裴练降职为登州府牟平县尉,长水县令崔仁略降职为淄州府高苑县尉,福昌主簿陆王旬任沂州府新泰县尉,泥水县令独孤韬任范县县尉,全部置于正员职额之外,因为他们都是裴枢、崔远、陆..的同党。六月十五日,湖南的马殷上奏:“岳州府洞庭湖、青草湖的旁边,有四座古祠,因为原来已经荒废倒塌,臣重新修复完毕,请求皇上赐题名额。”皇上颁发诏令,黄陵二妃祠赐封懿节,洞庭君祠赐封利涉侯,青草祠赐封安流侯,三闾大夫祠,在先按照澧朗观察使雷满的奏报,已封为昭灵侯,应该依据天..元年九月二十九日的敕令处理。六月十九日,朱全忠奏“:得到宰相柳璨记事的文案,想要把北邙山下玄元观拆迁到皇都之内,在清化坊选取昭明寺旧基修建太微宫,准备于十月九日在南郊举行祭祀。但因为延资库并无盐铁实物,令我商讨此事。我已行文令六军诸卫张全义指挥施工完毕。”皇上颁诏从优嘉许。六月二十日,敕令“:太子宾客柳逊曾担任张浚租庸判官,在王溥监修日奏时也充任判官,授予工部侍郎,又和赵崇、裴贽结成生死之交。日前裴枢等获罪的时候,应当连坐并罪,还以年老自骄,暂且令其辞官家居,可在本官任内离职。”六月二十一日,敕令前司勋员外郎、赐绯鱼袋李延古降职,授予卫尉寺主簿。
七月戊午为初一。七月初四,赐予朱全忠《迎銮记功碑文》,建立在皇都之内。朱全忠进献资助郊祀的祭礼钱三万贯。七月二十四日,敕令朱全忠铸造河中、晋、绛等各县印信,县名内凡带有“城”字都去掉,如密、郑、绛、蒲等例子。都用单字铸文。七月二十五日,宰臣柳璨、礼部尚书苏循充任皇太后册礼使。这天在积善宫举行典礼完毕,皇上乘车到皇太后的宫殿贺喜。七月二十九日,太常礼院上奏说“:每月初一、十五,皇帝到积善宫向皇太后请安,文武百官在宫门外进奉名帖请安。”皇上依允。
八月丁亥为初一。八月初二,决定中书舍人姚洎任尚书户部侍郎,并充任元帅府判官,这是按照朱全忠的奏折处置的。洛苑使奏报,谷水屯地里的嘉禾内颖相合。八月初九,敕令:冒称官阶的人,泉州府晋江县应乡贡试的明经陈文巨承认罪行,交付河南府处决。八月十四日,敕令:“汉代的元勋,以邓禹居于诸侯的首位;晋朝的要职,王导处在百官的前列。他们的治道,都体现在匡扶社稷中,功绩昭彰于天下。他们所受的尊崇和恩宠,远远地超过了同辈人。我以渺小之身,重新振兴皇朝大运,凡是关系到朝廷制度的事,必定取法于旧典,依靠着勋旧贤臣,使宗庙社稷永得安宁。副元帅梁王正式担任太尉、中书令、忠武军节度使,河南尹张全义也正式担任中书令,都深受重视,能够端正台阁。朝廷的册封之礼,祭祀天地宗庙的仪式,其赞礼官则派其他官员代行,由太尉、侍中、中书令即宰臣代行。如今太尉副元帅担任着藩镇的主官,遇到举行典礼的时候,有时不在京师,便须差遣官员代理太尉执行。张全义现在正在京师担任着中枢正官,不可以另外再委派别的官员再去代理中书令的职务。那太尉的职司,如果梁王在京朝见皇上,便可派他处理事务;如果要去藩镇,就依前例由人代行。应当派中书令办的事,便可委派张全义以本职的资格举行礼仪。侍中、司空、司徒则临时派官充任。交付主管府衙执行。”八月十六日,敕令:“前太中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赐紫金鱼袋司空图,因才能出众而考中进士,晋升为高官。涵养既高,就轻慢同辈,类似于移居山林而作伪求名。志趣在于以隐居为乐,内心则轻视朝廷的俸禄。既不平易也不仁厚,难以呆在公允正直的朝廷;为了让他一边反省一边思索,理应满足他归隐林泉的志向,以放他回中条山为宜。”八月十七日,敕命太常卿张廷范充任南郊祭祀的礼仪使。八月二十一日,决定废除荆襄节度使赵匡凝现任的官职和爵位。当月乙未,朱全忠派大将杨师厚讨伐赵匡凝,收复唐州、邓州、复州、郢州、隋州等州,朱全忠亲自带领亲军赴前线。赵匡凝的军队在汉水南面列阵。
九月丁巳为初一。九月初五,杨师厚在襄州西面六十里的阴谷江岸砍伐竹木造浮桥。九月初七,浮桥造成,杨师厚领军渡江。九月初八,赵匡凝率领两万强兵在江边列阵。杨师厚军一仗就击败了赵匡凝,于是乘胜追击,在城下布阵。当夜,赵匡凝挈带他的儿子突围逃走。九月初九,杨师厚进入襄阳。九月初十,朱全忠接着来到。九月十六日,赵匡凝的偏将王建武派亲兵常质以荆南投降,说暂代处理荆南军府事宜的赵匡明本月十一日弃城去峡口,投奔蜀州。敕令说:“梁王亲自率领勇敢的士兵收复了荆州、襄阳,攻下岘首山要塞就像滚动圆丸一般容易,平定荆门犹如浇水溶雪一般迅速,接连收复两镇,同时赶走两个凶顽。顾念他的功劳。我充满了深深的赞许之情。应当颁诏予以奖励表彰。”内侍出宫宣布圣旨说“:奶妈杨氏可以赐给‘昭仪’的名号,奶妈王氏可以封为郡夫人,第二奶妈王氏先帝已经封为郡夫人,按照杨氏的先例改封。”中书省上奏说“:古代没有奶妈封夫人赐给宫内职衔的先例,近代因袭封赐之例,极不符合旧章。从前汉顺帝封奶妈宋氏为山阳君,汉安帝的奶妈王氏封为野王君,当时朝廷的议论不以为然。现在国运振兴,礼制应当按照旧章。臣等商量的意见是:望对杨氏赐名号为安圣君、王氏为福圣君,第二王氏为康圣君。”皇上依允。九月十三日,敕命将武成王庙改名为武明王庙。九月二十九日,敕命:原先择定十月九日在郊外的山陵举行祭祀之礼,因备用的物品尚未办好,应将日期改为十一月十九日。
十月初一,决定梁王朱全忠充任诸道兵马元帅,另外成立府署,加封食邑,连原封共一万五千户,实封一千五百户。金州冯行袭上奏说,本道昭信军匾额内有一个字和元帅朱全忠名讳相同,便赐名为戎昭军。决定削除荆南留后赵匡凝的官爵。十月初二,敕命:“洛阳坊市中,原有各司署朝臣的住宅房舍,经过动乱已经荒废。经过张全义整治以后都已经变成了耕种垦植的田地,既然用来供给军队的赋税,也就成为公田。但恐怕总会有人持异议,把公田认作自家世传的业田,必然会不厌其烦地去查验,便为奸佞之徒开启方便之门。那些京城坊市中及畿辅之地及已经耕种的田地,各类人都不许认作私田。如果想要传世的业田,可以任人随意买置。凡是私自认作私田的,不在归还原主的范围之内。但如果田地的原主本来就派人管理着,则不在此限。如果是无主的荒田,即可以认领。交付河南府施行。”十月初九,起居郎苏楷驳斥昭宗的谥号说“:帝王统治天下,由治乱而察知盛衰以祭祀来配享皇天,借助谥号以定褒贬。因此臣下和君王都不能够从私心出发。由陛下逐一考查往古之道,彰明着极大的公正,既然处在可以直言不讳的朝廷,难道会阻止上言之路?因昭宗皇帝以明哲居于至尊之位,恭俭流布于天地造化,对于他的善良美德,谁敢蒙蔽损伤?然而没有运祚就不能兴盛,即使有至理也会郁塞,以至于导致四方变乱纷繁,皇上多次蒙受变迁。最初是太监猖狂,皇上在东内遭受凌辱;最后则宫嫔作乱,皇上在寝宫受到摧折。对于改易名号,应当按照考察行状的结果而定。朝廷官署先定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敢于用溢美之辞,似乎有别于直率之语,据查,后汉的和帝、顺帝,因为并没有功业德行,便更改了宗庙的称号,以此满足臣下的请求。现在郊祀的日子快到了,合祭正当其时。应本着期盼列圣和谐畅快的心意,再由臣下详细讨论新庙的称号。这大概才能使之符合先祖们严于律己的美德,表现圣主无私的英明。”苏楷是礼部尚书苏循的儿子,庸劣无能,他于乾宁二年(895)应进士试登第后,人们议论。认为他没有才学,昭宗命翰林学士陆..、秘书监冯渥复试苏楷,将他罢黜落选,永远不许进入科举的考场,苏楷背负惭愧,心怀怨望。至此,朱全忠弑君犯上,柳璨陷害朝臣,就由起居郎罗衮、起居舍人卢鼎联名起草驳议。苏楷根本不识字,仅仅会用手握笔,那文章是罗衮所做。当时政令由贼臣发出,哀帝无法控制。太常卿张廷范改谥号为恭灵庄闵孝皇帝,庙号为襄宗。朱全忠猜忌刻毒,敏于观察,自从苏楷驳斥谥号后,朱全忠对他极为鄙视,帝位传至哀帝以后,苏循、苏楷父子都被斥逐,不让他们呆在朝中,十月二十二日,署司改题昭宗的神位,停止上朝一天。十月二十八日敕命成德军改名为武顺军,其辖区之内的高木城县改为高木平,信都改为尧都,栾城改为栾氏,阜城改为汉阜,临城改为房子,都是因为要避朱全忠祖父、父亲名讳。
十一月初一,敕命把潞州府潞城县改名为潞子,黎城改为黎亭。朱全忠平定荆襄以后,便带着军将攻打淮南。行军到枣阳驻扎,被雨阻止,等到达光州,道路险阻,途中遍地渍水,人马饥饿疲劳。休息了十多天,才前往固始。进军到距寿州三十里时,寿州人关闭壁垒不出,朱全忠左右的人都说军队疲塌了无法作战。当月十一月初二,朱全忠从正阳渡过淮河而北上,到达汝阴。这次行动徒劳无益,朱全忠极为后悔。十一月十三日,到达大梁(今开封)。当时哀帝因为这个月十九日要亲自祭天,朝内外各府衙已把礼仪所用的祭器准备齐全。十一月十四日,自宰相以下的官员在南郊祭坛演习礼仪,而裴迪从大梁返回,说朱全忠对蒋玄晖、张廷范、柳璨等谋划延续唐朝的国运很气愤,想要祭天改朝换代。蒋玄晖,柳璨非常害怕。十一月十六日,敕命说:“先定下的本月十九日亲自去南郊举行祭天大典,虽然选定的是吉日,而改选他日也有先例,应当改为明年正月的第一个辛日,交付府衙执行。”十一月十七日,决定: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诸道兵马元帅、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使、观察使、处置使、修宫阙制置、度支解县池场、亳州太清宫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权署太尉、中书令、河中尹、汴滑郓等州刺史、上柱国、梁王、食邑一万五千户、实封一千五百户朱全忠授予宰相之职,总管百官,把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天雄、武顺、忠武、佑国、河阳、义武、昭义、保义、戎昭、武定、泰宁、平卢、匡国、镇国、武宁、忠义、荆南等二十一道划属魏国,仍然晋封魏王,依旧充任诸道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的节度使、观察使、处置使等、加封食邑五千户、实封八千五百户,入朝毋须快步,可带剑着履上殿面见皇上,赞礼下拜时不须报名,并赋予九锡之命,并选择吉日备办礼仪进行册封任命。又决定以杨师厚为襄州兵马留后,以左龙武统军张慎思为武宁军兵马留后。十一月十八日中书省、门下省上奏:“相国魏王既然总管百官,各府衙即应该呈献本府的印信。中书省,门下省的印信,由堂侯王仁王圭呈献,中书省的公文,暂时追加中书省的印信发出。”皇上依从。十一月二十日敕命河南的告成县改为阳邑,蔡州的襄城改为苞孚,同州的韩城改为韩原,绛州的翼城改为浍川,郓州的郓城改为万安,慈州的文城改为屈邑,泽州的晋城改为高都,阳城改为..泽,安州的应城改为应阳,洪州的丰城改为吴高。朱全忠命令判官司马邺推辞相国总管百官的任命。
十二月乙酉为初一。十二月初四,皇上诏令蒋玄晖带着手谕前往魏国,不许朱全忠陈述辞让九锡大臣的任命。十二月初七,决定:正议大夫、门下侍郎、兼任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太微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充任诸道盐铁使、转运使、上柱国、河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柳璨任光禄大夫、暂署司空,兼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微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充任诸道盐铁使、转运使,晋封为河东县开国伯,连原先的食邑,共七百户,充任魏国册礼使。决定:相国魏王朱全忠的曾祖父朱茂琳赠太傅衔,追封为魏王,加谥号宣宪;祖父朱信赠太师衔,追封为魏王,加谥号武元;父朱诚赠尚书令之职,追封为魏王,加谥号文明。敕命右常侍王钜,太常卿张廷范、给事中崔沂、工部尚书李克助、祠部郎中知制诰张茂枢、膳部员外知制诰杜晓、吏部郎中李光嗣、驾部郎中赵光胤、户部郎中崔协、比部郎中杨焕、左常侍孔拯、右谏议萧颀、左拾遗裴王彖、右拾遗高济、职方郎中牛希逸、主客郎中萧蘧等,随册礼使柳璨到魏国办事。在此之前,北院宣徽使王殷出使寿州行营,在朱全忠面前挑拨蒋玄晖,朱全忠大怒,急忙回归大梁。皇上命刑部尚书裴迪带着诏书慰劳朱全忠。朱全忠愤恨,说话极不恭敬,因此才颁行相国管百官的命令,让他心里高兴。蒋玄晖自己到大梁去陈告辩解,朱全忠的怒气还是不能消,皇上为此很担忧。十二月初十,皇上召见三个宰相商议这件事。柳璨说:“元帅是人望所归,陛下谦让些,解除重负,这正是时候了。”皇上说“:运数福祚离开大唐已经很久了。幸而被元帅延续了下来。今日的天下,已经不是我的天下,镇国的神器宝鼎应当归有德之人所有,这又有什么疑问呢!别人传达我的意思不能说明白,你亲自到大梁去,仔细告诉他我的想法。”就赐予柳璨茶、药,立即命他出发。十二月十一日,敕命:枢密使蒋玄晖应当削除在身的官职、爵位,送往河南府处斩。处斩丰德库使应顼,尚食使朱建武被送往河南府处死。十二月十六日,敕命:枢密使及宣徽南院、北院都停止职司,枢密院的公务令王殷暂时处理。两院的人员官吏,命令他们全部并到中书省。各司各道的人员都不得到宣徽院,所有的公事都向中书省报告请示。延义门、千秋门两座门,只派三个小太监管着,那些军官健卒命他们都回本军。敕命“:魏王坚决推辞优宠之命,表现得过分谦逊。我看国史上所记载的元帅职位,都是以‘天下’为名,从近年以来却改为‘诸道’。既然不是旧制,就必须正名。应当上追旧制改为‘天下兵马元帅’,其余的职位按原来的诏命处理。”十二月十七日,敕命:“汉宣帝振兴汉朝,每五天上一次朝,这是历代的通则,成为永久性的常规制度。近代不遵循旧礼仪,总是破坏制度,既使奸邪之人能够得计,就使临朝视政失去了常规,因此必须遵守旧规,以循着确定不移的制度。应当每个月只许逢一、五、九日开启延英阁发布一次诏令,全月一共九次。入阁的那一天,仍然在延英阁发布一次诏令;如果有了大宗的公事,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出具榜文请求开启延英阁,不算原定的日数。交付府衙执行。”又敕命:“宫嫔女官,本来只用作内宫任职,近年以来,逐渐丧失仪礼制度。宫人走出内宫宣布诏令,采女随同上朝,这就丧失了旧的规章,必须制定永久性的制度。今后每次遇到皇上在延英阁坐朝的日子,只派小太监小心侍候带路,宫人不得随便走出内门,必须遵守典礼仪节,以免造成杂乱。”十二月十八日,戎昭军奏报收复金州,经过战火之后,城池市井残破,请求迁移治所到均州,依从。仍旧改为武定军。十二月二十一日,蒋玄晖的叔父、汴州别驾蒋仲伸被处死。又敕令:“蒋玄晖身居显要,擅自玩弄权术,卖官鬻爵,聚敛钱财用以营造宅第,而且包藏着悖逆之心,逐渐成为奸邪之臣,虽然已经在京师的市上处以死刑,但他的枉法行径仍被众人所恨怒,应该再处以火烧的刑典,以惩办他公然负恩的行径。应当追削原官而授以凶逆百姓之号,仍然委托河南府在都门处掀棺起尸,当众焚烧。”蒋玄晖死后,王殷、赵殷衡等又向朱全忠进谗言说“:宫中人相传,蒋玄晖在积善宫私侍皇太后,和柳璨、张廷范结为生死之交,想要振兴唐朝国运。”十二月二十四日,朱全忠命令代理枢密使王殷在积善宫将皇太后何氏杀害,又杀死宫人阿秋、阿虔,说她们为蒋玄晖通风导引。十二月二十五日,敕命,因皇太后的丧事而停止上朝三日。百官慰问完毕之后,皇上敕令说:“皇太后的地位承受地德,而她的行为却有愧于为人母的原则。近来凶逆百姓蒋玄晖被诛杀,后宫中传出丑闻,接着就发生了巨变,以向天下谢罪。我以幼小的年龄驾驭着江山,对母亲虽然情怀深厚,号哭依恋,但法律难徇私情,只能努力遵循秦、汉的法规,必须显示追夺、降格的刑典。立即派宦官收回敬献给皇太后的晋封宝册,追废为平民,并应当派官员告之宗庙。”十二月二十六日,敕命:“我谬承大统,按礼制应当亲自拜谒宗庙,原先定下明年正月前一个辛日举行祀典。现在因为后宫发生变乱,传出了丑闻,难以带着羞惭的面容进入祖宗的太庙。明年前一个辛日亲自拜谒宗庙的活动应当停止。”十二月二十八日,敕命:积善宫安福殿应该废除。十二月二十九日,敕命光禄大夫、署理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太微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诸道盐铁转运使柳璨降职为朝议郎、署理登州刺史。又敕命:“太常卿张廷范、太常少卿裴石间、温銮、祠部郎中知制诰张茂枢等,蒋玄晖任枢密使时,和柳璨、张廷范共同结党煽动,每天互相往来,借游乐宴享的名义,另行包藏倾覆社稷的诡计。苟安于要职,残害朝臣,既行这样的阴谋,难以宽赦死刑。柳璨已根据别的敕命处置,张廷范可降职为莱州司户。裴石间等常和他们一起聚会,自然共同包藏祸心。裴石间可降为青州府北海县尉,温銮为临淄县尉,张茂枢为博昌县尉,都在定员之外设置。”十二月三十日,敕命:“降职为登州刺史的柳璨,一向以奸佞机巧自矜,总是勉力于邪辟的事。侥幸以庸劣之才而骤居要位,但没有显著政绩,辜负了圣恩。他为人诡诈多端,祸心包藏莫测,只是和凶恶阴险之徒相结纳,一味陷害贤德善良的人。罪恶既已达于极点,按理也应当徙流处死。可降职为密州司户,再贬谪为长流崖州的平民,委托御史台令其自尽。”当天在上东门外将其斩首。又敕命“:张廷范生性庸劣狂妄,一心只在奸邪,不能谨慎地保持朝廷的荣宠,却包藏凶险之心。和柳璨密切来往,和蒋玄晖深相结纳,白天策划,晚上施行,欺天背地,神人共怒,其罪状难以宽容。应当除名撤职,委托河南府在都市集合百姓们,以车裂之刑处死。温銮、裴石间、张茂枢一并除名撤职,委托御史台在其使署令他们自尽。柳璨的弟弟柳王禹、柳王咸送往河南府处死。”
天..三年(906)春,正月初一,朱全忠率领四个藩镇的军队七万人,与河北各军会合,屯驻在深州府的乐城。正月初四,敕命将右拾遗柳瑗贬为氵名州府鸡泽县尉,柳瑗是柳璨的远房亲属。正月十一日,朱全忠从汴河前往魏州。正月十二日,决定:“讨平叛乱安定国家的功臣、镇海镇东军节度使、浙江东道浙江西道观察使、处置使、淮南东西行营招讨营田安抚两浙盐铁制置使、发运使、开府仪同三司、代署侍中、兼任中书令、杭越两州刺史、上柱国、吴王、食邑九千户、实封五百户钱霮,总辖两镇,控制三吴。因道路艰难险阻,还没有颁行册封的命令,令有关府衙择定日期准备礼仪。”正月十五日夜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杀死其衙内亲军八千人。正月十六日,朱全忠从内黄进入魏州。当月,魏博衙外兵五万人从历亭返回,分别占据罗绍威辖区内的贝州、博州等州,汴州军向他们进攻,围困了他们。正月十八日,敕命:“相国总百官,魏王近来推辞册封之礼,应指示衙署再行册封之礼。”正月二十七日,国子监上奏“:奉去年十一月五日的敕命,国子监每年应和各道府同样报送两人,现在监生郭应图等六十人连名具状上诉。”皇上敕旨说:“选士的科目,‘明经’一科极为重要,每年的人数,已经有了旧规,去年夏天分条列款陈述,主要是为了防止混乱。现在国子监、河南府都有上奏,所试‘明经’一科,应当令其依照往年的通例报送礼部,至于放榜录取多少,则酌量施行。但不能曲从私人的嘱求,不要使他们存侥幸心理。交付府衙执行。”
二月初一,同意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在本藩镇建置三代私家祖庙。二月二十日,敕令礼部今年所录取的进士,按照去年的人数另外再增加两人。
三月甲寅为初一。三月二十一日,敕命“:河中、昭义两府管区内都有慈州,两地相距不远,称说中不时听到发生错误,昭义府管辖内的慈州应当改为惠州。”三月二十一,朱全忠上奏,河中判官刘崇的儿子刘匡图,今年登进士第,突然列名于高科,恐怕会引起人们的非议,请求礼部将其除名。三月二十五日,决定元帅梁王兼任诸道盐铁转运使,代行度支户部事宜,并充任三司都制置使。三月二十八日,敕命西都留守判官、左谏议大夫郑寅降职为崖州司户,随即令其自尽。
四月初二,发生日蚀,在胃宿天区十二度。四月二十六日,魏博罗绍威奏说:“臣管辖的博州府聊城县,以及武阳、莘县、武水,博平、高堂等五县,都在黄河东岸,该地区的乡村百姓渡河纳税不便,和天平军辖区边界相连,请割属于郓州。”皇上允准。
五月二十一日,追赠已故荆南节度使成..、鄂岳节度使杜洪官爵,仍在本州建立祠庙———这是按朱全忠的奏书处置的。丙申,敕令:“天..二年九月二十日在金州建置戎昭军府,割均州、房州为其属郡。近因冯行袭协助元勋,能够显现伟绩,为了奖励救助军队的功劳,便让他在割出的地区施行权力。现在任人得当,征收田赋也有了规矩,其戎昭军职额的建置应当停止,其中均州、房州退还山南东道收管。”
六月癸未为初一。六月初二,敕命:“襄州近来因为赵匡凝任主帅,请求另立忠义军职额,这既不是过去的体制,自然只能是暂时建制。忠义军职额应当废止,依旧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六月十七日,暂代唐州事务卫审符上奏说,州城残破,又不处在要道上,请求把治所搬迁到泌阳县,皇上允准。决定任命京兆尹、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代替王重师为青州节度使,而以王重师代替韩建为京兆尹。六月二十日,敕命:“文武百官每月在贞观殿朝拜皇上一次。贞观大殿是朝廷的正衙,遇到正月和夏至、冬至的日子,皇上在这里接受群臣朝贺。近来每月初一的视朝,没有端正规矩礼仪,今后在崇勋殿接受群臣朝拜。交付府衙执行。”左拾遗、充任史馆修撰裴王彖因堂叔母在济原病危,没有兄弟侍候疾病,请假归省。皇上依允。
七月壬子为初一。七月初八,朱全忠才从魏州返回大梁,魏博的六个州被平定。检校工部尚书、署理宗正寺卿、嗣..王李震停止现任职务,撤销袭封名号,对外则伪称请假的名义。
七月二十日,皇妹永明公主去世,停止上朝三日。
八月二十三日,朱全忠再度从汴州北渡黄河,进攻沧州。八月二十四日,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奏请分割贝州的永济、广宗,相州的临河、内黄、洹水、斥丘等六县隶属于魏州,皇上依从。
九月辛亥为初一,九月十七日,朱全忠的大军到达沧州,驻扎在长芦。当月天气连续阴雨不止,派遣官员在都门祭礼,禳除灾祸。
十月十四日,两浙钱霮请求在本镇建立三代祖庙,皇上依从。
十一月庚戌为初一。十一月二十七日,废除牛羊司。御厨的肉由河南府供给,所有各地进献的牛羊,立即交付河南府收管。
十二月初一,淮南暂署宣歙观察使、检校司徒王茂章任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这是按钱霮的奏书而任命的。这是因为王茂章背弃杨渥,以宣州投降了钱霮的缘故。
十二月十一日,朱全忠奏请,在文武两班官员逢一、五、九朝见皇上的日子,由他在元帅府廊下排列宴席招待群臣。皇上敕命说:“百官入宫朝见皇上,在两廊赐宴,迁都以后,本由有关的官署供给。元帅梁王想要整顿朝纲,重新实行旧例,以便在班列中更能识别优秀宝贵的人才,应当颁诏奖励播扬。”十二月二十六日,河阳节度副使孙乘降职为崖州司户,随后,令其自杀。
闰十二月初一,福建的百姓、僧侣、道士来到皇宫,请求为节度使王审知建立德政碑,皇上依从。闰十二月十七日,华州镇国节度使、观察使、处置使的职额及兴德府的名称都应该废除,恢复为华州刺史,并充任本州防御使,仍旧隶属于同州,为其支郡,所管辖的华州、商州各县,原来升格为赤县、畿县的全部取消,都依旧名。西都佑国军成为藩镇以后没有下属的郡,金州、商州应该成为其属郡。京兆府的奉先县本属于冯翊府,栎阳县与下圭阝相连,奉先县应重属于同州,栎阳县应当隶属于华州。闰十二月十八日,削除西川节度使王建的在职官爵。闰十二月二十日,李克用和幽州的部众一起进攻潞州,朱全忠的守将丁会以泽州、潞州投降李克用的太原军,李克用派他的儿子李嗣昭为留后。闰十二月二十六日,朱全忠烧毁长芦军营后回军———因为听说潞州已经失陷了。闰十二月二十七日,贬谪兴唐府少尹孙泌长流爱州,随即令其自尽。孙泌是孙乘的弟弟。
天..四年(907)春,正月戊寅初一。正月二十六日,朱全忠从长芦返回大梁,皇上派御史大夫薛贻矩带着诏书去慰劳朱全忠。自从杀死昭宗之后,岐州、蜀州、太原联军对他进行牵制,关西土地日益削减。幸亏罗绍威杀死衙内亲军,全部控制了魏博六州。朱全忠即将篡位而取代唐朝,想要威逼河朔,便再次起兵逼近幽州、沧州,指望刘仁恭父子先向他乞求联盟,再和他们结盟,以稳住王..、罗绍威之心。然而从秋天到冬天,攻打沧州都没有取得成功,及至听到丁会所守的城池失守,便烧毁军营返回。路经魏州时,罗绍威知道他失势了,担心他派兵袭击自己,便极力赞成他篡国夺位之谋,并表示以后如果梁王接受了帝位,他一定竭尽魏博六州的全部赋税以帮助登基大典。朱全忠对他深表感谢,回到大梁,适逢薛贻矩来到,竟以臣下的礼节朝见朱全忠。薛贻矩乘机秘密陈告取代唐朝的谋略,朱全忠心中很感激他。薛贻矩回去之后对皇上说“:元帅有接受建议取代唐朝的意思,陛下应当深刻体察当前局势,卸掉这个沉重的包袱。”皇上说:“这是我向来的想法。”于是下诏给元帅,定于二月举行传位禅让的仪式,朱全忠假意推辞。二月初五,皇上诏令文武百官在本月七日一起赴元帅府。二月初六,宰相百官拒绝,朱全忠以皇上没有拒受臣下的表章为借口,推辞受命。
三月初一,朱全忠命大将李思安领兵三万,再加上魏博罗绍威的部下,攻打幽州。李思安兵临幽州外城而宿营,恰逢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率军前来救援,李思安即返回。三月十三日,皇上诏令薛贻矩再次奉命到大梁,表示传位梁王的意图。三月二十七日,诏令说:“敕命宰相及文武百官、藩将吏员,明白地听取我的谕示,那大统的尊严,神器的沉重,如果不是德行充盈于宇宙,功劳拯救了黎民,有虞舜那种摄行天子政令的显著功业,有夏禹那样疏导河川的明显成绩,有和洽帝王事业的才能,可代替皇天的功力,又怎么去统治天下,照耀八方呢!元帅梁王,有皇帝的面相,祥瑞的资质,具备非凡的才能,以英明的谋略和圣哲的武功平定了寰宇,以宽厚的恩泽和深沉的仁义安抚了华夏。神圣的功勋和极高的品德光前绝后,史官的朱笔也罕能记载这伟大的勋业,讴歌颂扬显然已经达到了极致。二十年建功立业,受到亿万百姓的推崇,近处没有不同的意见,远地也不再对别人抱有希望。我想那梁王的圣德,其光辉已照耀到天地的极限,应当顺应苍天,承受这命运。何况天象和符瑞显示得又多又明白,正如虞舜、夏禹时代的昌盛显示在图篆上一样。帝政不可以久空,天命不可以久违,神人同心归向有德者。我虔诚地把天下禅让给圣君,退居于旧日的藩镇,以表示无限的尊敬。现在命宰臣张文蔚、杨涉等率领文武百官准备天子的法驾奉迎梁朝皇帝,勉力肃穆恭敬地尊奉、拥戴明主。年幼的我放下这沉重的负担之后,永做客卿。能够侍奉新朝,既感到庆幸,又感到安然。朝内外的列侯,都应该体察我的心意。”
五月初九,以中书侍郎、平章政事张文蔚充当册封使,礼部侍郎苏循充任副使;中书侍郎、平章政事杨涉任押传国宝使,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张策任副使;御史大夫薛贻矩任押金宝使,左丞赵光逢任副使。五月十八日,张文蔚押送文武百官前往大梁。
六月十九日,举行册封典礼。册命说“:皇帝这样说:兹有天下兵马元帅、相国并总管百官梁王,我每阅读上古的书籍,从尧舜开始,都以禅让的典礼传之无穷。因而在泰山祭天,在梁父祭地,约数得出的就有七十二个君王,于是知道天下应是属于大公而不是一姓所独有。自古以来的明君圣帝,苦思劳神,心中不安就像敌人已经进入了护城河,坐等天亮。呆在皇位上没有哪一天不战战兢兢地害怕,离开了才能舒畅安心。再说轩辕帝也并不是不明智,唐尧也不是不圣贤,尚且想到姑射山去游玩,到那大庭去休憩,何况命数已到尽头,期运已将终止,像我这样幼稚孤单的人,又怎能统御天下呢?况且从懿宗以后,爱宠幸的小人败乱朝政,灾祸起自于内廷,政事逐渐失去了规矩。犹如天网大片破裂,又如海水横流,到现今达到了丧乱的地步,谁又能最后平定。到了我,以幼小的年龄继承这衰败的根绪,难道如此幼稚昏昧,能守住这宏大的基业么?北边越过阴山,南边到达瘴海,东面到临碣石,西面及于流沙,满怀生之希望的人们,无不高兴地归附梁王。更何况我这孤独昏昧,经过危难而获得生存的人呢?如今上观天象,下视人情,已经是唐朝的土德到完结的时候,也是梁朝的金德应兆的时辰。更何况十年当中彗星三次出现,展布新朝,更换旧朝,确实已经有了明显的征兆。人们讴歌赞颂所归向的,当属那英明高尚之人。现在派持节银青光禄大夫、署理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文蔚等,捧着皇帝的印绶,恭敬地把皇帝之位禅让给梁王。唉,皇天的运数已经到了你的身上,公允融洽地掌握着它,天禄会永远延续下去的。希望梁王举行盛大的典礼享有这天下,以恭敬地承受天命。”
朱全忠建国以后,尊奉皇上为济阴王,迁居于曹州,住在前刺史氏叔琮的府第中,当时太原、幽州、凤翔、西川还用天..年号。天..五年(908)二月二十一日,皇上被朱全忠杀害,时年十七岁,仍加谥号为哀皇帝,以王侯的礼仪安葬于济阴县的定陶乡。后唐中兴的初年,已准备按礼制另选陵址,因遇到国丧而停止。后唐明宗时在原墓址修建陵园。府署请求加谥号为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景宗。中书省回复说,年幼的皇帝去世以后,不应当称宗,只保留谥号就可以了。懂得礼制的人也认为宣、景的谥号不恰当,现在只取他原来的谥号,记载于本纪中。